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4 12:11
化学纤维在纺丝和纺织加工过程中因不断摩擦而产生静电,必须使用助剂以防止或消除静电积累,同时赋于纤维以柔软、平滑等特性,使其顺利通过后道工序。这种助剂统称为化学纤维油剂。化学纤维油剂应具备以下的特性:平滑、抗静电、有集束或抱合等作用;热稳定性好,挥发性低;对金属无腐蚀作用;可洗性好,不影响纤维色泽;无臭无刺激性,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不分层、不腐败变质;调配与使用方便,原料易得,成本适宜。
化学纤维油剂
finish for chemical fibre
大多数化学纤维的回潮率较低、介电常数较小,而摩擦系数较高,因此必须使用油剂。油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组成,能在化学纤维表面形成定向的吸附层,即油膜。油膜的亲水基朝向空间,吸附空气中的湿气,在纤维表面上形成连续的水膜,使带电离子在水膜上泳移,减少因摩擦所产生的静电荷积聚,从而降低纤维表面电阻,增加导电作用。
油膜隔离纤维,又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和力,使其产生一定的集束性而不致散乱。它还赋予纤维一定的平滑性,使纤维在摩擦过程中不受损伤,并有良好的手感,在纺丝时能顺利通过卷绕、拉伸、干燥等工序,还能消除纺织加工过程中的静电作用,不致发生绕皮圈、罗拉、锡林等现象,减少毛丝及断头等不正常情况,保证纤维产品的质量。
长丝和短纤维的加工形式不同,对油剂的要求也有区别。短纤维油剂应使纤维有良好的抗静电性,消除纤维在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牵切成条各工序中的静电影响。油剂的成分以抗静电剂为主,以平滑剂和集束剂等为辅。长丝油剂应有利于纺丝时的卷装成形,保证拉伸、假拈、针织、织造等加工顺利。油剂成分以润滑剂为主,以乳化剂、抗静电剂为辅。纤维品种不同对油剂的要求也不同,如有涤纶长丝假拈丝油剂、锦纶长丝帘子线油剂、腈纶短纤维油剂、维纶牵切纺油剂等。
化学纤维油剂所用的原料,一般是润滑油和表面活性剂。润滑油有矿物油、合成脂等;表面活性剂又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四类,都是用天然的动植物脂或合成脂肪醇、脂肪酸、脂肪酸酯及其衍生物经化学加工制得。化学纤维油剂依其组成和用途分为:
① 平滑剂:起平滑作用,如各种粘度的白油、二羧酸酯、高级脂肪醇和高级脂肪酸酯、多元醇酯、高分子聚醚等。
② 乳化剂:起乳化、抗静电、平滑、集束、润湿、可洗等作用,如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蔴油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高分子聚醚等。
③ 抗静电剂:起消除静电的作用,如烷基磷酸酯、烷基硫酸酯、季胺盐等。
④ 调整剂:起调节乳化平衡作用,如高级脂肪醇、高级脂肪酸等。
其他还有抗氧剂、防霉剂和消泡剂等。
化学纤维加工性能的好坏既与油剂组分有关,又与含油的均匀性和含油率有关。纤维需要的含油率范围是:短纤维为0.1~0.5%,长丝为0.4~1.2%。纤维的含油率通常以四氯化碳、乙醚等为溶剂用萃取法测定。
化学纤维油剂的上油方法因长丝和短纤维而异。长丝上油法有两种:①油盘法:给油盘以一定深度浸在油浴中运转,丝束与给油盘切线接触上油。②油嘴法:是70年代出现的新方法,主要用于高速纺丝。油剂通过计量泵定量输送到给油嘴。对丝束上油。
短丝上油法也有两种:①浸渍法:丝束通过油槽上油,适用于未切断丝束。②喷淋法:将油剂直接喷淋到散纤维上,适用于未切断丝束或短纤维。
尽管化纤油剂在化纤生产中的用量很小,但它对纤维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对化纤油剂的研究一直很活跃,不仅研制出不少新型高效油剂,还运用复配技术开发出抗静电性好、平滑性与集束性比较理想的复合型油剂。我国的化纤油剂工业起步较晚,是伴随着化纤工业的不断壮大而发展起来的,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
化纤油剂的发展至今已有五代。20世纪50年代采用常规纺丝工艺制造普通涤纶长丝、锦纶丝、纺丝。这第一代油剂是以矿物油为主,再添乳化剂和抗静电剂组成。20世纪60年代制造变形丝和工业用丝时提高了油剂的耐热要求,开发出以脂肪酸酯为主体的第二代油剂。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中期适应以大卷装和锭子式变形为主的工艺开发了以脂肪酸酯和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聚醚并用的第三代油剂。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后期高速纺工艺采用以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聚醚为主的第四代油剂。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以后,化纤长丝发展到高速,超高速化及多功能型纤维,相适应地开发了改性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聚醚及有低摩擦、超耐热,易湿润等特种功能的成分和添加剂组成的第五代油剂。
化纤油剂主要由平滑柔软剂、集束剂、抗静电剂,乳化剂、平衡调节剂等组成。在配制油剂过程中,单靠一种表面活性剂很难适应各方面的要求,必须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在一起,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其协调效应。
我国的纺织工业是重要民生产业,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这两点在相当长时期内都不会改变:只有确保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才能确保纺织行业健康发展。国务院通过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突出强调了“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其重要意义一是从国内形势来看,纺织工业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将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总量决定内需市场必须依靠我国自身纺织产业来满足;纺织工业吸纳了2000万劳动力就业,其中80%来自农村,关系到l亿农民的生计。二是从国际形势来看,纺织工业是我国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之一,在全球纺织产业格局中具有产业链完整、配套能力强、专业分工明确、劳动力成本低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全球纺织贸易市场占有1/3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且在相当长时间里,这种格局不会改变。
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第一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尽管2008年这个市场出现了很大波动,我国对美国直接出口总量没有增长,但市场份额却增加了1.75%,对欧盟出口总额增加了37%;第二是东南亚邻国,我国纺织业跟东南亚邻国产业链结合越来越紧密,2008年起对其出口的化纤、纱线、面料等都大幅度增长;第三是俄罗斯、拉美地区和非洲地区,这一新兴市场纺织服装需求量增长很快,但由于其自身加工能力不足,也为我国纺织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另外,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市场高档名牌产品的消费比重大幅下降,而大众化产品的消费比重持续上升,我国企业可凭借质优价廉物美的产品在销售额增长方面保持增长,提升中国纺织品的国际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