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10 18:0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成立于1997年,是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玉米研究及开发的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集玉米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良种繁殖、种子销售及生产咨询五位一体,实施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种子产业化工程。坚持“一条主线、三个亮点”的工作方针,秉承“科技创新,服务农业”的宗旨。
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下设14个部门。现有员工100多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13人,博士12人,博士后9人。入选全国农业杰出科研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级优秀创新团队等。在北京建有玉米育种与示范基地800多亩,海南南繁基地200亩,鉴定示范点遍布全国。是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单位、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玉米新品种研发联合体牵头单位、国家早熟耐旱宜机收玉米育种创新基地、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玉米品种标准样品库、农业部玉米原原种基地(北京)、农业部黄淮海区玉米科学观测实验站(北京)、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2007年被农业部评为“十五”全国农业百强科研所,综合实力在全国1077个院所中列第54位。
中心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及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课题)3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北京市科技奖、推广奖以及农业部科技奖、神农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0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及获受理国际PCT发明专利等10多项,获植物新品种权4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SCI论文17篇),编著专业书籍30余部。目前主持承担国家及北京市重点科技项目20多项。
已选育并通过审定玉米新品种100多个(国审品种30个),分五大系列,配套齐全。京单28、京农科728等早熟系列品种。是北京市、京津唐和黄淮海北部夏播玉米主导品种;京科968等中晚熟系列品种。比郑单958等对照品种可增产10%以上,2016年将达3000万亩以上,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主导大品种之一;京科甜533、京科甜183等水果型甜玉米系列品种。口感甜脆,与国外高端甜玉米品质媲美,适宜籽粒加工且抗性和广适性等大大超过国外品种;京科糯2000、京科糯928等糯玉米系列品种。年种植面积500多万亩,占全国糯玉米总面积约一半,京科糯2000是我国第一个国外审定玉米品种;京科糯928是一种新的鲜食玉米类型,具有突出创新性;京科青贮301、京科青贮516等青贮系列品种。京科968、京科糯2000、京单28、京单58、京农科728等5个品种连续多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主导品种;京科968、京科糯928等7个品种2013年被北京市列为更新换代玉米新品种。
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处国际前沿水平。构建了26000多个品种的全球最大玉米标准DNA指纹库,研发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实现数据联网。制定了5项DNA指纹检测标准,推进了玉米及其他作物分子检测标准化进程。为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品种权保护、DUS测试、种子执法等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建议并致力于实施和技术指导“一增四改”、“玉米雨养旱作”。“一增四改”被农业部连续多年列为主导技术,为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发挥了突出作用。“玉米雨养旱作”技术已在北京得到全部应用,并辐射到周边京津冀地区和全国类似生态区,仅北京市每年可节省灌溉用水数千万方。
2019年12月5日,获得“全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