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俗(长洲太平清醮)

更新时间:2024-09-24 10:30

民间信俗(长洲太平清醮),香港长洲岛北帝庙定期举行的崇尚玄天上帝的传统民间信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19世纪末,香港岛太平山街的陆丰居民为酬谢北帝(玄天上帝)驱除瘟疫,举行太平清醮,禳灾解厄,超度亡魂。后来,他们把每年一次的建醮活动迁往同样为海陆丰人聚居地的长洲岛北社街举行。长洲岛的北帝信俗亦由陆丰人开始,扩展至惠潮人,进而及于广府人,北帝成为全岛居民的保护神。长洲太平清醮原为海陆丰人的节庆活动,后来演变为全岛居民的节日。

据长洲岛民相传,清代晚期,长洲曾发生瘟疫,岛民死亡枕藉。为求消灾,惠潮籍居民延请高僧喃呒,在北帝庙前设坛拜忏,超渡水陆孤魂,更奉北帝神像绥靖游行街道,之后,瘟疫果然停止。自此以后,岛民每年皆举办太平清醮,酬谢北帝神恩,保境平安。百多年来,长洲岛居民为禳灾祈福,保境安民,一年一度举办太平清醮,从未间断。建醮是居民展现其民俗传统的一种方式:如纸扎神像、扎建包山、手制包点等民俗工艺,及民间道教仪式和音乐、飘色、舞狮、舞麒麟、大锣鼓等民间表演艺术,使太平清醮年复一年得以传承下来。

太平清醮虽然都是每年农历四月举办,但是具体时间依赖正月的杯卜决定,正月中旬由太平清醮值理会的成员前往北帝庙以掉杯方式,选出筹备当年建醮及其相关活动的值理和具体日子。2001年,杯卜的结果是四月初六起醮,会景巡游和抢包山于四月初八举办,亦为香港政府新订立的公众假期佛诞。值理会当即再向北帝“杯卜”,询问是否“同意”以后的醮期皆订为相同的日子,“杯卜”结果显示北帝“同意”。因此,自2001年起,一年一度的长洲太平清醮的醮期就定了下来——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六至初八举行。

民俗内容

一百多年来,长洲岛居民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太平清醮,从未间断。长洲的太平清醮作为驱瘟逐疫、许愿酬神、祈求阖境平安的小区节庆活动,于每年农历四月上旬举行,醮期三天,抢包山和飘色巡游是两项主要活动。按旧有的做法,熊期是每年正月十五后,在北帝神前杯卜决定。大会聘请来自海陆丰的喃呒师傅执行醮仪。醮期内,喃呒每天会代表居民,早午晚作行朝拜忏的仪式。主要仪式包括“走午朝”“祭水幽”“迎圣”“遗船”“颁符”“会景巡游”“走菩萨”“祭大幽”等。最后开演神功戏,按例演出海陆丰白字戏,太平清醮亦宜告完成。建醮也是长洲居民集中展现多彩多姿民俗传统的场所,如纸扎神像、扎建包山、手制包点等民俗工艺,民间道教仪式和音乐,飘色、舞狮、舞麒麟、大锣鼓等民间表演艺术。

长洲太平清醮是太平清醮/打醮项目的一部分。香港长洲太平清醮值理会每年筹办为期五天的太平清醮,有接神、开光、走午朝、水祭、走船、会景巡游、祭幽、谢天地、抢包山、分发幽包和送神等仪式活动,亦安排上演神功戏(先演粤剧而后演白字戏)。

“飘色”巡游和“抢包山”比赛是具有特色的离岛区传统习俗。“飘色”是在游行庆典中,一群穿着鲜艳服饰的五六岁小童装扮成各种古今人物,被竹木等制成的特殊装置高高地“挑”在空中进行表演,远远望去就像“飘”在长长的巡游队伍上空似的。队伍中还有居民将神像放在轿子上,从北帝庙出发,循着近岸的指定路线巡行。

“抢包山”是长洲太平清蘸的另一出重头戏,以至于在许多人眼里,太平清醮几乎与抢包山画上了等号。整个活动最瞩目的是三座16米高的包山,据说是为普度因渔猎而折损的生灵。

文化特征

长洲太平清醮拥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内外旅客慕名而来。“醮”主要指感恩上天,祈求扫除瘟疫、吉祥平安。抢包山通常会在太平清醮的最后一晚举行,选手们分别登上包山,争夺包子。据说取得包子越多,福气就越高,因而竞抢场面激烈。抢得的包子则会分派给其他居民“共沾福气”。飘色巡游,观者如堵;舞狮舞麟,欢腾热烈。

看完比赛,游客们会再买几个面盖红色“平安”大戳的、不同馅料的蒸包吃,以祈求好运和福气。这些“平安包”用面粉、白砂糖和水做成,有莲蓉、麻蓉、豆沙等多种口味,包身正面用红油印上“平安”二字,寓意平安健康。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全岛居民通过筹办庆典联结起来,共同的民间信俗也有利于维系社区团结和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长洲太平清醮原属于地区性祈福活动,但在政府的大力宣传与扶持下,成为香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每次吸引大批香港市区居民和外国游客前来参观。

传承状况

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包山”坍塌、24人被压断手脚的重大事故。自1978年以后,政府下令不得再进行抢包山活动,改为派发的形式。经过多年的检讨后,2005年6月政府准许长洲市居民再次举行抢包山活动,大众及游客可再次见证这个暂停了26年的盛况。出于安全考虑,在包山的搭建和攀爬上都做了不少改进,甚至连每座包山上的包子枚数、比赛现场的观众数量也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保护措施

百余年前,活动由热心参与打醮事务的居民所组成的值理会组织。自2004年成立“香港长洲太平清醮值理会”为活动组织永久性机构,香港特区政府予以支持。

2009年3月,香港大学音乐系开始对长洲岛日常声景进行录制与分析,主要通过采集非节庆期的岛上声音元素,了解当地居民的日常行为及他们所历经的生活变迁。在同年5月正值太平清醮期间,研究者跟随庆典日程,将几天内的祭祀、巡游、戏曲表演、舞狮等活动进行了图像、声音及文字的完整记录。此外,研究者还通过对当地居民以及太平清醮行政组织──值理会人员的采访,记录了更为翔实的口述历史资料。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民间信俗(长洲太平清醮)项目保护单位香港长洲太平清醮值理会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7年,抢包山比赛在长洲北帝庙游乐场足球场举行,设有1650个观赏座位。抢包山接力邀请赛中,共有10队来自深圳、澳门、珠海和长洲本地的队伍参赛。选拔赛胜出的参赛者要在规定时间内攀爬上由钢枝和竹枝搭建的“包子山”,摘取平安包,不同高低区域的包子分数不同,总分最高的男女参赛者将获封“包王”、“包后”,2017年的“抢包山”选拔赛中,有一对情侣参赛者双双进入男子组和女子组的决赛。包山上摘取包子最多的参赛者将获颁“代代平安奖”,而由2016年起增设的“擂台奖”则会颁给累积取得任何三届比赛冠军的男女参赛者,他们将获封“王中王”或“后中后”。

2019年,飘色巡游大约有20个长洲街坊参与,除了展出飘色,还配以锣鼓和彩旗,表演舞狮、舞麒麟。成千上万名香港市民和游客聚集到面积约2.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早上八时至下午三时有两万人次乘船前往长洲,较2018年同期增加28%。传统“抢包山”活动发展成为一项竞技比赛,参赛者们奋力攀爬挂满塑料包子的钢架包山,争抢印有“平安”二字的“包子”。2019年的参赛队伍为五年来最多,报名者中年纪最大的68岁,最小的年仅18岁。

2020年,为避免群众聚集以预防新冠肺炎病毒传播,长洲太平清醮值理会宣布,长洲太平清醮活动从简,祭祀仪式会按传统习俗举行,但包山嘉年华、飘色巡游、神功戏、抢米、麒麟和功夫表演则取消。公众人士不能进入展示包山的场地, 5月1日早上向公众派发平安包的安排也被取消。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在社交网络页面上传了360全景视频和照片,以向公众展示太平清醮活动情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