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6 22:09
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于1990年10月,是一个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机构。
10多年来,中心在北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全国妇联的关怀指导下,充分发挥北大学科齐全、师资雄厚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扬北大求真务实、创新进取的学术传统,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了北京大学的女性研究和女性学学科建设,并在全国高校中发挥了辐射作用。
回顾北大妇女中心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推进各既有学科中的女性研究,组织跨学科的女性研究,既是中心成立的初衷,也是中心工作的一条主线。
80年代初期,随着教师走出国门,“外教”进入校园,一些热心妇女发展事业的教师开始关注西方女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984年,外籍教师在北大开出了西方女性理论讲座。随后,在英语系陶洁、历史系郑必俊等教授倡导组织下,有关西方女性研究的学术沙龙和专题讲座课应运而生。1990年妇女研究中心问世,使分散在各院系热心妇女研究的教师走到了一起,催生和推进了各学科的女性研究和女性分支学科研究。
我们体会,高等院校的妇女研究中心,既不同于妇联组织,也不同于社科院系统的研究机构,它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把教学科研作为工作的中心。因此,中心依赖北大人才与科研优势,不定期组织校内小型学术研讨会,交流信息,研讨问题,切磋理论,关注现实。研讨会每次一个主题,请一位教师主讲,介绍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该领域前沿理论动向,与会者就此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交流与探讨。比如,“婚姻法修改中的热点问题”、“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经济发达地区女童辍学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西兰妇女”等问题,都曾成为小型学术研讨会的议题。
为博采众长,中心借助学校与国际一百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交流合作关系的优势,先后与国内外数十家妇女研究机构建立了姐妹关系,既走出去,也请进来。中心每年组织一次国内或双边学术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女性研究专家学者数百人次曾到北大参加会议或短期访问;中心研究委员也先后到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参加学术会议或作访问学者。这些活跃的学术活动与氛围,大大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科研的深入与拓展,提升了北大女性研究的理论层次。
用科研带动教学,是北京大学的传统,也是中心开展工作遵循的原则。90年代中期以来,中心研究委员先后在本系或全校开出了“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古代妇女史”、“中国妇女与传统文化”、“女性心理学”、“中国妇女人口与文化”、“婚姻与家庭”、“女性主义法学”、“性别视角与法律”、“社会性别研究”等十几门课程,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对许多妇女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2000年3月,中心组织申报首届中国妇女研究会课题,经评审,有3项中标,占中国妇女研究会当年在全国立项总数的30%。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对北大提交的10份申报书,均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堪称我会之最”。
中心还编辑出版了“女性研究丛书”一套8本,编辑出版了6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每年编辑出版2期《妇女研究动态》。
随着教学与科研的推进与发展,我们深深感到,女性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新兴领域,许多女性生存发展问题,很难在某一个既有学科内得到完满解答,需要跨学科的研究与探索。 中心除在相关专业中持续推动女性研究外,着重组织跨学科的女性研究课题与项目。 中心曾先后确立了“传统文化与中国妇女”、“有中国特色的女性学基本理论研究”、“当代中国性别定型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等跨学科的研究课题,组织相关院系的研究委员组成课题组,集中攻关。这些课题促进了各学科女性研究成果的融合,推进了理论的深化与发展,也团结凝聚了队伍。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女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我国的女性学研究起步于80年代中期。而作为高校的妇女研究机构,则主要应致力于女性学学科建设,这既是自身女性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也是其进入高等教育序列的亟需。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之后,北大妇女中心在各学科和跨学科女性研究不断深入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女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基本理论的建设。1997年,中心原主任郑必俊教授倡导组织了“女性学原理”课题组,从事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法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14位教师参加,集中探讨女性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框架。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性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设立此学科方向的高等学校。为此,中心加快了基本理论研究的进度。1998年,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课题组完成了《女性学概论》的初稿,并作为讲稿使用。2000年,该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学科教材系列之一出版发行。
初步建构起女性学知识系统和理论框架之后,形成女性学课程体系,便成为学科建设的重心。经过研讨,我们把女性学课程体系确立为四个方面:1、基本理论系统,2、发展史系统,3、方法及方法论系统,4、现状研究系统。 中心组织研究委员群策群力,在各学科女性研究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整合成女性学的硕士专业课。经过3年的努力,2000年,我们已经开出了4门涵盖4个系统的专业课:1、女性学研究;2、女性发展史;3、女性与发展;4、西方女性学著作精读 (英文)。四门课共有19位教师参加讲授,全部为教授和副教授。在不断充实完善讲义的基础上,中心正在组织推进教材的编写工作。
近几年,国内兄弟高校也正在积极开展女性学学科的筹建工作。为资源共享,形成合力,2001年4月,我们发起组织了“全国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24所高校妇女中心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成立了“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协作组”,北大被推举为协作组组长单位,秘书处也设在北大,兄弟高校一致希望北大在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年8月,协作组召开了“中国高校女性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北大秘书处协助东北师大做了筹划与准备工作。同时,第一次全国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会议论文集《女性学:理论与方法》也已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理论创新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的女性学基本理论研究大概有三点新意:第一,将研究方法概括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哲学方法,即唯物辩证法;第二层次是一般科学的方法,即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第三层次是特殊科学的方法,即性别——社会性别的视角。第二,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范畴概括为从女性这一逻辑起点生发的一个有机体。从共时态角度看,它是一组不断扩大的“同心圆”;从历时态角度看,它又是一个不断向上、向外扩大的“同心圆柱”——无数不同时态的同心圆生长而成的立体形态。第三,将理论框架概括为“三维”模式,即以阶级、种族、性别三者为变量,而共同确立的“三维”空间。这一模式,既可揭示女性群体差异性建构,又确立了女性群体一体化视角,它对各种女性与女性问题,具有普遍的阐释和解说能力。
北大中外妇女中心虽然承担着教学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组织了大量的科研与对外交流活动,但至今仍是一个“三无”机构:无固定人员编制,无固定办公地点,无固定经费。靠什么来支撑中心开展工作呢?
首先,学校党政领导的支持是中心发展前进的前提和推动力。中心第一任主任是原校党委书记,现任主任是学校主管文科的副校长,这对于有效协调各院系女性研究资源、加强中心的领导是十分重要的举措。学校还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得中心的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其次,中心团结依靠各院系热心妇女发展事业,素质高、业务精、肯奉献的女学者,组织起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女性研究队伍。
中心现有研究委员5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 24人,讲师助研5人。她们中,既有六七十岁已经退休的老教授、博导,也有三四十岁的中青年教授、博士,她们是北大女性研究事业自觉的“志愿者”。课题没有经费,她们照样干;上课没有课时费,她们照样讲;带研究生没有工作量,她们照样带。推进北大的女性研究,推进中国的女性研究,是她们的最大心愿。特别是老一辈学者的敬业精神,更是感召着每一位年轻教师。78岁的蔡文媚教授,家住城里,每次开会,她总是乘公共汽车提前到达会场。课题研究、编写教材、上课带学生,她总是带头参加,尽心尽力,从不推脱。中心的几位男性研究委员,都是资深教授,他们的理论智慧,给中心工作带来新的视野和视角。中心的几任主任副主任——郑必俊、陶洁、齐文颖、王春梅等教授,团结来自全校20多个院系的教师,不断推进北大的女性研究水平与层次,她们的学品人品,她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她们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学校领导和同志们的尊重与支持。
第三,与全国妇联、北京市妇联、海淀区妇联等妇联组织的合作交流,并深入基层调研,使我们更多的了解了社会现实,了解了妇女生存与发展的实际状况,促使我们的理论研究紧密联系实际,教学科研紧密的关注现实,为妇女发展实际服务。
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认识水平、工作能力的限制,中心的工作成果远不能与北京大学的要求相适应,离全国妇联、各兄弟院校妇女中心的期望相差得也很远。我们感到,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全国有志于推进中国女性发展的各种力量凝聚起来,关注、推进女性学学科建设。因为只有女性学学科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序列,才能促使女性基本理论研究得到长足和飞跃发展,才能为21世纪中国妇女的解放与发展提供符合中国国情的有力的理论支持。
2010年10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甄砚,北京市妇联主席赵津芳,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谭琳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大陆、香港、韩国三地的二十多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春梅主持会议。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致辞。她代表教育部祝贺对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耕耘。中国政府把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强调,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妇女问题研究和女性学学科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要着力研究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如何进一步树立战略意识和问题意识,组织和壮大多学科的研究队伍,从而寻求女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路途,探索如何更好地形成尊重、关心、保护妇女的社会风尚;第二,如何建设适宜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终身教育体系,使广大妇女能够接受更加便利、系统、优质的教育,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妇女专门人才;第三,如何搭建适合女性人才建功立业的广阔平台,开发更多让女性人才进入公共事务的渠道和途径。最后,李卫红指出,实现女性人才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研究如何用发展的办法满足妇女人才的各方面需要,使女性人才蕴藏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甄砚在发言中指出,二十年来,北大妇女研究中心已成为我国女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和妇女性别研究的示范基地。今后,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不断对妇女的现实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判断,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重点和对策。甄砚代表妇联对北大妇女研究中心提出了“继续发扬北大精神,在妇女问题的研究中拓宽视野、创新实践,在各方面取得新成绩”的希望。
北京市妇联主席赵津芳代表北京妇联衷心希望研究中心进一步创新发展,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妇女研究基地和窗口。并希望通过这一次研讨,在不同思想的交锋当中有新的探索、新的共识,完善新的思路,做出新的贡献。
北京大学校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妇女研究工作,促使该中心二十年来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指出,北京大学在中国妇女解放和发展历程中作出过的独特贡献。北大是较早成立跨学科的女性研究和教学机构,并率先开设女性研究相关课程。
刘伟副校长在致辞谈到,他对教育部、全国妇联、北京市妇联等对北大及北大妇女研究中心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热烈欢迎各位与会嘉宾学者。他表示,当前亚洲妇女参与各种活动的基础仍较薄弱,获取的资源与其贡献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一起互相借鉴、学习,必将切磋出智慧的火花,促进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各国社会和谐和繁荣稳定。
北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妇女研究中心主任岳素兰对研究中心的二十年进行了回顾。对于未来,妇女中心将本着“继承传统,发挥优势;培养人才,繁荣学术;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二十四字方针,将北大女性学学科建设纳入学校创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北大特点”一流大学的整体学科布局之中,推动 “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建设。
韩国启明大学性别研究所所长曹珠铉、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中心主任叶汉明分别致辞。他们表示,今年三所学校和相关机构签署交流、合作协定,举办研讨会,有助于认识和解决共同的问题,使亚洲的学校能够相互联系,开阔视野,为共同进步打下了良好基础。
开幕式后,“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始。来自大陆、香港和韩国三地的诸多学者就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发言与自由讨论穿插进行,气氛热烈。研讨会结束后,三方签署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此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中心及韩国启明大学妇女研究所三方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