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区街道

更新时间:2024-09-25 21:06

定州市北城区街道,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地处定州市北部,东邻大鹿庄乡,南接南城区街道,西连西城区街道,北隔唐河与席家庄相望,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4千米,南北7.5千米,总面积40.2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1953年,属城关镇总司屯乡。

1961年,复为总司屯公社。

1984年,改为总司屯乡。

1986年,改设北城区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北城区街道辖东关、东门街、东大街、新立街、北门街、瘟庙街、大道观街、刀枪街、花园小区、水文队、监狱、明月豪苑、领秀城13个居民委员会,南庄子、北庄子、高头、清水河、东里元、西里元、唐城、总司屯8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北城区街道辖21个居委会和3个村委会,街道办事处驻瘟庙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北城区街道地处定州市北部,东邻大鹿庄乡,南接南城区街道,西连西城区街道,北隔唐河与席家庄相望,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4千米,南北7.5千米,总面积4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北城区街道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斜。

气候

北城区街道属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暖湿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春季多干热风,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

水文

北城区街道境内属小清河水系,清水河自北向南通过,境内长3.2千米。

自然灾害

北城区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大风、低温、霜冻、雷击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北城区街道辖区总人口79466人。总人口中,男性40735人,占51%;女性38731人,占49%;14岁以下10838人,占13.6%;15~64岁55035人,占69.2%;65岁以上13593人,占17.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9167人,占99.6%;回族299人,占0.4%。2011年,北城区街道人口出生率9.67‰,人口死亡率6.04‰,人口自然增长率3.6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77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北城区街道农业总产值1.16亿元;财政总收入587.7万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1.35万元,比上年增长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31万元,增值税15万元,企业所得税8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8%。

第一产业

2011年,北城区街道耕地面积1.9万亩,人均0.24亩,以种植小麦、蔬菜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北城区街道生产粮食9380吨,其中小麦9380吨,玉米5143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北城区街道蔬菜种植面积1.98万亩,产量7.4万吨,主要品种有韭菜、白菜、圆白菜、菠菜、西红柿等,其中韭菜1.38万吨,白菜1.2万吨。东里元、西里元、总司屯以蔬菜种植为主。

北城区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北城区街道生猪年末存栏3.3万头;家禽饲养量235.2万羽。

第二产业

2011年,北城区街道工业以汽车配件、卫生材料、动物药业、铸造、印刷等为主,工业企业12家,职工105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56万元,比上年增长3%。南庄子、北庄子以交通运输为主。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北城区街道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

2011年末,北城区街道有电信服务网点3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6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6%;移动电话用户1.6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93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600余万元。

交通运输

北城区街道境内有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定安公路3条公路干线交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北城区街道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109人,专任教师66人;小学5所,在校生3561人,专任教师23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378人,专任教师20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河北定州中学、定州二中分校、冀中职业学院、职教中心、技工学校等学校在北城区街道辖区内。

2011年,北城区街道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20万元,比上年增长5%,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4.7%,比上年增长3.9%。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北城区街道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8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户,各类图书室21个,藏书2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人员达15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北城区街道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个,门诊部(所)20个;床位120张,每千人拥有病床12张;固定资产总值32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5名,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63人。

2011年,,北城区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6万人;新农合参保率稳中有升,共参合7635户,共计32300人,农民参合率达到98.1‰;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2411人,参保率达到87%。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北城区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75户,人数3688人,支出462.06万元,比上年增长22%,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长14%;城市医疗救助18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99人次,共支出46178元,比上年增长48%。

2011年末,北城区街道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06户,人数594人,支出43.4万元,比上年增长37%,月人均62元,比上年增长41%;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0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1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98万元,比上年增长23%。

历史文化

名字由来

北城区街道因位于定州市区北部而得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定州北门街高跷,约有100多年历史。高跷腿高80厘米左右,是在一根柱体木腿的上半部安装一横板,脚踩在横板上,上半部的木腿绑在演员的小腿上。每年腊月高跷队开始组织演练,正月上街或串村表演。队员们穿戴上传统戏的服装,或分别化装成《西游记》、《白蛇传》等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脚踩高跷在锣鼓伴奏中进行表演。

2010年5月,定州北门街高跷被列入保定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物古迹

北城区街道文物古迹有定州文庙定州贡院大道观玉皇殿、北庄汉墓石刻、汉中山王墓、自来佛、八角井、雪浪石、高头村双平山等。

汉中山王墓

汉中山王墓,史称“平山胜迹”,为定州古八景之一。汉中山王墓被当地人叫大疙瘩,为两汉时期中山国王及上层贵族的墓地,年代大约在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至东汉中平元年(184年)期间。汉墓群大部分分布在定州市城区东南部18个乡镇66个村街,大部分墓葬封土已平,仅55座汉墓存有封土,封土最高者30米,一般高5米。现汉中山王墓、北庄子汉墓石刻和定州石刻馆三馆合一。

2001年6月25日,汉中山王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道观玉皇殿,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东西长七间,南北宽四间,庑殿顶琉璃瓦剪边,设三跺单翘单昂斗拱。殿内四壁存有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沥粉贴金帝王出巡图。

2006年5月25日,大道观玉皇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州文庙,坐落在定州市刀枪街,是河北省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

定州文庙,后存建筑分南北两部分,北面有东、中、西三个相邻的院落,其主要建筑包括中院的大成殿、东庑、西庑、戟门、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东院的崇圣祠、魁星阁,西院的明伦堂、大门、仪门,南院为节孝祠,建筑占地面积12600平方米。

1982年7月23日,定州文庙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定州贡院,又名考棚,是中国北方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清乾隆三年(173年),由定州州牧王大年筹建定州贡院;道光十二年(1822年),州牧王仲槐劝捐于民,展拓场地、重修、增建。

定州贡院,平面呈方形,占地2.21公顷,建筑面积1547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号舍、魁阁两组建筑组合而成。号舍以山面为正面。魁阁在号舍南面,正中攒尖顶,两侧依次降低。魁阁中的二层阁楼,是供奉“魁星”的地方。大堂紧挨着号舍的北面,是考生交卷、考官封卷的地方。后楼是考官观看武生比试的地方,兼做住宿用。

定州贡院既体现了清代建筑特点,又具有地方建筑的灵活性,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筑艺术及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物资料。

1982年7月23日,定州贡院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定州贡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产美食

定州鸭梨,河北省定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北城区街道为种植地。定州鸭梨,果实外形美观,梨梗部突起,状似鸭头,具有个大、皮薄、核小、肉细、酸甜适口、清香绵长,脆而不腻。

2016年7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定州鸭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定州手掰肠,以猪肉精肉为主,内配多种纯中草药作为香料制成。

定州新宗熏肉,北宋年间,苏东坡到河北定州任职,根据定州人的肉食习惯,和衙厨一起,制成了定州熏肉,并且书写了熏肉秘法,后传承下来,被称为新宗熏肉。

定州焖子,是一种肉类枕状熟食,像香肠,但是比香肠粗得多,大约像小腿那么粗。长度大约是30~40厘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