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1 08:46
北大红(Beida Red)是北京大学标准校色,CMYK色值为:C0 M100 Y100 K45。2007年6月13日,《北京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北大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化、规范化地确立了学校标识系统。修改后的北京大学标志是在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图案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的。标志形似瓦当,兼有篆刻风韵,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标志中间部分用阴文,体现了兼容并蓄、饱满深厚的内涵;外圈简洁明了,展现了广博开放、常为新的姿态。同时,北大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红为标准色,并将其命名为“北大红”。
2007年6月13日,北京大学正式发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正式推出修改后的北大校徽标识。修改后的北大标志是在鲁迅先生设计的校徽图案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北大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红色为标准色,并将其命名为“北大红”,这标志着北大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化、规范化地确立了学校标识系统。
北京大学标志由鲁迅先生的设计稿丰富和发展而来,标志中心“北大”二字饱含篆刻风韵,由三个人形图案组成。标志形似瓦当,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标志中间部分用英文,体现了兼容并蓄、饱满深厚的内涵;外圈简洁明了,展现了广播开放、常为新的姿态。
北大校徽是在鲁迅先生设计的校徽图案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的。标志形似瓦当,兼有篆刻风韵,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标志中间部分用英文,体现了兼容并蓄、饱满深厚的内涵;外圈简洁明了,展现了广博开放、常为新的姿态。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1916年12月起,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次年蔡即请鲁迅为之设计校徽。鲁迅于1917年8月7日将设计完竣的校徽图样寄交蔡元培,后即被采用。
上世纪80年代,在鲁迅先生设计的标志的基础上,北大标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北大教师在标识外圈增加了英文校名和建校时间的装饰环,此时,北大标识出现了蓝、红、黄等不同颜色,以及差别细微的不同版式。
后又曾长期弃用,80年代始重新使用,现使用的北大校徽系以此为基础修改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