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24-02-07 14:43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8月,直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以计算科学为牵引的多学科基础研究中心。中心由40名专职研究人员及300多名流动人员(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等)组成。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和计算机等学科,拥有百万亿次/秒量级天河二号(2013-2016年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的计算机组。

中心简介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简称CSRC)于2009年8月成立,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设立的二级法人单位,是以计算科学为牵引的多学科基础研究机构,其编制获中编办批复。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政策陆续出台的大背景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开展战略布局规划,提出两个基地的建设目标,在继续加强国防科研的同时,努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要实现上述目标,科研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是首要条件。因此,中物院选择计算科学作突破口,决定成立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采取“小核心、大协作”的开放模式,积极引进海外人才,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中心定位:开展计算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发展,打造一个开展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交叉研究的综合平台。

中心目标:以计算科学研究为手段,以重大科学技术工程的实施和发展需求为牵引,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和交叉性的研究工作;加强对外学术技术交流,促进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计算科学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科技综合实力。

中心作为一个基础性、跨学科、开放式的综合研究平台,将成为中物院在各个研究领域开展创新研究的重要支撑,开展对外科学技术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摇篮,同时填补我国计算科学相关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空白。

中物院将依托中心,利用其先进的高性能科学计算环境、引进高层次人才所形成的良好学术氛围和丰富的计算科学创新成果,积极开展高性能科学计算应用研究,提升国防科技的基础研究能力,为中物院科学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人才队伍

截至2017年12月,中心已有中科院院士2位、特聘研究员5位、工程师3位、客座教授42位、博士后141位,研究生119位,行政人员14位。他们的研究领域涵盖了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基础、前沿重点学科,并与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截至2017年底,中心接待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访问学者超过2500余人次,中心科研人员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超过1500余人次。其中,2017年中心来访学者超过了350人次,中心人员外出学术交流200余人次。

学科及其成员

物理(Physics)

孙昌璞(主席),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贺贤土,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王鼎盛,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陶瑞宝,复旦大学

张肇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朱邦芬,清华大学

赵宪庚,中国工程院

赵光达,北京大学

邢定钰,南京大学

郑 杭,上海交通大学

李树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向 涛,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赵政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林海青,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游建强,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化学与生物物理(Chemistry & Biophysics)

来鲁华,北京大学

李 隽,清华大学

陈润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汤雷翰,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

欧阳颀,北京大学

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

魏苏淮,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高世武,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祝世宁,南京大学

化学(Chemistry)

邵久书,北京师范大学

张 希,清华大学

杨学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

力学(Mechanics)

李家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白以龙,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符 松,清华大学

罗礼诗,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计算数学(ComputationalMathematics)

崔俊芝,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张平文,北京大学

江 松,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数学(Mathematics)

李大潜,复旦大学

袁亚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杜 强,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

张智民,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王 奇,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计算科学(Computational Science)

钱德沛,中山大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