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雪松

更新时间:2024-06-13 12:10

北非雪松(Cedrus atlantica Manetti)是松科、雪松属乔木。乔木,在原产地高达30米,胸径达1.5米;枝平展或斜展,具多数分枝,树冠幼时尖塔形;小枝不等长,排成二列,互生或对生,常不下垂。冬芽球状圆锥形,长约6毫米。叶在长枝上辐射伸展,短枝之叶成簇生状(每年生出新叶19-28枚),针形。雄球花生于5-7年生的短枝上,圆柱形,长2.5-4厘米,基卵状披针形的苞片。球果次年成熟,淡褐色,卵状圆柱形或近圆柱形,长约7厘米,径约4厘米,种鳞近扇形或倒三角形,基部楔形,宽约3.5厘米;种子近三角状,长约12毫米,种翅宽大,楔形,连同种子长2.5-2.8厘米。

形态特征

乔木,在原产地高达30米,胸径达1.5米;枝平展或斜展,具多数分枝,树冠幼时尖塔形;小枝不等长,排成二列,互生或对生,常不下垂,大枝顶部通常硬,向上伸展,一年生长枝淡黄褐色,被短柔毛,二、三年生枝呈深灰色。

冬芽球状圆锥形,长约6毫米。叶在长枝上辐射伸展,短枝之叶成簇生状(每年生出新叶19-28枚),针形,具短尖头,深绿色,横切面常呈四方形,各面有2-5条气孔线,多少被白粉,长1.5-3.5厘米,宽约1毫米。雄球花生于5-7年生的短枝上,圆柱形,长2.5-4厘米,基卵状披针形的苞片;雌球花阔卵圆状,受精前带紫色。球果次年成熟,淡褐色,卵状圆柱形或近圆柱形,长约7厘米,径约4厘米,种鳞近扇形或倒三角形,基部楔形,宽约3.5厘米;种子近三角状,长约12毫米,种翅宽大,楔形,连同种子长2.5-2.8厘米。

产地生境

原产于非州西北部(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海拔1300-2300米林中,年降雨量范围为500-2000毫米,最冷月份的最低温度范围为-1至-8℃。中国江苏(南京)、河南省等地引种栽培。

育殖技术

选地整地

圃地选择:育苗圃地要选建在排灌便利、土壤微酸、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地方。

整地建床:选择地势高、向阳的沙壤土建筑温床,床宽1米,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温床高出地面30-40厘米,床面中间稍高。圃地施足饼肥或腐熟的栏肥作基肥。每10平方米施入250-400千克硫酸亚铁对土壤进行消毒。如采用容器育苗可直接将容器放置于苗床上进行消毒即可。

种子处理

浸泡选种:将种子放入40-50℃温水中浸泡48小时,将漂浮的种子清除。

种子消毒:将浸种后的种子放入0.3%的高锰酸钾溶液里消毒3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

种子催芽:种子经消毒晾干后,即混以3倍湿沙进行催芽,催芽期间要保持湿润,每天翻动1-2次。待种子40%露白后进行播种。

播种方法

播种时间宜早不宜迟,最好在“春分”前完成,按照种质方式及基质不同可以分为苗床育苗,容器育苗及轻基质育苗。

苗床育苗:将已经露白的种子放在苗床上,注意种子大头向上。播种后覆上0.5厘米厚黄心土或焦泥土。播种方式以条播为好,行距10-15厘米,株距4-5厘米;种子宜立插在播种沟上。4月中下旬,当苗木子叶全部展开后进行芽苗移栽,行距控制为30厘米×30厘米。

轻基质育苗:可选用口径20-25厘米,高度20厘米的专业塑料营养钵或专业的轻基质网袋。育苗基质配制为:松针土(腐熟树皮):珍珠岩=65%:35%;每方基质加10千克硫酸亚铁(消毒)混匀。配好的基质pH值调整为5.5-6.5敦实后植入种子,植入基质深度以0.5厘米为宜。

苗期管理

田畦覆盖:播种后不仅要盖土,而且还要上一层薄的狼衣草或稻草,在用喷水壶将水洒在上面保持床面湿润,当出苗70%以上时揭去覆草。

遮阴挡光:移栽床上需搭盖1米高的荫棚。晴天早盖晚揭,8月中、下旬拆除。

水分管理:土壤水分不宜过多或过少,切忌积水;雨季需及时排水,缺水时及时补充。

追施肥料:出苗后至5月份前,可视情况,用100倍复合肥对苗木进行1-2次叶面或根部浇灌。5-7月,每10-15天用尿素(300倍水液)进行叶面追肥和根部浇灌。

松土除草:苗木生长期间,要注意除草松土,防治荒草蔓延,影响北非雪松生长。

病虫防治

虫害:6月中旬采用硫磷乳油1000倍稀释液灌根,防止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

病害:播种后3 周左右出苗,待苗木出齐后喷施多菌灵,以防立枯病;出苗后至5月份前,对容器基质和苗木喷2 次1-3%的硫酸亚铁或0.1-0.3%硫酸铜消毒,5-6月份每周对苗木喷1 次1-3%硫酸亚铁并灌根。

主要价值

北非雪松材质优良,可作建筑、家具等用,也可作园林树。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3年 ver 3.1)——濒危(EN)。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