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槲栎

更新时间:2024-10-08 08:57

红槲栎(学名:Quercus rubra L.)是壳斗科、栎属植物。树干高达27米,胸径90厘米,冠幅可达15米。树冠匀称,幼树卵圆形,随着树龄的增加逐渐变为圆形,叶子形状美丽,色彩鲜艳,叶片互生,叶子7至11裂。秋季叶色逐渐变为红色,充足的光照可以使秋季叶色更加鲜艳。嫩枝呈绿色或红棕色。坚果棕色。

形态特征

红槲栎是落叶乔木,树型高大,成年树干高达18-30米,胸径90厘米,冠幅可达15米。幼树呈金字塔状,树形为卵圆形;随着树龄的增长,树形逐渐变为圆形至圆锥形。树干笔直,树冠匀称宽大,树枝条直立,嫩枝呈绿色或红棕色,第二年转变为灰色。

叶柄长2.5-5.0厘米,叶大,互生,倒卵形,革质,具波状锯齿或羽状深裂,有光泽。叶子上面是绿色的,下面是灰白色的。它们有7到11个尖叶,尖端尖锐。叶子形状美观,叶形波状,宽卵形,两侧有4-6对大的裂片,革质,表面有光泽,叶片7-11裂,长11.5-21.3厘米,宽10-15厘米,春夏叶片亮绿色有光泽,秋季叶色逐渐变为粉红色、亮红色或红褐色,直至冬季落叶,持续时间长。春天出现不显眼的雄花和雌花,雄性柔荑花序,花黄棕色,下垂,4月底开放。

秋天结果,果实是2-4厘米的坚果,又圆又大,扁平且厚,棕色,球形。

生长环境

通常生长在中等坡度和排水良好的高地、中低坡地、海湾、峡谷或谷底。

分布范围

原产地: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爱德华王子岛、魁北克省);美国(密西西比州、明尼苏达州、密歇根州、马萨诸塞州、马里兰州、缅因州、路易斯安那州、肯塔基州、堪萨斯州、爱荷华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南卡罗来纳州、田纳西州、佛蒙特州、弗吉尼亚州、西弗吉尼亚州、威斯康州州、罗德岛、宾夕法尼亚州、俄克拉荷马州、俄亥俄州、北卡罗来纳州、纽约州、新泽西州、新罕布什尔州、内布拉斯加州、密苏里州、佐治亚州、哥伦比亚特区)。

引进: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丹麦、法国、德国、英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克里姆、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撒丁岛、西班牙、瑞典、瑞士和乌克兰。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也有引进栽种。

生长习性

红槲栎喜光、耐半阴,在林冠下生长不良、充足的光照可使秋季叶色更加鲜艳。主根发达、耐瘠薄,萌蘖强。抗污染、抗风沙,抗病虫。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砂沙质到壤土或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对贫瘠、干旱、不同酸碱度的土壤适应性均强,在水、肥充足的地方生长迅速。它们就能耐受干旱、干燥土壤、黑胡桃和空气污染。很容易移植。红槲栎一般在20-25年开始结果,但要到40-50年才会大量结出橡子。果实需要两个生长季节才能成熟。

繁殖方法

一般采用播种繁殖,在中国适应种植的范围较广,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均可种植。红槲栎主要害虫是栗实象鼻虫,幼虫在种子内蛀蚀,种子在外面看不到柱孔,仅有一小黑点。如有三头以上幼虫为害,一般都失去芽力。特别在种子堆积期间,温度升高,幼虫蛀蚀严重。所以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降低红槲栎小苗的病虫害。处理方法有:

播种时间在春季进行。播种要保证湿度和良好的排水性。红槲栎发芽时间较长。每667平方米(1亩)播种量在100-250千克,播种时应将种子横放,以利胚根向下生长。覆土厚度2-5厘米,当年苗高可达20-40厘米。

栽培技术

水肥

当大部分种子出土后,早上揭去塑料膜,幼苗怕晒,中午适当遮阴,幼苗出齐稍微老化后,逐渐去掉遮阴,5月上旬移植到大田,在管理中,视天气情况,每10天浇水1次,6-7月间用0.5%尿素进行叶面喷肥,7月中旬追复合肥1次,及时松土除草,促进苗木生长。

平茬

红槲栎因其直立性状明显,如果栽培中由于其他原因造成主干不直,可在第2年春季定植后于主干基部平茬,当年生长量可达60-100厘米。据圃地观察,1、2年生小苗因抗性较弱,在冬季露地越冬时,部分植株易发生“抽梢”现象,发生此类现象的苗木可在第2年春季于主干基部上约5厘米处平茬即可。3年生以上大苗无上述现象发生,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建设中。

病虫防治

红槲栎主要虫害是栗实象鼻虫。幼虫危害种子和红槲栎幼苗。防治办法:

主要价值

红槲栎树体高大,树冠匀称,枝叶稠密,叶形美丽,色彩斑斓,且红叶期长,秋冬季节叶片仍宿存枝头,观赏效果好,多用于景观树栽植;也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庭荫树种,被广泛栽植于草地,公园,高尔夫球场等场所。抗城市污染能力强。材质坚固,纹理致密美丽,为良好的细木用材,可制作名贵的家具,是结合公路,荒山绿化及生态环境林建设,用作特种经济用材林营建的首选树种。特别适合大面积栽培。广泛用于城市绿化,同时具有生态价值,可用于地被恢复。

混交林主要的是根据作物喜光与耐荫,树根扎根的深度,作物生长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进行不同树种间的混合搭配,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不同层的光照,水分和养分。

红槲栎与泓森槐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通常因其形状和秋叶极具观赏价值而被种植。它也是松鼠、鹿和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 也可用作标本、遮荫树、行道树和休闲区。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4月29日——无危(LC)。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