包封率

更新时间:2022-01-21 15:59

包封率,是指被包裹物质(如某药物)在脂质体悬液中占药物总量的百分量。它是脂质体和纳米粒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反映了药物被载体包封的程度。

一、概念

包封率是指被包裹物质(如某药物)在脂质体悬液中占药物总量的百分量。它是脂质体和纳米粒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反映了药物被载体包封的程度。

二、测定公式

包封率包括百分包封率和包裹容积的测定,一般文献主要考察百分包封率(Encapsulation percentage , EN%)。其表达式是EN%=(1-Cf/Ct )×100%。式中Cf 为游离药物的量;Ct为纳米粒或脂质体悬液中药物的总量。

三、常用的测定方法

脂质体(Liposomes)或称类脂小球,是一种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层微小囊泡, 由天然的或合成的磷脂在水溶液中形成。 自1965年被发现以来,对其研究日益广泛,已遍及生命科学及膜工程学等领域 , 并逐渐向临床应用发展 。 在应用上,脂质体有如下优点:

(1) 被脂质体包封的药物可被完好无损地输送至不同的组织和细胞 ,直到脂质体破坏才 被释放 ,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

(2) 在药物从脂质体中释放之前,机体的其他组织和细胞受到保护 ,降低了药物的毒性 。

(3) 脂质体的大小、 电荷和其他特性可以根据药物需要发挥的作用而改变 。

(4) 脂质体可以不经任何化学修饰,同时作为脂溶性药物和水溶性药物的载体。

鉴于脂质体的诸多优点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靶向性 、 延效性 、 提高药物稳定性、可生物降解且无免疫原性和毒性等特点,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其质量控制显得愈发重要 。 目前常用的脂质体评价指标包括形态与粒径及其分布、包封率、渗漏率、体外释放等 , 其中包封率是脂质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

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通常是先将含药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离 , 然后通过其他方法直接或 间接计算其浓度 。 若某药物含量与某物理量 ( 吸光度 、峰高、 荧光强度 、放射强度等)成比例 , 亦可用物理量来表示。

透析法利用半透膜分子大小差别 , 通过及时更换外相达到分离的目的。该法简单 、准确 , 重复性好,缺点是耗时较长,所耗介质较多,易造成药物渗漏。在应用此法时如能减少透析时间,可降低药物的渗漏,从而提高药物包封率。

超速离心法利用游离药物与含药脂质体的重力差异进行分离,计算包封率,该法适用于亚微米级粒子,可用于样品浓缩 。 但该方法成本较高,通常需要离心 l h 以上,且各批样品间重现性差,药物的包封率不高,原因可能是由于离心过程中造成一部分小脂质体丢失,或离心力导致脂质体中药物渗漏丢失。

常用的层析柱为葡聚糖凝胶( Sephadex ) 柱和琼脂糖凝胶 (Sepharose) 柱 , 利用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异进行离,但存在洗脱时间长、洗脱体积大、药物浓度低等问题。

1.4. 阳离子交换树脂法 :

阳离子交换树脂法的机制是基于离子交换,即只要物质表面有可交换的离子存在,便可被离子交换树脂通过离子交换而捕捉,故无论是游离药物,还是药物晶或是脂质体碎片,均可被吸附而与含药脂质体分离。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定包封率具有样品用量少、耗时短、操作简 单、成本低等优点。

1.5. 超滤膜过滤法 :

超滤膜过滤法利用游离药物能通过滤膜,而含药脂质体被截留在滤膜上来分离游离药物与脂质体。该法存在滤过时间长、滤膜体积大、药物浓度不高等缺点。

四、影响包封率的因素

1. 药物的性质和浓度 :

固定脂质材料组成和制备工艺后,脂质体的包封率则由药物本身性质所决定,包括药物的溶解性、电性、相对分子质量及药物浓度等。

脂溶性或水溶性特别好(即4.5< log Poct< -0.3) 的药物可包封成具有较好包封率的脂质体 , logPoc为药物在辛醇-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Poct对数值。对于具有中间值的药物,就难于形成理想的脂质体,为此,首先将药物制成盐 (log Poct < -0.3 ) 或酯化 (log Poct > 4.5 ) 再包封成脂质体。 氢化可的松 ( 0.59 < log Poct < 1.93 )不易制成脂质体,先酯化成氢化可的松棕桐酸醋(log Poct > 9 ) 后再制备 , 脂质体的包封率高且稳定。

不同等电点的药物包封情况如下,用 PC: CH : SA 为 7 : 2 : l ( 摩尔比)正电荷脂质体包封眼镜蛇毒 、 人IgG 、 牛血清蛋白和DNA的包封率分别为10.6 % 、17.7 % 、36.3% 和84.0 % , 其大小与4种物质等电点(9.16、7.3、4.7和1.3)相反。

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与包封率大小的一般顺序是 : LUV > REV -MLv > SPLV > MLV > SUV。当处方拟定后,制备方法就可决定结构类型。分别采用水化法 、脱水-再水化法、前体脂质体法, 以大豆卵磷脂(sPC)制备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脂质体,前体脂质体法的包封率为39.0% -65.4% , 而水化法和脱水-再水化法的包封率分别为0.7 % -12.6 % 和 1.8 % -2.9 % 。

其他方法如冻融法一般有较高的包封率,冷冻干燥法冷冻过程往往导致包封率下降,选用适当的冻干保护剂可大大改善包封率。超声法的脂粒都小,小脂质体包封率与双分子层膜弯曲度有关,膜弯曲度越小,包封率越低。 超声法或激烈搅拌都会使水溶性药物包封率降低。 另外制备脂质体使用的容器、温度和各过程程序、时间等均对包封率有影响。

3.类脂膜的组成 :

膜的组成与脂质体的结构密切相关,对其包封率亦有影响, 如在PC中加人适量CH可增加包封率。采用脱水再水化法制备 SOD 脂质体时 , 包封率高达 (66 士5) % , 原因可能是采用了饱和度较高的蛋黄卵磷脂 (EPC ) 和胆固醇,使脂肪链的氧化程度大大降低,胆 固醇填充了磷脂分子间的空 隙 , 使膜上的磷脂排列 更加紧密。

PVP和环糊精等一些物质对脂质体的包封率也有一定影响。如先把药物制成凝胶微球或加工 成环糊精包合物后,再包于脂质双层膜,制得具有固态核心的脂质体,不仅具有靶向胜和良好的稳定性,而且还能提高包封率。

五、提高包封率的主要途径

1. 对药物结构进行适当改造,增强药物的脂溶性或水溶性 :

在制备脂质体的过程中,先把10-羟基喜树碱和7-乙基-10-羟基喜树碱通过与油酸的酯化反应,生成10-羟基喜树碱油酸酯和7-乙基-10-羟基喜树碱油酸酯,增加 10-羟基喜树碱和7-乙基-10-羟基喜树碱的脂溶性,提高其油/水分配系数,从而提高所制备脂质体包封率。

2. 调节膜的组成:

制备脂质体时 , 在磷脂中加人少量的CH ,可提高包封率与稳定性。这是因为一定比例的 CH 可以增加脂质双分子膜中分子的排列紧密程度,有助于减轻加热时脂质分子经基的 弯曲结构增加,从而稳定脂质体和减少渗漏作用。但CH增加较多可能增加脂质双分子膜的不对称性,在加热条件下,不对称性更易导致膜的疏松,使药物渗漏。

3 .提高膜的强度 :

在双分子层膜中加入保护剂,使双分子层膜刚性增加,结构紧密,可使脂质体较好地维持原包封率。

六、展望

包封率是脂质体研究的主要内容 , 提高包封率一直是脂质体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影响脂质体包封率的因素较多 , 又因药物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上述各种脂质体药物包封率测定法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 , 即所得包封率均较低。 如透析法 、层析法及滤膜法都是利用分子大小或密度差异进行分离 , 故较难将脂质体与药物晶体和/ 或脂质体碎片分离 , 影响包封率测定的结果; 且 3 种方法都耗时较长 , 与药物浓度有很大关系 , 在柱或者滤膜的选择上也存在困难;离心法速度较快,但易造成脂质体中药物的渗漏 , 且成本高;相比之下 , 阳离子交换树脂法耗时短 ,成本低,不会造成药物的渗漏、损失 , 能够真正反映出脂质体的包封率。

在提高包封率方法中, 药物结构改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因为并非所有药物均能制成符合条件的脂溶性或水溶性增强的药物;在双分子层膜 中加人保护剂,虽然提高了膜的强度 , 但是寻求合适的保护剂很困难;通过调整类脂的组成和比例,控制PH值、离子强度和选择适当的制备方法等,也可制得高包封率的脂质体。因此,深入研究包载过程中药物与脂质体膜相互作用,将成为新的技术和方法的理论依据,促进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开发和使用 。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