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芒客舍

更新时间:2024-07-01 22:08

《北芒客舍》是魏晋时期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其唯一传于世的两篇作品之一(另一篇为《酒德颂》)。该诗是一篇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通过对寒夜、荒鸡、蚊蚋、枯叶、萧林等寒秋萧索景物以及陈醴、巴歈、缊被的描写,抒写了作者远行客居中的困顿心境以及思乡之情。

作品原文

北芒客舍⑴

泱漭望舒隐⑵,黮黤玄夜阴⑶。

寒鸡思天曙⑷,振翅吹长音⑸。

蚊蚋归丰草⑹,枯叶散萧林⑺。

陈醴发悴颜⑻,巴歈畅真心⑼。

缊被终不晓⑽,斯叹信难任⑾。

何以除斯叹⑿,付之与瑟琴⒀。

长笛响中夕⒁,闻此消胸襟⒂。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北芒:即“北邙”,山名,在今河南洛阳北,是洛阳北御黄河的重要屏障,东汉时达官贵族死后多葬于此。客舍:犹言“客居”、“寄居”。

⑵泱(yāng)漭(mǎng):不明的样子。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神,后常代指月亮。

⑶黮(dǎn)黤(yǎn):昏暗的样子。玄夜:黑夜。《八代诗揆》“黮黤”作“黤黮”,义同。

⑷寒鸡:指在半夜时分不按一定时间啼叫的荒鸡。《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古时迷信认为半夜鸡鸣为不祥的恶声。

⑸吹:这里指鸣叫。垂长音,拉长声音啼鸣。

⑹蚋(ruì):一种似蚊的昆虫,头小,色黑,吸人畜血液。丰草:丰茂的草。

⑺散:飘散。萧林:清静冷落的树林。树叶落后是秋冬之季,树林更少生气,故称“萧林”。

⑻醴(lǐ):甜酒。陈醴,陈酒。发:发动,焕发。悴颜:憔悴的面容。

⑽缊(yùn)被:用乱麻做成的被子。不晓:到不了早晨。因“缊被”不暖,难过寒夜,故说“缊被终不晓”。

⑾斯叹:此叹,指“缊被终不晓”之叹。信:确实,的确。任:担当,承受。

⑿斯叹:代指胸中满腹的愁怀。

⒀瑟琴:两种乐器,同时演奏,其音谐和,每以此比喻事物之和于心。

⒁长笛:长笛,乐器名,汉武帝丘仲因羌之制截竹为之,名羌笛。本为四孔,后加一孔,以备五音,谓之长笛。宋陈旸乐书》载:“昔人有吹笛而歌,曰:‘闲夜寂以清,长笛亮且鸣。’”中夕:半夜。

⒂消:消除。胸襟(jīn):胸,指胸中;襟,指衣襟。襟当胸,故说胸而并及襟。胸襟,引申为指某种心情,志趣或抱负。

白话译文

月亮被云层遮住昏暗不明,漆黑夜晚黝黑阴森。

寒天里的鸡以为天将亮,煽动翅膀发出长长的鸡啼声。

蚊虫聚集在茂密草丛中, 萧瑟的树林中散落一地枯叶。

喝下陈年的甜酒让憔悴的面容泛起红晕,心中畅怀高唱巴渝歌声。

在乱麻破絮的棉被中迟迟等不到天亮,如此悲叹实在让人难以承担。

如何才能派遣消除掉胸中满腹的愁怀,唯有抚琴弹瑟,一抒衷肠。

在半夜中扬起长笛声,听到此乐音让自己心情渐渐的平复。

创作背景

从诗题和诗中所流露的情调来看,是刘伶在洛阳对策、以无用被罢后,心情抑郁,旅经北芒山,借宿在某客舍时所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全诗共十四句,前六句主要是写景,后八句则重在感怀。诗一开头描写一个浓云盖月的寒夜,天宇阴暗,夜幕低垂:“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这两句给全诗涂上了一层黯淡的色彩。

这六句写景,都是些凄凉之景:广漠空寂,黯淡无光;荒鸡长鸣,恶声传不祥之兆;残叶飘零,寒林呈萧飒之状。如此寒夜,如此景况,独宿孤舍,情何以堪。于是借酒浇愁,自我宽解;故作旷达,歌舞畅怀:“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痛饮陈年老酒,使原本憔悴的面容泛起红颜;酒酣歌舞,一畅心怀。作者生性嗜酒,所著《酒德颂》中有辞曰:“有大人先生,……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这正是作者自己耽酒生活的真切写照。而这种于醉乡之中“其乐陶陶”的情景,正是他在醒时的现实生活中心情悲痛欲绝的表现。这种因酒力而激发起来的兴奋,和因酒酣而一畅真心的狂舞,都是短暂的,很快,“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接下来四句:“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是写在以乱麻破絮缝制而成的衾被里,度时如年地盼望天亮,如此沉重的悲叹,实在是人难以担荷的。怎样才能排遣掉那满腹的愁怀,唯有抚琴弹瑟,一抒衷肠。最后两句“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半夜里听到长笛鸣响,使得心中悲愤之情渐渐地平息下来。这八句言情,表现出作者感情上的起伏跌宕。以酒浇愁,陈醴酡颜,歌舞尽情,是一扬;叹息难任,将心事付于琴瑟,是一抑。最后闻长笛而胸襟消释,似乎抚平了心中激愤的浪谷,但实际上不过是表面上的平静,内心深处的愤慨之情并没有真正消失,不过是在无可奈何中暂时歇息下来罢了。

这首诗前面写黯淡之景,后面抒哀痛之情。字里行间,处处弥漫着因理想和现实矛盾而激发起来的阵阵悲雾愁云。《晋书·本传》记载,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在如此放浪形骸、肆意恣情的言行背后,正隐藏着一个极端痛苦的灵魂。

这是一篇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夜半昏黑,星月无光,作者寓居北芒山麓的简陋客店,心绪重重,难以入睡。户外寒鸡孤鸣,落叶萧索,更加重了作者的苦闷。由近及远,自然会联想到附近山中埋葬的王侯公卿,人生当有一搏的念头油然而生。于是借酒壮志,想象着在巴渝武乐的激励下建功立业。然而,现实窘迫的境况又使他心灰意冷,忧叹不已。这时,传来涤邪纳正的悠扬笛声,作者的心情方稍有缓解。全诗思路曲折而细腻,流露出浓郁的压抑与忧愁。愁从何来,作者没有明说,但从诗中可以品味出,是黑暗的社会现实与作者积极进取的志向之间的矛盾。

名家点评

《诗歌卷(二)——魏、晋、南北朝》(韦凤娟):此诗(《北芒客舍》)于平淡晓畅之中透出一股散淡意韵。

《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北芒客舍》)诗文明晰而务实,全无玄虚飘逸之气,与作者生活后期陶兀昏放、崇尚无为的行为截然不同,当为其早期的作品。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程郁缀):这首《北芒客舍》,可以说是这一痛苦灵魂的独自。

《古诗鉴赏辞典(中)》(何加焉):刘伶传世之作不多,却很精彩。此诗(《北芒客舍》)写出诗人的真情实感,情景交融,情与景合,还可看出诗人的特殊形象。自是一首好诗。

作者简介

刘伶(约221年-300年),字伯伦,沛国(西晋时治相县,在今安徽濉溪西北)人。“竹林七贤”之一。刘伶生活在魏晋之际,好老庄之学,不妄交游,唯与阮籍、稽康等为竹林之游。肆酒昏酣,放荡情怀。曾为建威将军参军,入晋于泰始(265~274年)初对策,因盛言无为之化,不合时宜,被以无用罢免。不措意于诗文,今唯存《酒德颂》文一篇,《北芒客舍》诗一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