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运动会

更新时间:2023-10-31 20:10

北京市运动会(Beijing Sports Games),简称“市运会”,自1958年创立以来,每四年举办一届,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是北京市级别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

赛事简介

北京市运动会创立于1958年,每四年举办一届,是北京市最高级别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加强北京市全民健身和业余训练广泛开展、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提高北京市竞技体育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第十六届运动会将于2022年5月-10月举办。

历届回顾

第一届

北京市第一届运动会史称“北京市人民体育大会”。1949年10月22日-24日在先农坛体育场举行。由于本届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内第一次新型运动会,也是北京是历史上首次有工人和军警参加的全市运动会,所以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及上海、天津、南京、济南、青岛、大连、西安等城市都组织参观团到北京观摩学习。另有苏联等国的十余名外国友人莅会参观。开幕式上观众达两万余人,市长聂荣臻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本届大会有两大意义:“一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二是为开展人民大众的新体育运动作一次号召。周恩来、彭真、郭沫若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24日的闭幕式。

运动会分表演、特殊表演和竞赛三部分,以表演为主,这是与国内过去各种运动会的最大区别。表演包括体操、舞蹈、武术、民间技艺及组字等,分成工人、军人、学生和普通组;特殊表演包括全市中小学联合大合操表演、少数民族特殊运动技艺表演及球类比赛表演;竞赛包括一些田径项目、拔河、垒球掷远、连续立定跳远、手榴弹及五星赛跑等,分成男子工人、女子工人、军人、男子大学、女子高级、男子中级、男子初级、女子初级和男子小学、女子小学等组。正式大会上,表演项目80多种,参加表演及竞赛的工人、士兵、学生、干部达10786人。

表演项目评出特级奖4名,一级奖10名,二级奖11名,三级奖13名及特种奖2名。竞赛项目录取前五名。

第一届北京市运动会表演项目获特级奖单位:新生中学、师大二附小、回民学校、光华女中。

第一届北京市运动会竞赛项目总分第一名:师范大学(男子大学组)、辅仁女中(女子高级组)、新生中学(男子中级组)、新生中学(男子初级组)、东城扶轮小学(男子小学组)、师大一附小(女子小学组)。

第二届

北京市第二届运动会史称“第二届北京市人民体育大会”,1950年10月14-17日在先农坛体育场举行。中央领导人及各国驻华使节出席了开幕式。农民体育队伍在历史上首次进入市运会行列。

本次大会历时3天,共进行了175个项目的竞赛和表演。竞赛除以田径为主外,球类自本届改为竞赛项目,按行业分为工人、农民、学生、军警及普通组。参加竞赛和表演的人数达38000多人。

第三届

北京市第三届运动会史称“第三届北京市人民体育大会”。1958年10月19-28日举行。本届改为以行政区划和高校、部队分组,并改为以竞赛为主。来自17个区县、高校和驻京部队共19各单位的5000多名选手参加36个项目的比赛。大会开幕之前举行了为期一周德球类预赛和游泳、跳水、水球、马拉松决赛。本届市运会高校获团体总分第一,海淀区朝阳区分获第二、三名。西城区获少年组团体总分第一,海淀区、东城区分获第二、三名。

第四届

北京市第四届运动会于1974年4-10月举行。来自各区县、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北京高等院校和北京体育学院共20各单位的5700多名选手参加17个项目的比赛。本次市运会分城近郊区组和远郊县组,分别统计成绩和名次。

为了鼓励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部分项目增设了青少年组的比赛。本届运动会上,青少年选手创造了一批好成绩。在田径、游泳、举重三个项目的比赛中,有1人1次打破1项全国纪录,15人25次打破20项全国少年纪录,13人17次打破16项北京市纪录,198人287次打破70项北京市少年纪录。

第五届

北京市第五届运动会于1978年6-9月举行。竞赛设田径、游泳、体操、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手球、垒球、举重、射击、武术、中国式摔跤公路自行车、棋类(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等16个项目,其中田径和足、篮、排、乒、羽5项球类比赛分设成年和少年组,游泳、体操、武术3项只设少年组。有19个区、县及高等院校和北京体育学院共21各单位的6353人参赛。

本届市运会上有1人1次破1项全国纪录,157人41队131次破38项北京市纪录和市少年纪录。

第六届

北京市第六届运动会于1982年7-10月举行。竞赛设田径、游泳、跳水、体操、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手球、垒球、软式棒球、网球、举重、武术、摔跤、击剑、柔道、桥牌、自行车、棋类、射击、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无线电测向、摩托车等26个项目。有19个区、县及高等院校和北京体育学院共21各单位的5957人参赛。

大会期间有5人9次破7项全国纪录和全国青年纪录,92人146次破77项北京市纪录,10人8次平7项市纪录,32人46次破37项市少年组纪录。获本届比赛26个项目团体分前六名的单位是西城区、朝阳区、东城区、崇文区宣武区丰台区

第七届

北京市第七届运动会于1986年7-8月举行。竞赛项目设田径、游泳、体操、足球、篮球、柔道、排球、乒乓球、举重、武术、摔跤、公路自行车、射击共13项。有19个区、县及高等院校和北京体育学院共21个单位的4336人参赛。

本届市运会期间,有3人3次超3项亚洲纪录,2人5次破4项全国纪录,148人264次破138项北京市纪录,18人24次平22项市纪录,69人141次破67项市少年组纪录。获本届市运会金牌数前六名的单位是:西城区、宣武区、崇文区、东城区、北京体院、石景山区

第八届

北京市第八届运动会于1990年4-7月举行。本届市运会对竞赛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划分为全民运动会及青少年运动会,分别举行。本届全民运动会的竞赛分社会组、高等院校组和中、小学生组。竞赛项目设田径、游泳、体操、举重、柔道、射击、艺术体操、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国际式摔跤、自行车障碍、门球和太极拳。以行业、系统、高校、中技、中直机关和区县为单位参赛。直接参加市运动会各项竞赛的人数达11627人。大会分别于3月25日和8月4日举行了开、闭幕式。

本届大会期间,有1人1次超1项亚洲纪录,8人18次超11向全国少年纪录,4人4次平4项全国少年纪录,54人30队105次破56项北京市纪录,11人9队14次平14项市纪录。

第九届

北京市第九届运动会暨北京市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于1995年3月-5月举行。市九运会和二青会按照原定周期应在1994年举行。市政府根据当年在京举办第六届远南运动会等情况,指示将本市的两个运动会改期到1995年举行。为了精简、讲求实效,两个运动会合并举行,由一套组织机构实施组织领导。

本届运动会共有134个单位(18个区县、49所高校、23所中专中技、44个局委总公司)的代表团共8809名运动员参加了20个大项815个小项的决赛,裁判员2325人。根据九运会竞赛总则“必须通过基层群众性竞赛活动选拔人员组队参赛”的要求,实际上参加九运会预赛阶段比赛人员达11万人。九运会决赛阶段比赛有134个代表团共计5534名运动员、1381名裁判员参加。年龄最大的运动员近80岁,最小的仅6岁;比赛共设14个大项、345个小项。市二青会决赛阶段比赛有18个区县代表团共计3275名运动员、944名裁判员参加,比赛设13个大项、470个小项。

在田径、游泳、射击、举重四个项目中有73人8队156次打破71项北京市纪录和北京市青少年纪录。本届青少年运动会将各区县输送的运动员在1990年以后代表国家和北京市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取得的成绩折合成奖励分、牌计入各代表团团体总分和获奖牌数,采取按获总分数和奖牌数并按城近郊区组、远郊县组分别公布代表团名次。城近郊区组获总分前六名的代表团是:西城、东城、海淀、朝阳、崇文、石景山,获奖牌奖前六名的代表团是:西城、东城、崇文、海淀、宣武、石景山;远郊县组获总分前六名的代表团是:顺义、通县、密云、昌平、延庆、平谷;获奖牌奖前六名的代表团是:顺义、密云、通县、昌平、大兴、延庆。共有13个单位获得最佳承办奖,24个单位获得参赛组织奖,62个代表队、382名运动员、86名裁判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第十届

北京市第十届运动会于1998年8月2日-24日举行。本届市运动会共有18个区县代表团的4510名运动员参加了20个项目71个组别的比赛。其中游泳、射击、田径三项比赛共有24人3队30次打破26项北京市青少年纪录,3人1队4次平北京市青少年纪录。市十运会同时也是我市深化体育改革的成果,在竞赛组织管理上打破常规,制定了一套符合我市竞技体育发展客观实际情况的计分办法,利用竞赛杠杆的导向作用,调动了各区、县在四年一个周期中的体育竞训工作。不同之处主要是将计入单位团体总分的各单项比赛名次分和超、破纪录奖励的分数及输送奖名次分合并计入单位团体总分,引导各区县的各项目均衡发展,避免以个别强项的优势掩盖其他弱项,调动了各区县培养、输送后备人才的积极性;另外,规定集体球类项目(足、篮、排、棒、垒、手)奖牌数乘二,田径项目名次分乘三,足球、篮球、排球、游泳项目名次分乘二计入单位团体总分中,这样从政策倾向性上给予引导,调动了各区县从事田径、游泳及集体球类项目训练的积极性。在本届运动会中,足球有34支队伍报名参赛,篮球有49支队伍报名参赛,排球有14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篮球比赛经过10天173场比赛的激烈角逐才决出名次。

第十一届

北京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于2002年7月17日至8月11日举行。本届运动会共有18个区县代表团的4880名运动员参加了21个项目523个子项的比赛。设立了丰台、朝阳、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石景山、怀柔、延庆、先农坛11个赛区,共选派869名裁判员进行执裁。

通过比赛,创造了一批令人惊喜的好成绩和新纪录,涌现出一批有潜力、素质高、有培养前途的优秀苗子,其中在田径、游泳、举重、射击四个项目的比赛中,共有32人6队39次打破了26项北京市青少年纪录,3人3次平3项北京市青少年纪录。获得金牌奖前八名的代表团分别是:东城区、丰台区、朝阳区、西城区、崇文区、海淀区、石景山区和门头沟区;获得团体总分奖前八名的代表团分别是:东城区、朝阳区、海淀区、西城区、崇文区、石景山区、丰台区和宣武区。

第十二届

北京市第十二届运动会于2006年7月22日至8月12日举行,全市18个区县的4743名运动员参加了23个竞赛项目、614个子项及2个表演项目比赛,发现一批好苗子,创出一批好成绩,其中超北京市纪录2人次,破北京市青少年纪录29人次,超北京市青少年纪录38人次,平北京市青少年纪录5人次,优良的成绩展现了首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亦展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北京市第十二届运动会获得金牌奖前三名的单位是:东城区体育代表团、朝阳区体育代表团、海淀区体育代表团。获得团体总分奖前三名的单位是:东城区体育代表团、朝阳区体育代表团、海淀区体育代表团。

第十三届

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于2010年7月18日至8月15日举行,是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北京市举办的又一综合性体育盛会。本届运动会共设26个大项、704个子项,其中武术散打、赛艇、拳击是首次设立的比赛项目,另设曲棍球、马术、花样滑冰3个表演项目,共计金牌789枚。全市18个代表团、共5373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其中超北京市纪录1人次,破北京市青少年纪录69人次,平北京市青少年纪录13人次。海淀区代表团、朝阳区代表团、原东城区代表团分别获得奖牌及团体总分第一、二、三名。

第十四届

北京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于2014年7月27日至8月25日举行。本届运动会共设27个大项和3个表演项目,共产生金牌941枚。全市16个代表团,共7776人参加了比赛,其中超全国青少年纪录5人次,破北京市青少年个人纪录20人次、团体纪录8项次,平北京市青少年纪录2人次。朝阳区获得代表团奖牌榜第一名,东城区获得代表团总分榜第一名。

第十五届

2018年7月18日,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本次开幕式以“全民健身 你我同行 助力冬奥 健康北京”为主题,共约4000名运动员和裁判员及观众参加。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竞技组和群众组分别有8784人、6329人参加决赛阶段的比赛,总体参赛规模超过1.5万人,创历届赛会新高。

第十六届

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第十六届运动会将于2022年5月-10月举办。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