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

更新时间:2024-10-14 17:27

北京中轴线(Beijing Central Axis),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老城中心,纵贯老城南北;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距离长7.8千米,占地面积总计51.3平方千米,其中遗产区占地5.9平方千米,缓冲区占地45.42平方千米;中轴线包括万宁桥、景山、故宫等15处遗产建筑,展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理念及礼制文化。

发展历程

中轴始建

该阶段初步确立了北京中轴线的位置与基本形态。位于北京中轴线北段地安门外大街上的万宁桥,其位置自元代始建从未改变,其所在的地安门外大街的位置与走向也从未改变,这一重要的始建阶段历史遗存为明清北京城延续元大都中轴线提供了物质见证。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至元四年(1267年)元大都的建设。元大都依托积水潭(今什刹海水系)而建,于积水潭东岸设立全城建设基点,立中心台、建中心阁,由此向南形成全城设计上的中轴线。在此中轴线上,首先建设言城大内,再以中心台为核心确定大城四至边界,修筑城结构。而后确立坛庙与官署的位置,在大都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建太庙与社稷坛,在大城分定里坊后,形成全城棋盘状规整的街巷格局。元大都的城市格局整体符合《考工记》所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都城规划范式。

元大都中轴线从中心台,向南经万宁桥、皇城北门厚载红门,进入皇城后纵贯御苑、官城,经过延春阁、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大明殿,再自宫城南门崇天门,过周桥,出皇城南门灵星门,向南贯通“T”字形官廷广场,最后抵达大都城南门丽正门,全长约3.75千米。

格局形成

该阶段从明北京城始建起至外城瓮城建设完成止。伴随明北京内城及外城的建设,北京城形成标志性的“凸”字形城廓格局。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全长7.8千米。北京中轴线现存居中道路遗存的位置、走向,古代皇家宫苑、祭祀建筑和城市管理设施的规划格局,构成其整体格局,成为成型阶段的物质实证。现存古代皇家宫苑、祭祀建筑和城市管理设施均始建于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以明北京内城与外城建设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内城建设阶段基本完成了今北京中轴线大部分建筑群的建设,而外城建设阶段则通过外城永定门的营建,将北京中轴线由内城南门正阳门向南延伸至永定门,形成了今长达7.8千米的基本格局。

明永乐四年(1406年)以宫城开始营建为标志,明北京内城中轴线在继承元大都中轴线的基础上开始营建,并效仿明南京制度建设宫殿、庙社、门阙、郊祀祭坛等建筑。相较于元大都,明北京城的中轴线将太庙与社稷坛迁至宫城以南,紧邻中轴线两侧布局,使整体规划格局更加紧凑;又在城外紧邻中轴线延长线两侧对称布局天坛、先农坛,使都城的祭祀系统进一步得到强调。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在元大都南城墙以南近1千米处构筑新城墙。明代北京内城北部街巷肌理均继承了元大都的街道规划,呈现棋盘式的规整布局,以中轴线东西对称。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内城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中心位置的宫城紫禁城(今故宫)、御苑万岁山(今景山)、东西对称的庙社社稷坛与太庙、皇城南门承天门(今天安门),以及内城之外以中轴线东西对称的郊祀祭坛天地坛与山川坛(今天坛与先农坛)均初步修建完毕,两坛之间土质居中道路已初步形成。明朝于当年正式迁都北京。明嘉靖年间因祭祀制度的改变,分布于中轴线两侧的皇家祭祀建筑群进行了局部改建。这一阶段北京中轴线的格局形成以钟鼓楼为北端,经万岁山、紫禁城、端门、皇城南门承天门、“丅”字形官廷广场,至内城南门正阳门的轴线,全长达4.75 千米。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强化京城军事防御,兴建北京外城。外城城廓全长28里(14千米),将先农坛与天坛包括在外城之内,形成了“凸”字形的城市格局,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延长至外城的正南门永定门。除中轴线上的居中道路是宽阔笔直外,其余街巷多曲折狭小,这使得北京中轴线南段周围的街巷肌理与城市景观与北段形成鲜明对比。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修筑外城城,加强城门的防御。外城建设使得北京中轴线南端抵达永定门,基本形成了今日的整体格局,全长7.8千米。

丰富完善

在明代后半叶和清代建筑群局部的增建与改建中,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格局得以保持与延续,而清乾隆时期(1736年至1795年)对规划格局的调整与完善,更进一步丰富与加强了中轴线的景观秩序。景山现存规划格局和天坛核心祭祀建筑均形成于该时期,成为中轴线景观秩序调整完善的物质载体。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依旧以北京为都城。清代对北京老城规划格局与重要建筑采取继承与沿用态度,北京中轴线的规划格局也得到继承,仅对景山、天坛等建筑群局部进行了改造,改建与增建不仅丰富了北京中轴线景观序列的层次性,更强化了其择中而居、东西对称的规划格局,使建筑群的空间韵律更加恢宏壮阔。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至雍正七年(1729年),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分段落进行了改造,以砖石替代士路来铺设皇帝专用的御道,以标识出皇帝自紫禁城至南城祭祀与出行的礼仪道路。这一阶段的北京中轴线长度不变,仍是7.8千米。

转变发展

以1912年清帝退位为起始,至1977年天安门广场完成扩建再次形成以中轴线东西对称的规划格局止,天安门广场的规划与建设进一步延续并加强了以中轴线居中、对称的规划格局,集中反映出公众对于厂阔、开敞的公共空间的需求。北京中轴线上古代皇家宫苑、祭祀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发生公众化功能转变与相应的格局和景观改造,同时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的规划格局与建筑景观也分期建成,这些改造和建设成为这一阶段独特的发展成果。

1912年,清室颁布了清宣统皇帝退位诏书,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转变以北京老城的现代化进程为背景而展开。北京中轴线之上及两侧的皇家建筑经历了一系列功能调整,原有宫殿、苑囿、坛庙、宫廷广场等场所陆续开放为博物馆或市民公园等公共空间。其中,1914年,社坛被辟为中央公园,成为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坛庙,并根据公园游赏需求增建了园林设施与景观。其后,先农坛(1915年)、天坛(1918年)、故宫(1925年)、景山(1928年)、太庙(1930年)也陆续对公众开放。

1913年至1915年,天安门前封闭的宫廷广场被改造为可供公众休闲的公共空间,正阳门地区也被重新规划建设,以缓解周围交通拥挤的状况,促进内外城的连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52年至1958年在北京中轴线上、广场的核心位置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处在天安门广场落成的纪念性建筑,其高耸而凝重的碑体设计突显出对于居中位置的强调。此后,天安门广场分别于50年代和70年代经历两次较大规模的改扩建工程而形成今天的格局。

1958年至1959年广场的第一次扩建中,于广场东西两侧分别建设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人民大会堂。而第二次改扩建则伴随着1976年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展开,在广场南侧的居中位置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并将广场南侧边界延伸至正阳门城楼,于1977年建设完成,形成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对称的长方形广场。经过公众化转变的北京中轴线,在延续元、明、清三代的格局基础上,形成了天安门广场这一新的核心,保持延续了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7.8千米的城市轴线。

传承发展

北京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基准线仍然发挥着统领性的作用,在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均强调对其予以保护和尊重。北京中轴线作为一处整体的文化遗产还开展了持续的遗产保护、考古研究、历史环境整治与恢复等工作,这充分地保障了遗产地价值的延续与传承,

1978年以后,随着社会各界城市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北京中轴线承载的文化内涵与遗产价值得到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环境整治工作逐步开展。同时,北京中轴线仍然是北京的城市发展之轴,在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持续统领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北京中轴线的遗产构成要素均已被认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感历史建筑,实施了大量的保护工程,

进入21世纪,考古研究、保护与修缮工作从未止步,先后对钟鼓楼、太庙、景山、故宫等进行了修缮工作,逐步扩大故宫、景山、太庙对外开放区域,并正在进行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针对北京中轴线所处历史环境,通过历史文献的考证与考古研究,结合建筑重建与展示、历史肌理织补、城市更新等多种途径,逐步恢复北京中轴线景观秩序的完整性。

北京中轴线作为北京的城市发展轴线,从古至今仍然在承担着重要的统领性作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强调了“传统中轴线”(即北京中轴线)对于塑造北京古都历史格局的重要作用,指出“传统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区域未来发展方向应以文化功能为主,并要求强化传统中轴线的空间秩序,以传统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继续统领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

申遗事记

2012年,经北京市申请,国家文物局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提交世界遗产中心备案;组织专家指导北京市启动申遗文本编制,初步提炼价值;支持北京制定“百项文物保护修缮计划”,实施天坛、景山、社稷坛、太庙、钟鼓楼、正阳门等中轴线重要文物建筑保护修缮。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对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作为规划重点;北京市成立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专班推进中轴线申遗;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政府建立运行部市合作机制,制定实施《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价值阐释、保护管理、环境整治、公众参与工作,连续三年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探讨遗产价值、申报路径、遗产构成、列入标准等关键技术问题。

2022年10月,经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同意,“北京中轴线”确定为我国2024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市精雕细琢申遗文本,经反复研究,确定15个遗产构成要素整体申遗的工作路径;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政府连续召开9次部市合作联席会议,统筹解决申遗迎检重大问题,出台《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建立央地跨部门协同管理工作机制;着力推进考古发掘研究,取得正阳桥、天桥、南段道路遗址等重大发现,填补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空白”。

2023年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提交申报文本;2023年8月,圆满完成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现场技术评估;2023年11月、2024年2月,针对专业评估中提出的问题,国家文物局先后两次提交补充说明材料,并派代表团赴巴黎参加专业答辩,向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详细说明北京中轴线的时空框架,清晰阐述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的延续性和古代与近现代部分的整体性,深入阐释“中”“和”传统哲学思想在全球范围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024年5月30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形成评估报告,作出将“北京中轴线”直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最高评估结论,为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轴构成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两千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北京中轴线始终统领城市发展,为中国传统“择中”观念于都城营建中的长期实践提供了特殊见证,表达出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学理念。其规划格局整体展现出《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 “左祖右社”的传统都城理想范式;建筑与景观集中表达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于礼仪和秩序的强调;而多元化的空间组织更为国家礼仪文化与传统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见证。

两大区域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占地面积占地5.9平方千米,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

北京中轴线缓冲区占地45.42平方千米,以方向划分为:

构成要素

北京中轴线一共15个遗产构成要素,采用自南向北延伸方向,重点地标建筑分别为:

中轴特点

区域选址

北京中轴线巧妙因借山形水系,在选址与规划上讲究与自然山水环境的充分融合。北京中轴线的区域选址以城市北部燕山山脉作为靠山,呈现“居北面南”“北收南放”的形态。这符合中国古代将南方视作光明的方向,君王需要面向南方治理国家的传统。

元大都始建时,将北京中轴线建设在积水潭(今什刹海)旁边,与东北水岸相切,一方面确保城市用水的充足,另一方面塑造秀丽的风景。北京中轴线背靠群山、紧邻水系,形成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

平面规划

北京中轴线在平面规划上,采用对称布局,并蕴含比例模数关系;在建筑立面上,形制等级明确,尺度高低起伏,空间收放有度。北京中轴线通过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手法,展现出气势恢宏、秩序井然的整体空间形态,营造出富于韵律变化、礼乐交融的空间体验,反映出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意趣与深邃内涵,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于礼仪秩序的表达。

北端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最高的建筑,以宏大的占地规模和高大的体量,与周边街区青灰色的、相对低矮密集的传统四合院建筑形成强烈对比。中轴线北段沿街繁华的商业建筑清晰地限定出居中道路的街巷尺度,形成南向的、阳光充沛、繁荣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景观。

万宁桥与其所跨越的玉河水系则为中轴线北段增添了柔和、温润的气质,并与钟楼、鼓楼两座高耸的建筑、鳞次栉比的商业街市共同构成北京中轴线自北向南的第一重空间层次。

城市景观主要由明清时期的皇家言苑和祭祀建筑构成。这里有北京中轴线上等级最高的建筑,有灿烂、闪耀的琉璃瓦顶、富丽堂皇的建筑色彩,构成北京中轴线的第二重空间层次。景山是这一区域的制高点,是俯瞰南北景观的最佳视觉节点,从景山山巅的万春亭沿北京中轴线向南、向北眺望,笔直宽阔的街衢、重叠对称的建筑形成了严整、壮丽的城市景观。而以万春亭为中心,东西对称布局有五亭,形成这一段落建筑景观的高潮。

位于北京中轴线中段南部的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形态平缓、开阔,是20世纪50至70年代建成的国家庆典活动场所。位于中轴线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尊重并延续了传统轴线的规划格局,其以中国古典碑碣样式矗立于广场中部,与天安门和正阳门城楼等距,以强调居中格局的重要性。广场东、西两侧的国家博物馆与人民大会堂的位置、体量、高度与立面均对称均衡。

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都采用平屋顶和古典主义柱廊形式,而色彩、装饰则采用中国传统风格。

建筑形式表达出特定的时代特征,充分烘托出居中纪念碑的统领地位又与北京中轴线的传统景观意向和谐统一,构成北京中轴线的第三重空间层次。

北京中轴线南段由正阳门,经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至永定门,构成了第四重空间层次。段落北部前门大街北段周边是繁荣、热闹的商业街市;而段落南部则是明清皇家祭祀礼仪活动的核心区域,这里一直保持着自然郊野的景观环境,森然的古柏与掩映其间的宏大祭祀建筑构成了自然、寂寥和神秘的景观形态。

规划格局

北京中轴线以对称的规划格局展现出《周礼,考工记》所载理想都城规划范式。

它以南北向、居中历史道路为骨架,联系起精心布置的建筑群与不同功能的城市空间,位于北京中轴线中部的故宫外朝与天安门、端门共同构成了《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中的朝堂的部分;位于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及周边的商业街市是元明清三代北京内城市肆所在,代表了“面朝后市”中“市”的部分。

位于故宫东南侧曾用于祭祀皇家祖先的太庙,与位于西南侧曾用于祭祀象征国家政权的太社的社稷坛,建筑格局严谨对称构成“左祖右社”的格局。

荣誉表彰

中轴意义

历史意义

古都中轴线是以建筑规划的特殊形式输入并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本质意义上讲。古都中轴线的构成,就是城市规划建筑与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观念的有机统一,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多种政治文化理念,在古都城市建筑层面上的集中体现。

1.突出了封建帝王的皇权观念。

坐落于城市中轴线及全市的中心位置、又经外城、内城、皇城层层相套的防卫下,建设了威严的皇宫,以及在全城核心点上修建了高大辉煌的帝王金銮宝殿,凸显了封建帝王对天下统治的绝对权威。

2.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将象征封建国家最高统治机构的兵部、吏部、刑部、礼部、工部等衙署设置在天安门前中轴线两侧(今广场位置),昭示着直接听命于封建帝王的旨意,并对天下发布政令、实施统治;紧邻其南侧中轴线上的雄伟高大的正阳门城楼、城门和城墙,则体现了封建政权与国家统治的威严;中轴线北端终点的钟鼓楼,是封建帝王掌控全国时间发布、统一全国作息的历史上最早的北京时间。

3.展现了封建帝王的民生为本的传统治国观念。

处于中轴线南端两侧的天坛、先农坛,是封建国家祭祀天地的场所。明清帝王每年到天坛举行祭天、祈谷和祈雨活动,为社稷百姓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到先农坛祭山川、太岁、风云雷雨等诸神,祈神灵保佑、国泰民安,并象征性地亲耕“一亩三分地”,以示重视农事;与民同耕,祈祷丰年,体现了封建社会“重农事”、“以民生为本”的传统发展理念。

4.反映了古都城市的百姓民俗文化。

中轴线北端是古都规划中的“前朝后市”的城市商业区,在中轴线两侧的锣鼓巷、什刹海是都市百姓的居住、生活、休闲区域;分布于前门大街两侧的大栅栏、鲜鱼口等传统商业街,是南中轴两侧的历史商业区,几百年来,与鼓楼大街形成了中轴线南、北两处最具老北京民俗特色的胡同四合院、传统老字号、寺庙会馆等建筑和场所的都市百姓的生活区域,代表了古都城市的市井民俗文化。

由古代东方文化特色而形成的独特的城市规划理论,使得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呈现出不同于世界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建筑布局,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的突出特色。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城市建设上,也有轴线组合的规划方式,如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山、林肯纪念堂等建筑群的规划,就采用了轴线组合左右对称的方式;法国巴黎卢浮宫建筑群也以轴线方式向前延伸展开,有明显的层次感。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建筑轴线有很大的不同。

1.中国城市中轴线在全市的规划中具有突出的整体性。

如北京城中轴线上规划的各种建筑,它不是独立于全市建筑之外的,它更不是一组孤立存在的建筑群落。与世界很多国家的中轴建筑根本不同的是,北京城市中轴线贯通了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直达城市北端,7.8公里的纵向空间同整座城市联系在一起,并与分布于城市四周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及南顶、东顶、北顶、西顶、中顶等坛庙建筑,共同组成一个城市建筑的有机整体。

2.中国城市中轴线在整座城市中发挥统领作用。

世界很多国家城市的中轴线及建筑大多是王宫、教堂和纪念建筑群落的一种组合方式,只在城市的某一区域内体现了某一领域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象征,而北京城中轴线及建筑,以纵贯全市的布局方式,在全市的城市建筑中发挥着辐射作用。制约着全市的建筑布局与建筑的形制、体量,全市建筑均遵循以中轴线为中心的两侧对称的布局方式,从而形成皇宫内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皇城内两侧的“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内城的“东四”“西四”和两侧对称的四合院街区;正阳门两侧的崇文门、宣武门;外城两侧的天坛、先农坛和永定门两侧的左安门、右安门等两侧对称的建筑布局,使中轴建筑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3.以建筑形式展示了东方特有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

与国际城市相比较,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的一个突出特色是以城市中轴线及建筑表达对城市及社会的人文理念。如北京中轴线就包含了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思想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和“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等传统观念,特别是通过皇宫、六部衙门在城市中的独特位置和特殊的建筑等级与形制,充分表达了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和中央集权的国家统治方式。

4.中轴线承载了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坐落在长达7.8千米中轴延长线上的各类建筑群及不同区段内的沿街建筑,都承载着多种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浓缩了古都城市历史上丰富多彩的都市传统文化。

现代意义

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文明价值的认识,促进了社会对历史文化的关注,促进了公众对中华文明的理解认知,形成了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身份认同,激发了文化自豪感,调动了民众参与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越来越多人主动探索、收集、介绍北京中轴线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宏伟壮丽的建筑形态、多彩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参与到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和由此激发的文化创新中,使北京中轴线通过遗产保护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逐步彰显出来。

通过对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价值的阐释与传播,促进了人们对它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的认知,促进了社会和公众对北京中轴线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传承、弘扬和创新。

这种传承、弘扬和创新既表现在北京新的城市建设正沿着北京中轴线南北延长线持续发展,也反映在老城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还体现在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当代生活、文化创意提供了无尽灵感上。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为北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这也正是世界遗产保护追求的目标。。

文物保护

2024年8月6日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