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山石窟

更新时间:2024-10-24 17:38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西纸坊村,最初开凿于北齐,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

历史沿革

东魏武定初年,北响堂山石窟始凿。

北齐武平初年(543年—570年),北响堂山石窟建成。

北齐天统元年至北齐末年(565年—576年),南响堂山石窟开窟。

此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修缮、续凿,逐渐形成了北响堂石窟九窟,南响堂石窟十二窟,水浴寺石窟二窟的格局。

2023年8月,响堂山石窟在暴雨中出现不同程度损坏,排查核实后将进行保护修缮。

文物特点

响堂山石窟呈平面方形,平顶,以内有中心柱的塔庙窟与三壁三龛的佛殿窟为主。有的塔庙窟前面置窟廊,前室廊柱部分似一座塔身,窟廊上部雕出覆钵式塔顶和塔刹,中心柱三面开龛,以一佛二菩萨居多,也有些浮雕作品。三壁的佛像组合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铺五尊,造像一般头部较大,肩宽,面相丰圆,衣纹轻薄。

北响堂山石窟位于矿区和村东,北鼓山西腰,现存石窟9座,大小佛像72尊,其中南、中、北三大窟为北齐王朝开凿。三窟中以位于窟群北端的大佛洞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该窟进深11.8米,宽13米,高11.4米,置塔形柱三面开凿一大龛,正面龛内一佛两菩萨,正尊坐佛连座通高5米,佛背光浮雕塑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期间,生动活泼。塔柱上窟壁共凿26个列龛,列龛由弓形楣梁、垂幔、龛柱、覆钵等组成,雕刻细致,钵顶雕塑华丽的大型火焰宝珠,窟的整体布局,装饰,显示北齐时期的高超雕刻艺术。

南响堂山石窟,位于彭城滏阳河源头北侧山腰,现存七窟,均凿于北齐,大小造像3588尊,其中千佛洞最为华丽,窟外整体外观为覆钵塔形。窟前设四柱三开间前廊的仿木结构建筑,其斗拱窟檐以上凿大形覆钵,钵中央雕展翅欲飞的金翅鸟,上雕宝珠,钵两端饰卷云状山花蕉叶。窟内进深3.6米,宽3.9米,高3.7米。前壁满雕塑千佛,其它三壁又凿一大龛,内均一佛二弟子两菩萨。壁上部也各雕千佛,下设基坛,窟顶微隆,雕莲花和八尊伎乐天,形象生动形象美观,堪称时代佳作。石窟附近有古塔,靠山阁楼,寺院殿宇等附属建筑群。另有称作“小响堂”的水浴寺石窟,位于北鼓山东麓,与北响堂隔天宫峰东西相立。现存东西两座石崖,两处摩崖造像,两座北宋经幢,水浴寺的前殿等。响堂山石窟,规模宏伟,雕刻精致,可与三大石窟媲美。

文物遗存

北洞塔形龛类似一个正视的单层覆钵塔。塔顶的覆钵上升起三叉刹柱,柱头装饰火焰宝珠,覆钵前用三个火焰宝珠替代了通常的山花蕉叶,更显华贵。塔身部分开一圆楣圆拱龛,楣下吊帐形纹,龛内原始造像已不存,现龛内造像为清代重新放入。龛下有束腰叠涩须弥座,座两侧有二有翼神兽承托仰莲柱础。

中心柱左壁大龛左胁侍菩萨左足点地,左膝微曲,右胯略挺,颈戴串珠项饰,袒上身,腰系紧身裙,裙腰外翻,有两条短裙带垂至大腿前,披帛自肩部沿身体两侧垂下。北洞菩萨一改前例,通过袒露的身体和圆润的肌肤,呈现出从线条到块面的变化,是来自印度的“笈多”造像风尚的新表现。

文物价值

响堂山石窟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宝库,在中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的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历史文化

北响堂山石窟作为陵墓的可能性并不大,更可能是一座标榜佛塔崇拜的石窟,柱顶小室应为佛塔天宫的设置。高欢其子高洋,由于借助偶然事件而匆匆上位,自身履历、能力不足以服众,迫切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而北洞表现出来的许多特殊之处,又非常符合高洋行事的动机。因此,北响堂石窟的北洞应该就是高洋为了彰显自己转轮圣王的地位而供养开凿的功德窟。窟内的许多“胡化”特征,则是他向六镇鲜卑勋贵示好的一种具体体现。

开发保护

2012年10月31日,响堂山风景名胜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保护措施

1961年3月4日,响堂山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响堂山石窟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至二批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西纸坊村。

从邯郸市人民政府驾车,大约59分钟到达响堂山石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