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演义

更新时间:2023-08-30 22:54

《北史演义》是清代杜纲著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六十四卷,成书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

内容简介

北魏宣武帝时,高肇当国,献女以固宠,是为高妃。于皇后因后嗣未生,将胡仙真纳之后宫,拜为充华,于皇后旋即得子。高妃恐其宠衰,暗中害死于后母子,得立为后。朝廷旧制,太子立,必杀其母,以防日后乱政,故众妃中秋之夜皆焚香祝天,愿生诸王公主。胡仙真容色美丽,绝妙文墨,独愿得生子为太子,身死无憾。后果孕,人又劝其私去其胎,仙真不从。生子四岁,帝欲立为太子,势必杀之,仙真慷慨无难色,帝感而改易旧制,赦胡妃之死。宣武帝崩,太子立,是为孝明帝。高后造人谋杀胡妃,以绝后患,胡妃因而避入东宫。高阳、清河二王奉遗诏辅政,杀高肇,出离后为已。尊胡妃为太后,临朝听政,事皆中理;唯信崇佛法,国用日虚,又颇事妆饰,数出游幸,见清河王贤而多才,风流俊雅,召入宫中,迫而淫之。孝明帝年方十一,与元义、刘腾议,断太后临朝之路,执清河王杀之,还政于帝。然帝日夜为乐,政事一无所理,元、刘秉政,贪爱财宝,遂启六镇之乱。帝颇悔从前所为,复请太后临朝,诛元义等。

怀朔白道村高欢,其祖曾官治书御史,黜为怀朔镇戍卒,其父浮荡过日,家业渐废。欢生二月,母病卒。依身姊夫尉家,日渐长大,游猎为生,益习骑射。代父往平城应役。适富户娄内干之女昭君往平城,偶见高欢执刀侍立,叹为当世豪杰,私相倾慕,拟以身许,故有豪家来议亲者,昭君皆不愿。遗侍婢兰春通意高欢,前来求娶,欢因贫故,不敢。昭君乃私赠金宝为纳聘之资,又修书赠钗以明己心。欢遂告父母遣媒求,内干叱而绝之。昭君不乐,内干欲夺女志,设计请高欢到家教习子弟弓箭,半夜遣奴杀之,不意为高欢所觉,将奴杀死,持剑危坐以待天明,严辞责之。内干自知理亏,只得将女嫁之。昭君贤惠,亲操井臼,不以富贵骄人,并教高欢广结四方贤豪,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等,皆与欢深相结纳。时值拔陵军从白道村经过,高欢乃聚集庄兵,结垒立寨以自保。

北秀容酋帅尔朱荣士马精强,粮储广存,四方才勇之士,相率来投。闻高欢之名,以书桕招,而高欢未识荣之为人,闻命遽住,恐为所轻,遂不去。后为杜洛周相逼,卒投荣。荣见其精神憔悴,殊失所望。及高欢剪伏劣马,又言天子暗弱,太后淫乱,嬖孽专权,宜乘时奋发,以戍霸业,大得荣心。时孝明帝年已十八,惑于群小,太后恣行淫乱,为其所窥,乃密诏尔朱荣入诛宵小。胡太后恐,鸩死孝明帝。以公主为太子,立之。尔朱荣至,执太后并幼主沉之河,又将朝臣二千余人,尽皆杀死。诸将皆劝荣乘此称帝,独司马子如以为不可,荣乃奉长乐王入京,是为孝庄帝,立其女娟娟为后。尔朱荣擒灭葛荣,赦其将宇文泰,署为统军。因平贼功,宇文泰迁征西将南军,此其得关中之本。高欢迁晋州刺史。尔朱荣欲聘欢女为世子妇,昭君以为尔朱北荣作事凶暴,婉言叫绝,荣不疑而重任之。

孝庄帝外受权臣之制,而尔朱后性烈如火,又极嫉妒,帝复为后所制,展动亦不自由,及尔朱荣入朝,帝手刃之。尔朱荣死,尔朱兆入京,迁帝驾归北。高欢闻之,义欲截救之,大军忽于恒山遇怪被阻,与女王桐花战,邀入山寨,结为夫妇。恒山夫人以归,与昭君甚是相得。高欢见人心归附,乃以除尔朱之虐为名,举兵建义于信都,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及大败尔朱氏,高欢又于田舍间迎平阳王元修为帝,是为孝武帝。高欢北取晋阳,恒山夫人生擒孝庄帝、尔朱后以归。高欢见而悦其美貌,私逼成婚。孝武帝闻而恶之,欲与斛斯椿密谋除之,遗王思政奉诏往说关西贺拔岳。时宇文泰为行台左丞,有文武才,特为岳所器重。王思政见岳、泰二人,出帝密诏付之,岳誓必尽死以报。孝武帝访魇魅之术以害高欢,术破,高欢遂专行之,不复禀命于帝。贺拔岳受帝命图高欢,而惧高欢之强,乃遣宇文泰往贺尔朱后之生子,以窥动止。高欢见泰彤貌非凡,欲留之晋阳,以免后患,泰伺机潜逃得脱。贺拔岳屯兵平凉,招抚边郡诸部落,兵势日强,高欢患之,造使说侯莫陈悦斩岳。岳众乃举宇文泰为主,以讨平之,泰遂据有关中险固之地。孝武帝惧高欢相图,纳王思政言,迁驾长安以依宇文泰。高欢入洛阳,立清和王世子善见为帝,于是魏判为二,河以西曰两魏,河以东曰东魏。

驸马郑严祖为高家游骑拿获,囚在营中。世子高澄见其女郑娥艳丽,恋之,然惧父威严,不敢启口。郑驸马畏祸,献郑娥于高欢,欢封为楚国夫人,宠爱无比。高澄不能舍,乃买通侍婢,通焉。高欢班师,悉高澄通郑娥事,杖一百,欲置之死。澄恐,求救于司马子如,子如以事关重大,遂改口词,曲全高氏骨肉。

西魏宇文泰挟天子以令天下,孝武帝徒拥虚位。因帝纳从妹平原公主为妃,泰遽杀之,又弑孝武帝,立南阳王宝炬为帝。而东魏高澄掌刑赏,廷臣莫敢与抗,待有功之臣,亦严切绳之。然己复纵淫无度,人不能堪。其时东西屡屡交战,互有胜负,高欢兵攻玉璧,韦孝宽守五十余日,不下,高欢智力俱困,疾发而卒。

侯景叛,高澄用慕容绍宗败之,侯景遂投入南梁。高澄当围,倨慢顿甚,至骂帝为“狗脚朕”,旋为膳奴兰京所杀。其弟高洋秘其丧,俟大权在握,即受禅为齐文宣帝。宇文泰闻之,兴兵东讨,无功。西魏文帝卒,泰奉太子登基,旋又废之。及宇文泰卒,宇文护掌朝,奉其子觉为帝,是为北周。高洋自登帝位以后,沉湎无度,用刑残忍,杀尽诸元。后高洋死,太子殷继位,又为常山王高演所弑。西魏宇文护专权,连弑二主,武帝宇文邕含忍久之,卒手歼宇文护。归政之后,亲揽万机,与民休息;而齐后主淫乱已极,自号“无愁天子”,卒为周武帝所灭。周武帝节己爱民,亲贤远佞,殷殷求治。借太子不肖。王轨捋帝须曰:“可爱好老公,但恨后嗣弱耳。”及武帝卒,宣帝即位,诛王轨,重蹈齐帝覆辙,大权旁落外氏杨坚之手。杨坚卒代周,并陈皆灭之,是为隋文帝。自晋代以来,南北分裂、东西割据垂三百年,至此天下始成一统。

图书目录

创作背景

据《南史演义》的“凡例”,该书的作者有感于古来演义,前有《东西晋演义》,后有《隋唐演义》,所以编了这二部《南史演义》及《北史演义》。

人物介绍

【高欢】主要人物之一。字贺六浑,渤海修城人。《齐书》《北史》有传。祖曾官治书御史,黜为怀朔戍卒,定居于白道村。父高树,浮荡过日,家业渐废。欢生二月,母病死,依身姊夫尉景家。及长,精通骑射,遂习鲜卑之俗。年二十,代父往平城应役,娄昭君偶见之,遣婢通意,促欢前往求娶。欢感知己之情,告父遣媒相求。娄父因贫富悬隔拒之,又纳张奴计,假言请欢教习子弟弓箭,欲半夜潜往杀之,为欢所觉,反将奴杀死,执剑危坐,以待天明。娄父自知理亏,只得将昭君嫁于高欢。高欢得昭君之助,广结四方豪杰,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蔡隽皆深相结纳。时拔陵军从白道村经过,高欢乃聚集庄兵,结垒立寨以自保。北魏秀容部落酋帅尔朱荣闻高欢之名,以书相召。欢未识荣之为人,且闻召遽往,恐为所轻,遂不去。后为杜洛周所逼,卒投尔朱荣,倡言天子闈弱,嬖孽专权,宜乘时奋发,以成霸业,颇得荣心。后平定山东,迁为晋州刺史。尔朱荣欲聘欢女为世子妇,昭君以为尔朱作事凶暴,乃婉言回绝,使荣不疑。及孝庄帝手刃尔朱荣,尔朱兆入京执帝北迁,高欢命人截救不果。欢见人心归附,便以诛尔朱之虐为名,举兵建义于信都,大败尔朱氏。于田舍间迎平阳王元修为帝,是为孝武帝。孝武帝惧高欢相图,迁驾长安以依宇文泰,高欢又立清和王世子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于是魏判为二。东、西魏屡屡交战,互有胜负。高欢兵攻玉璧,韦孝宽守五十余日,不下,高欢智力俱困,疾发而卒。高欢是作品着力描画的主要英雄人物,既写出了他善识机变、驾驭英豪的一面,又写出了他恣意声色、穷极奢靡的一面,是一个成功的形象。

【娄昭君】重要人物之一。父白道村富户妻内干。昭君相貌端严,幼有异识,父母爱之。一日随父往平城,见一豪杰之士执刀侍立,私相倾慕。遣侍婢往访下落,方知系西邻之子高欢,乃命通意前来求娶,且数拒豪门之议亲者。然高欢因家贫如洗,不敢,昭君又修书赠钗以明己志,高欢才遣媒求亲。昭君不顾父母反对,宁孑身往嫁高欢。入门后,亲操井臼,不以富贵骄人。教高欢广结四方英豪。高欢为杜洛周所逼,连夜逃至野寺,昭君亲燃马矢,作饼与之充饥。高欢得为先锋,昭君劝勉他“大丈夫应公而忘私,努力王事”昭君生子,左右请追告高欢,昭君不许。后拜渤海王妃。高澄嗣位,为太妃。高洋将受魏禅,昭君固执不许。齐天保初,被尊为皇太后。

【胡仙真】重要人物之一。北魏武安伯胡国珍之女。幼丧母,为其姑静华真净禅师携入寺中抚养。及长,容色美丽,妙通文墨。宣武于后因皇嗣未生,欲采良家之女以充嫔御,闻仙真才色兼备,命净师带领入宫,拜为充华。宫中旧制:太子立,必杀其母,以防日后乱政,故众妃皆焚香拜祝,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独胡妃愿得生子为太子,虽死无憾。后果怀孕,诸妃劝其私去其胎,胡妃不从,生子养之别宫。四岁,帝欲立为太子,胡妃慷慨无难色,愿速立太子以固国本,不可惜一己之命而使储位久虚。帝侧然久之,改易旧制,赦胡妃之死。宣武帝崩,太子立,是为孝明帝。群臣尊胡妃为太后,临朝听政,事皆中理,满朝文武无不钦服,唯崇信佛法,所费浩繁,国用日虚。又颇事装饰,数出游幸。清河王元怿,风流俊雅,太后迫而淫之。孝明帝方年十一,久欲视朝,与元义、刘腾议,断太后临朝之路,执清河王杀之,还政于帝,然帝日夜为乐,政事一无所理,元、刘秉政,贪爱财宝,遂启六镇之乱。帝颇悔从前所为,复请太后临朝。孝明帝年至十八,惑于宵小,太后恣行淫乱,为其所窥,乃密诏尔朱荣入诛宵小。胡太后恐,鸩死孝明帝。尔朱荣至,执太后并幼主沉之河。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小说从北魏后期写起,以胡太后秽乱朝廷,导致六镇起义、天下大乱开端,以北齐神武皇帝高欢从布衣到皇帝的一生奋斗史为主线,以隋文帝灭周统一北方为结尾,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北朝九十年间政治、军事斗争的历史,揭示了北魏、北齐、北周、隋等朝代兴衰更迭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谋略、战略战术、内治外交、风俗礼仪、生活作风、为人处世之道等,也都有生动逼真的描画。因此,从史学的角度看,《北史演义》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也是获得很大成功的,它使读者对北朝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形象、具体的认识,这是任何正史都无法起到的作用。

因此,在《北史演义》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拥护仁政、反对暴政,歌颂英明君主,反对昏暴君王的思想线索。这是小说创作重要的思想基础,也是作者评判历史人物是非功过的政治道德尺度。正是从这一尺度出发,作者在作品中对北齐神武帝高欢、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等具有雄才大略而又多有善政的英明君主持肯定态度;而对北齐文宣帝高洋、北齐后主高纬、北周宣帝宇文赞等昏暴君王则予以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作者当然不是依史写人,而是根据自己的美学理想,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典型化的艺术创造。以高欢为例,他是北齐王朝的奠基人,也是小说着力塑造的英明君主的典型。作者满怀赞颂之情,描写了他创立霸业的全过程,从多方面反复地渲染他作为一个“多有善政”的英明君主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丰伟业绩。作为北魏王朝的臣属,高欢最后是以强臣的身份夺取了北魏政权。这从正统的封建纲常观念来看,无疑是大逆不道的。但作者并没有把高欢视为乱臣贼子,而是把他写成拨乱反正、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高欢这个形象显然带有作者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作者对高欢的肯定,实际上是表现了作者“有德在位”的政治主张,它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强调的“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作者这种思想在皇权世袭、专制统治的封建时代,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它在客观上起到了动摇“君权神授、不容置否”的“正统皇权尊严”的作用。同时,作者这种“有德在位”的美政理想,又在很大程度上与古代劳动人民“抚我则后,虐我则仇”,拥护好皇帝的思想相合拍,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封建政治的某种理想和愿望。很明显,杜纲所塑造的高欢这个人物形象,已远远高于历史上的高欢其人,作者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意义,也远远超出了具体历史时期的思想范畴,它实际上反映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从上层有识之士到下层平民百姓对封建政治的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艺术特色

作者在对历史题材的处理上,以其善于剪裁布局和想象虚构的艺术匠心,大胆地选取了“英雄美人”的组合形式来构造全书,统摄情节。在反映重大历事件,刻画重要历史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以他那生花妙笔,描写了英雄与美人之间的一组组浪漫传奇的艳遇故事,打通了自《三国演义》以来在众多历史演义小说中基本隔绝的英雄世界与女性世界。这既是杜纲对传统的历史演义小说故事内容和创作方法的突破和发展,也是作者在伦理观和审美观上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和发展。

作者简介

杜纲,昆山人。据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三十一,字振三,少补诸生。著有《近是集》。杜纲别号草亭老人,是乾隆中通俗小说作家,除作有《北史演义》外,尚有《南史演义》(有乾隆六十年刊本)、《娱目醒心编》,二书均有许宝善序。许宝善《娱目醒心编》序中说他“读书识道理,老不得志,著书自娱”。

许宝善字教虞,一字穆堂,号宝华居士、自怡轩主人,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官监察御史。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