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蝗莺

更新时间:2023-09-05 21:09

北蝗莺(学名:Locustella ochotensis)是莺科、蝗莺属小型鸟类,体长14-16厘米。上体锈褐色,头和背仅具不明显的暗色斑,眉纹灰白色,尾呈凸状具暗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外侧尾羽依次变短。下体白色,胸和西胁缀皮黄色。

动物学史

有关北蝗莺的分类和亚种分化,意见尚不一致。Meise(1938)、Vaurie(1959)基于冬季在印度尼西亚采得了北蝗莺(Locustella ochotensis)和小蝗莺(Locustella certhiola)之间的杂交种标本,因而将它们并入同一种。De ment’evand Gladkov(1954,1968)则将小蝗莺(Locustella certhiola)和北蝗莺(Locustella ochotensis)分别作为两个不同的种,理由是它们在东西伯利亚北部相遇而彼此相互不交配繁殖或很少有相互交配繁殖的,这一意见到后来为多数学者所认可(Watson etal. 1986;Sibeley& Monroe 1990;Howard and Moore 1991;郑作新1994;Inskipp et al. 1996),然而Beaman(1994)报告在鄂霍次克海北部这两个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频繁出现,而且它们之间的鸣声也相似,这样它们之间是同一种还是不同的种仍难以定论,需进一步研究。另外后来不少学者也将Pleskei分别作为独立种。而不少学者则将它和北蝗莺作为同一种。

形态特征

成鸟雌雄羽色相似。上体棕褐色或锈褐色,头顶和枕橄榄褐色有时微沾灰色,腰和尾上覆羽较棕,头顶和背部羽毛中央部分较暗,因而在头和背部形成不明显的暗色斑纹,眉纹灰白或污白色。眼先和贯眼纹锈橄榄褐色,颊和耳羽淡褐色。两翅和尾棕褐色或褐色。尾上面常缀棕色具不清晰的明暗相问横斑。尾呈凸状,外侧尾羽向两侧依次缩短,所有尾羽均具窄的白色尖端。翅上覆羽,特别是次级飞羽通常具近白色或淡色羽缘,其余飞羽羽缘与背同色。颏、喉、腹白色,胸亦为白色,但或多或少缀有淡橄榄色或皮黄褐色,两胁和覆腿羽橄榄褐色,尾下覆羽淡橄榄皮黄色。秋羽和春羽相似,但秋羽上体较春羽多褐色。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两翅较暗,头和背有更明显的暗色斑点或条纹,下体黄赭色,下喉和上胸具不明显的斑点或斑点痕迹,尾下覆羽橄榄皮黄色。

虹膜淡褐色,上嘴暗红褐色,下嘴和上嘴嘴缘粉红色微沾紫色,脚灰粉红色或肉色。

近种区别

小蝗莺(Locustella certhiola)、史氏蝗莺(Locustella pleskei)、黑斑蝗莺(Locustella naevia)和北蝗莺都非常相似。小蝗莺头顶和背部黑色纵纹明显;黑斑蝗莺尾无白色端斑;史氏蝗莺上体灰褐色、无暗色斑纹,尾部白色尖端亦较小。区别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栖息环境

北蝗莺主要栖息于平原、低山山坡灌丛和高草丛中,也栖息于林间空地、湖泊与河流岸边灌丛与草丛,有时也沿着路边及河流两岸的灌丛和草丛进入到亚高原草地。

生活习性

行为: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通常将自己隐藏在茂密的灌丛或草丛下,尤喜在河边柳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善鸣叫,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就开始鸣叫,常常整天站在高的灌木、芦苇顶端和飞到空中呜唱,有时晚上也鸣唱不息。鸣声尖锐,似不断重复的“卫其-卫其-卫其-”声。

迁徙:中国主要为过路鸟,每年春季多在4-6月、秋季多在9-11月见于中国,后来在中国吉林省延边和四川等地多次于5-6月间见到,有可能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繁殖(博桐生等1965,1985;赵正阶等1984,1988)。但未得到进一步证实。

食性: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分布范围

世界

存在(居住地):文莱、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联邦(东亚区)。

游荡:中国(香港)、美国。

中国

在中国吉林(长春和延边为夏候鸟)、辽宁大连、北京、上海、山东青岛、江苏沙卫山岛、福建福州、广东(旅鸟)、台湾(迷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通常营巢于地上或靠近地面的草丛中,巢呈杯状,主要用枯草茎和草叶编织而成,内垫以细草茎和小鸟羽毛。每窝产卵5-6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粉红色、暗粉红色和灰粉红色,缀以形状不一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9-21.4毫米×14-15毫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该物种在其分布地为常见且局部丰富种群(del Hoyo等人,2006年),而全球种群数量估计包括:在中国台湾约50-1000只迁徙个体,约50-1000只越冬个体;在韩国约50-1000只迁徙个体;在日本约有小于100000对繁殖对和约小于1000只越冬个体;在俄罗斯约10000-100000对繁殖对和约1000-10000只个体(巴西,2009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