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0 15:20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由原机械工程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于2011年1月合并组建而成,学院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工业工程系、工科实践中心、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学院现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包装工程、工业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材料工程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两个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资质。下属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具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包装工程、工业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
机械工程学科于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全日制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已培养27届工学硕士研究生。经过50多年不懈努力,在轻工及食品机械及缝制机械研究领域形成了复合材料构件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工程、食品加工技术及其机械设计、先进传动技术与机器人学、精密加工与测量、模具数字化及检测、缝制与塑料机械机电系统及其检测、汽车模拟仿真与电子控制技术7个行业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998年获得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08年“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同年获得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在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成型新技术及装备、聚合物成型工艺及模具、聚合物的环境行为、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6个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逐步确立了 “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突出工程化实践能力人才的专业特色。
学院教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考研率保持在20%左右,居全校各学院前列,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保送本校研究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11年,学院有教职员工10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49人;专职教师6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7人;具有博士学位39人,占教师的64%;学院拥有荣获国家优秀教师、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和称号的教师。
学院实验条件优越,机械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包装工程方面的实验仪器设备齐全,有的方向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优势地位,能够满足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工科实践中心面向全校工科类学生提供机械基础实习、电子实习等。雄厚的实验条件,有力地支撑着学院本科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和服务社会工作。
学院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在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多项,年均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2010年至2012年,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专著和教材20余部,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获得发明专利十余项。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原为国家部委直属研究所,内设全国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全国塑料加工工业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塑料》杂志(CSCD收录)。
(1)多层反射塑料复合彩虹膜研究及产业化
彩虹膜是包装、装潢用的装饰膜,该薄膜由几种折光系数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多层叠加而成,在自然光下产生迷幻的彩虹效果。国际上只有美国、日本和台湾可以生产。本系所研发的彩虹膜产品于2002年开发成功,同年在浙江省义乌市实现产业化,建成彩虹膜生产线两条,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年,产品质量达到进口同等水平,价格低于进口产品1/3。彩虹膜工业化生产线2004年2月通过部级专家鉴定。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获得发明专利两项, 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三等奖。
(2)高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3)GB 21660-2008 塑料购物袋的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
2009年,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机械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始建于2008年,下设力学教研室、机械基础教研室、机械设计、制造与食品机械教研室、机电与汽电教研室和机械教学实验中心。现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含 5 个专业方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4个专业方向,即: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截止2011年,有教职工 33名,其中教授9 人,副教授 10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导1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700 人,研究生50 余人。
工业工程系
工业工程专业于2003年获批增设,2008年开始筹建工业工程系。
截止2011年,有教师5名,其中副教授3名,讲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硕士学位的2人,在读博士1人。其中2人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3人曾获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承担校定必修课程《工程制图》、机械类的学科基础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此两门课程均为校优质课程。另开设有校公选课程《计算机绘图》和《三维创新设计实践》。
教师们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教委及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以高分子材料加工应用为特色,始建于1991年,同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招生,1997年取得“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取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截止至2011年,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8人,实验师1名,现有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该系是教育部“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的试点单位,曾荣获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1等奖,从1997年起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在全国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实践教学门类多、内容丰富,学生动手能力强。2009年“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2等奖。
该系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加工方面的教学实验仪器和设备齐全,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优势地位,已经建成的用于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实验室包括:高分子化学实验室、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基础性能实验室、结构与性能表征实验室、制品实验室、聚合物加工性能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实验室,阻燃实验室,生物降解材料实验室,轻量化材料实验室等,实验室内绝大多数设备从国外进口的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为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保障。自成立以来,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军工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此外还承担了包括日本、台湾和大陆地区企业委托的大量横向研究项目,科研经费充足。系内与行业联系紧密,形成教学与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应用研究所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的前身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中国援建的塑料加工中心,国家科委于1983年12月批准建所,隶属于原轻工业部、中国轻工总会和国家轻工业局。伴随着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的决定,1999年科研院所转制过程中并入北京工商大学,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北京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系所合一体制,
2011年1月19日,在北京工商大学院系调整中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并入新组建的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作为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的二级机构管理,承担着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全国塑料加工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塑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科技情报信息收集与分析等行业服务工作,
截止到2011年,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有教职员工48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0人。研究所设有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塑料》杂志社、全国塑料教育培训基地、全国塑料加工工业信息中心、科研开发中心、中试基地等机构。
工科实践中心
工科实践中心成立于2004年10月,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原机械自动化学院实习金工厂与原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实习车间扩建而成,为学校三大校级实践中心之一。2008年11月并入北京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心是学校为了“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育”而规划建设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截止2011年,工科实践中心有专兼职教职工30余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6名,博士4名,硕士5名,高级工8名。
自2006年开始,工科实践中心从软件、硬件建设、课程开设、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和尝试,使中心的建设从外延式发展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2007年中心发表教改论文近10篇,学术论文约10篇;有3个北京市纵向科研项目;2006年中心的金工实习车间被评为首届校级优秀实验室;2006年“多科性大学工科实践中心建设与运行研究”项目成为北京市教改项目,已经顺利结题并通过专家验收。
机械教学实验中心
机械教学实验中心下辖2个大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和机械专业实验室。其中机械基础实验室包括:力学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公差实验室、热处理实验室。机械专业实验室包括:CAD/虚拟现实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机械制造实验室、机械电子实验室、汽车电子实验室。机械教学实验中心分布在良乡校区的工一楼、工科实践中心和阜成路校区的耕耘楼,总共占地面积为2240平方米,实验仪器1605件,价值1826余万元。
截止到2011年,机械教学实验中心人员共有8人组成,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硕士以上学历6人,40岁以下6人。机械教学实验中心下辖的实验室可以进行机械类学科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实验,包括培养机械类本科生必需的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公差、工程材料、CAD/CAM、机械电子、控制工程、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汽车检测等课程的实验。其中CAD/CAM、机械电子、汽车电子等实验室实行开放性实验,专业实验室对教师科研开放。实验室规章制度齐全,实验设备基本完好,每个实验室都有详细的实验记录和实验仪器使用情况记录,经过统计,每学期接待实验课时平均达470小时,实验项目50个,接待学生平均达7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