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9 14:56
北洞山汉墓位于徐州市北十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北岸、津浦铁路西侧的铜山区茅村镇洞山村。因该村位于徐州市北,俗称北洞山。村中有三座山头,东南一山称桓山,山中有一石室墓,早年遭盗,墓道两壁上有不少后人题记,传为宋大夫司马桓魋墓。实为一汉墓。
石室凿制而成,其上又加封土夯筑,规模宏大。主室坐北朝南,前有墓道、甬道,甬道中用巨石堵塞。主体建筑有侧室、耳室、前堂、后寝8间,主室墙面用石粉涂平,髹漆后再涂朱砂,用以防腐防潮。四壁空空,既无板灰,亦无骨灰。附属建筑共计11间,当为其府库仓储,有储藏室、更衣室、浴间、厨房、井、灶、厕所等,还有舞乐宴饮的场所(出大批残舞乐俑)。该墓虽曾被盗,但还清理出不少珍贵的文物,有金带钩及小件金饰,铜编钟,门锁铺首,弩机箭头;玉器有透雕玉佩,玉剑饰;漆器惜多腐朽,但纹饰仍很鲜明形多为盘案之属;陶俑也很多,惜无完整者。最能说明墓主人楚王身份的,有金缕玉衣的玉片五六十片,呈鳞片状,当是早期的形制,正好为《吕氏春秋》上的含珠鳞施作了注释。墓道是出地了大量的半两钱,总数约有七、八万枚,这一方面说明其年代是在西汉前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诸侯王在其封国内可以大量铸钱。此外还出有铜印,如“楚宫司丞”、“虹之左尉”等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清理墓道时,于两壁新发现七个小壁龛,每龛约有彩绘陶俑三十余身,共二百二十二躯,个个“神采奕奕”形象生动,这也是清理此墓的一大收获。
北洞山楚王墓位于徐州市铜山茅村洞山村境内,1986年9月南京大学考古系和徐州博物馆联合进行发掘。这座汉墓开凿于一座15米的小山中,早年被盗,但仍清理出不少珍贵的文物。该墓出土的56片鳞甲形玉衣片,最能说明墓主人楚王的身份。发掘出土的各式陶俑422件,其中墓室中出土的多半残破,因受过多次盗扰,色彩脱落严重,墓室内出土的陶俑可分为男、女立侍俑和抚瑟俑三种。而在露天甬道两侧的7个壁龛中,出土的224件彩绘仪卫陶俑,却幸运地未遭盗墓者光顾。绝大部分保存完整,神态逼真,宛若真人,惟尺寸稍小,大多在50—58厘米之间。其颜色丰富多样,有红、白、黑、绿、蓝、紫、绛诸色,色调配置和谐,衣纹线条流畅飘逸。虽然陶俑采用模制成型,但彩绘均不相同,面部表情生动细致,眉目、胡须纤细如毫,形式多样,甚至连单、双眼睑都清晰可辨,融雕塑和绘画技艺于一体。
北洞山楚王墓出土彩绘俑根据他们的姿态或冠式可分为持笏俑、持兵俑和背箭箙俑三种形制。
持笏俑共出土9件,除一件头戴绛紫色帽外,均是头戴冠,冠已朽,帽带系结于颏下。由此可判断,他们的头上当时应是戴无帻之冠。而唯一的带帽持笏俑应是仪卫俑群中身份最高的官员,可能为郎中令。
北洞山楚王墓出土数量最多的彩绘俑是执兵陶俑,共计有151件,其中戴帽执兵陶俑104件,戴绛紫色帽,帽带系结于颏下,戴冠执兵陶俑47件。从这组陶俑的分布位置和各部位特征可以判断,戴冠者身份略高于带帽者。他们均为双手执握兵器,面部细眉长目,留有各种式样的八字胡须,神态各异。胸前配长剑或环手刀。腰间束带并悬挂组带和绶带,部分俑的绶带所系长方形物上有“郎中”或“中郎”二字。他们的双手半握拳置于右肋,左拳在上,右拳居下,所执兵器为木质长戟但已朽烂。下身穿肥袴,足登圆首或双尖翘首履。
北洞山楚王墓共出土背箭箙陶俑64件,包括双襟长袍背箭箙俑6件,曲裾深衣背箭箙俑58件。皆头戴帽,身佩长剑,背负箭箙,箭箙通过腋下和左肩的三根带子固定,系结于胸前,形成三角形,便于背负和奔跑。陶俑双手半握拳于腰两侧,左手略交于右手,掌心向下,作持物状。从所背箭箙推测可能双手持弓,少数俑手中仍遗留有髹朱漆的朽痕。
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的彩绘仪卫陶俑还有一大特色就是除一件陶俑外皆佩有长剑,从佩剑的长短、颜色、装饰上可以看出,汉剑的种类繁多,装饰各异,也体现出佩戴者的身份各不相同。从图片可以看到,有的剑柄非常长,从肩部一直到腰部,而且剑柄上有数十道箍;有的剑首非常巨大,形状奇特,让今天的人们难以理解和想象。但通过考古发掘证明,在山东巨野红土山西汉墓和河北满城汉墓都出土过陶俑上所描绘的剑,反映出当时佩剑之风的盛行,也印证了《晋书·舆服志》中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的记载。
这些彩绘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汉代及以前色彩保存最好的彩绘俑群,堪称我国西汉时期陶俑艺术的精品,对研究西汉诸侯王的仪卫制度和服饰剑式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北洞山楚王墓位于徐州市铜山茅村洞山村境内。
地址: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洞山村953乡道(导航软件搜索:北洞山西汉楚王陵 可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