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单

更新时间:2024-09-22 20:13

包裹单,是邮政部门和物流公司在邮寄包裹时附上的单据,包括收件人栏、寄件人栏、包裹运送价格栏等信息,是运送合同的体现和凭据。包裹单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内容

寄件栏

位于包裹单的左侧,用于填写有关寄件人的信息。填写务必准确,以便包裹无法正常到达时的退还工作。寄件栏需填写内容:寄送人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特殊物品需标注身份证号码。

内容包括:

寄件人、始发地、寄件地址、寄件(人)单位、电话、手机、寄件人签名、包裹说明、内件品名及数量、是否保价、保价金额、寄件人声明等。

收件栏

位于包裹单的右侧,用于填写有关收件人的信息。填写务必准确,以便包裹能够正常送达。

内容包括:

收件人、终到地、收件地址、单位、电话、手机等。

包裹运送价格栏

由邮送方填写。

内容包括:

重量、资费、挂号费、保价费、回执费、总计等。

收藏价值

包裹单为集邮者留下一份宝贵的集邮素材,从专题集邮的角度来看,包裹单里面具有种种丰富的信息,现对这些信息的特性进行评价:

适用性

包裹单是反映包裹寄递过程的依据,记录了寄递包裹、领取包裹、包裹中的物品、以及在寄递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费用、责任要求等,是专题集邮的有效信息,在《FIP竞赛性邮展规则暨邮集制作指南》中,也明确地提到邮政业务中的包裹邮件是适用的素材。包裹单可以在专题邮集中使用,并不意味着包裹单中所有的内容都是有效的信息。有效的信息只包括与包裹单同时印刷的各种文字、图案或者后来邮政局加印的一些文字图案及在寄递过程中邮政局使用的各种戳记。而私人在包裹单上所盖的戳记、书写的内容或者加印的图案等都是无效的信息。要区分信息是否有效,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看是邮政局使用的还是私人使用的。

广泛性

贴在包裹单上的邮票:邮票永远是邮集里面最主要的素材,邮票不光可以单独展示,也可以展示其应用,如在实寄封片中使用,但千万不要忽视邮票也能在包裹寄递中使用。1958年前,国内交寄包件不分城乡,一律在“国内包裹详情单”上贴邮票,寄件人将邮票贴在“国内包裹详情单”存根(第二联)和通知单(第三联)两联相连之处,贴好后,由邮局收寄人员核对资费并盖销邮票,再从邮票当中剪开,然后将第三联和包件一起发往寄达局,将收据存根留下备查。因此,1958年前的包裹单存根、通知单上各有半枚邮票。1958年邮政总局改革,原来“国内包裹详情单”由三联改为一联,但少数地方仍然沿用到20世纪60年代初。1964年全国邮政会议作出决定:在城市交寄包件,直接收取现金,加盖“国内包件邮资已付”戳;在农村地区交寄包件时,在“国内包裹详情单”上贴邮票,但邮票不剪开。收寄后“国内包裹详情单”送主管县市局稽核检察。包件业务的这两种纳费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有的包裹单上贴的邮票,并非是寄递包裹所交纳的费用·,而是逾期取包裹时向邮局交纳的保管费。了解了为什么在包一裹单上贴邮票以后,我们应该清楚半枚邮票上的信息避免使用,因为邮票不完整,不能很好地反应邮票的信息和主题。

印在包裹单上的文字图案:中国历来很少利用邮政用品、邮政单式来做广告,在包裹单上只看到注意事项、收件人、寄件人、寄件人声明、领取包裹注意事项等。因此,国内的专题集邮者也很少利用包裹单上的图文来作为专题集邮的素材。但是,只要耐心地寻找,还是能发现包裹单上一些看似普通的文字能在专题集邮中使用。如“寄件人声明:二本寄件人保证本包裹内不装有1.爆炸性;2.易燃性;3.腐蚀性;4.现行法令禁寄的物品”,在《火》的邮集中,就可以使用它,因为假如炸药、汽油等爆炸性、易燃性的物品经过邮递,有引起火灾的危险,所以这类物品被禁寄。“文化大革”时期,几乎所有的物品都被深深地刻下了红色的烙印,连包裹单也不例外。包裹单中各种各样的工农兵图等,有不少可以用在专题集邮之中。附图是一枚印有工农兵图一的包裹单,可以用在《农民》、《水稻》、《棉花》、《太阳》等邮集中。

盖在包裹单上的邮戳:包裹单上记录了邮寄资费、邮路、包裹寄递领取的规定等,蕴含着无比丰富的内容。如邮政日戳,一些比较特殊的地名就可以引述出一个有趣的故事。除了圆形的邮政日戳,还有八角形的“国内邮资已付”戳,除了手盖戳,还有电子戳。还有逾期收取保管费用的戳记,有的地方逾期1天收费2角,有的3角,有的在7天后收7角等等。这些邮戳,可以用在“时间”、“钱”、“保管”等专题之中。

珍罕性

由于新中国的包裹单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历史,在各大型拍卖会上包裹单知名度不高,也很少有包裹单能拍出很高的价钱,上千元的已经算得上凤毛麟角了,许多收集包裹单的人都是从几角到几块钱的一大堆邮品中买来的,对比其它的珍罕邮品,显得非常微不足道,因此不少的集邮者认为包裹单的价值不高。从邮品的使用年代来看,的确很现代;从价格来看,的确是偏低,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包裹单的珍罕程度低,年代和价格不是衡量邮品是否珍罕的标准,本文所列举的一些邮品是从成千上万件邮品中挑选出来的,尽管不一定昂贵,却很难得,这也是集邮者的最大乐趣所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