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湾区国际商学院

更新时间:2024-07-03 07:03

2021年10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湾区国际商学院。湾区国际商学院为建制性教学科研机构,设立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学院在本科培养中重视学生的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举办本科生学术论坛,帮助学生提前开展科研训练。学院重视学生的国际化经历,通过与国外著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学生前往国外的大学进行交换学习或游学,增加他们的国际化视野。

目前,本科生培养学院有金融科技、经济学(数据科学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全球领导力方向)、会计学(第二学士学位)四个专业:

金融科技

本专业旨在培养“科技+”金融复合人才。具备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知识,掌握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在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应用的前沿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和引领金融科技领域实践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经济学(数据科学方向)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术研究取向的未来精英人才。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与经济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字经济、数据科学分析技术等前沿知识,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经济学研究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全球领导力方向)

本专业旨在培养以学术发展、工作能力与人文素养并重,注重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全球化视野的开拓、多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成为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等多学科知识背景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卓越全球领导人才。

会计学(第二学士学位)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优秀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未来精英人才。会计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很强的会计实践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技能和较高外语水平,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研能力、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胜任大型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会计、审计、管理及分析研究等相关工作。

硕士研究生培养

学院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重视对学生科研的训练,培养善于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素质的经济学人才,使本学科专业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成为经济管理部门重要岗位的骨干力量。

本学院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备以下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

(1)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爱国、诚信、守法;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2)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经济学科研的能力,熟悉本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系统掌握至少一个研究方向上的专门性理论知识,擅长实证研究方法,熟悉国内外有关经济政策和法规,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至少一门外语,有较宽的国际视野,能够较好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学院目前已开设一个非全日制专业硕士项目(工商管理专硕(MBA))、三个全日制专业硕士项目(金融专硕、会计专硕、国际商务专硕)。

工商管理专硕(MBA)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工业经济模式快速演变、发展成质量更好更快的数字经济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湾区国际商学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众多“双一流”学科优势,重构商科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课程以案例分析为主导,全面结合数字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的前沿,尤其关注大湾区新发展的数字经济等创新领域,推出工商管理硕士(MBA)。旨在培养具有数字经济思维、掌握数字经济新模式及优势学科融合能力的高层次商业人才,以适应并满足大湾区产业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金融专硕

金融专业学位硕士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与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熟悉金融机构管理与资本运营管理,擅长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懂得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够胜任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中投融资管理专业技术工作的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会计专硕

北京师范大学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项目依托百年名校文化底蕴,秉承“励商弘文·汇融中西”的宗旨,培养理论与实务并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兼具领导力与执行力,适应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组织战略决策需要、在各类组织中从事中高层会计、财务、审计与战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与财务人才。

国际商务专硕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具有扎实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专门知识,较强国际商务实践操作能力、国际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优良职业素养,胜任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商务专门人才。

博士研究生培养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学院将开设高质量的反映当代科学前沿或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综合性的博士研究生课程,应进一步拓宽加深博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使之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

同时,以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能够满足国家需求,具有坚实的经济学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实践的高层次经济学人才。

培养方式:

1、确立以“立德树人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博士生导师负责制,全面强化对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工作,切实强化对博士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

2、博士生导师负责制。导师是博士研究生资格考核、论文开题和答辩以及论文学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根据培养方案和目标,结合博士研究生个人特点和专长,确定博士研究生的具体培养方向。并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指导和监督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使博士研究生在思想政治、科研能力等方面达到博士研究生的要求。

3、博士生的培养以研究能力为重心。一方面,通过导师指导、课程学习、针对性参与科研工作等多种支持手段和方式,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博士生本人有义务积极配合院系及导师的教学工作。在认真学习经典文献的同时,注意关注、跟踪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博士生在学期间的每一学期内,均应按照导师设定的计划,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并对学术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详细汇报,由导师组进行考评。

4、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积极参与导师的相关科研项目。通过进行科研实践工作,提升科研能力,实现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培养独立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作为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的一环,应用经济学博士点应积极建立和完善有助于调动和发挥学术团队作用的培养机制和学术平台,实现导师与导师指导小组相结合、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研究工作相结合,从多方面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提供支持。注重博士生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博士生应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入各类国际研究机构访学和合作研究、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等。

办学历史

2021年10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湾区国际商学院。湾区国际商学院为建制性教学科研机构,设立在珠海校区。

商学院采取国际化的管理体系,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致力于打造世界名校、政府力量和顶级行业集团联动的高等教育输出平台。商学院在学科设置上,既涵盖传统商学院的学科,也开设了结合当前数字经济为基础的应用型学科。同时,商学院重视学科科研与创新,大力引进国内外的优秀学者,积极推进经济、金融、会计、管理的前沿学术研究。商学院也与大湾区的相关企业进行联动,鼓励“产学研”相结合,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助力。

商学院拥有一支由著名管理经济学家孔英教授领导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毕业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境内外名校。

办学定位

高水平

师资队伍高标准,开展项目高起点,学术研究高要求,人才培养高层次。

国际化

以更多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使用更多的国际教师,形成开放包容多样的文化氛围,培养更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京师风格的商界人才。

重实践

更多地与企业、社会及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研究,培养学生学员的广泛适应性和良好胜任力。

有特色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面向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和自身所长,选择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开设有特色的教育项目,进行有特色的社会服务。

办学特色

回应时代要求

湾区商学院将更加强调社会责任和职业伦理,更加突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时代要求,更加紧密地服务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科技创新引领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基础,融合科技创新与“金融、管理和法律”,聚焦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商业分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打破单一学科的传统培养体系,建立国际“创新领导者”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产学研用协同

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教育”模式,建设符合大湾区创新创业特点的北师大案例库,与国际知名智库和一流高校合作,与若干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合作。

国际深度合作

广泛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依托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师资队伍国际化计划、人才培养国际化计划、科学研究国际化计划、国际学生教育计划等战略计划,逐步确立商学院的国际地位。

科学研究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部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全球193个成员国通过了17个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我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双碳”承诺的背景下,湾区国际商学院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部汇聚了牛津、哈佛、北大等国内外页尖高校毕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可能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和培养课程包括能源经济、健康经济、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企业社会责任、绿色投融资、影响力投资和气候韧性投资等。

经济学与数字经济研究部

数字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新兴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信息通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如何影响企业管理、企业行为、市场结构和经济发展等问题。数字技术相关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并与传统经济紧密联系。如何认识、理解与应用数字经济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经济学与数字经济研究部旨在理论探索数字经济学基本原理,实践摸索数字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培育数字经济发展后备人才,成为集教学培训、产学研融合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教学科研机构。

创新金融研究部

创新金融研究部旨在立足于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努力建设成为大湾区以至国际一流水平的创新金融研究平台,顺应国际以及中国的金融新发展、新趋势,积极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为金融企业发展及监管部门政策制定提供咨询,同时力争成为创新金融领域的领先智库。研究方向有:绿色金融、金融科技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产业金融等。

工商管理研究部

工商管理研究部旨在立足于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奥港澳大湾区的企业管理与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力争成为湾区工商管理研究的理论阵地,汇集国内外学者和企业业家关注的企业管理问题,促进中国尤其湾区企业管理研究水平的提高,紧跟世界商业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趋势,助力湾区企业提高经营水平。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决策与管理理论研究、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在各类新兴信息技术影响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管理方法调整的研究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管理的研究。

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部

湾区国际商学院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部致力于不断推动现代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发展,强调公司治理与财务、会计在学术与实务方面之结合,立足于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审计学、会计管理、税收和财政,并将跨学科方法,例如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应用于现代财务和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本研究部也致力于积极培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能够系统掌握会计学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外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国际会计惯例,熟悉国家财经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从事与会计、审计、税务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专业人才。

世界经济与贸易研究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湾区国际商学院世界经济与贸易研究部汇聚了一批复合型、国际化研究人员对世界经济贸易运行态势、未来发展前景以及我国如何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发展做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异质性企业贸易、全球生产组织与全球价值链、贸易与劳动力市场、贸易与宏观经济、贸易成本以及其他领域。研究部同时提供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培养能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掌握国际惯例和国际贸易流程,能够从事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

学校领导

孔英 院长

孔英教授被誉为“中国深圳碳交易配额博弈论分配机制设计之父”。 他提出的碳减排指数——“孔氏碳指”模型,是国内第一次用经济学成本最优的方法提出了碳排放权分配方案,奠定了中国的碳减排领域的学术研究基准。

著名管理经济学家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公共管理硕士,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

加拿大约克大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低碳经济与金融风险分析实验室核心科学家,曾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主任,原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被聘为中国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特聘专家,世界圆桌咨询集团特聘专家,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世界低碳城市联盟主席等。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湾区国际商学院院长、创新管理与经济研究院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

低碳经济与金融,环境与能源技术管理与政策,金融与商业大数据,产业组织学,国际关系与贸易理论,健康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

代表著作

代表著作包括《管理经济学》、《商业博弈》、《开放度与经济质量研究》、《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的合同管理》等。

仲鑫 副院长

女,江苏人,1967年7月生。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产能合作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女教职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国务院参事室“自贸区—中国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秘书长,首都女教授协会北师大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民建北京师范大学支部主委。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湾区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部长。

主要讲授

主要讲授《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研究》等本科生、硕博士专业课程,由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出版《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多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先后获得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北京师范大学钱媛优秀教师奖和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等;参与完成《师范院校转型中的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等多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获得“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

主要以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方向,在《统计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国际贸易问题》、《国际贸易》等期刊发表《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等数十篇学术论文,由商务印书馆等出版《WTO框架下的非关税壁垒》等多部学术专著,主持并参与“区域生产者服务贸易发展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研究”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科研项目;指导博士生、硕士生近80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