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1 11:36
区域体育活动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开展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区域体育一体化可以实行体育硬件设施共享,以及体育技术软件的支持。二者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从而共同带动了区域体育活动的发展。
区域体育的发展对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集体育人才、场馆优势为一体,挖掘学校体育的潜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服务开放使学校体育深入社区体育之中。弥补社区体育人才、场地设施、体育氛围等方面的不足,社区、学校区域体育一体化,有利于群众,有利于体育功能的发展
The district athletics integral whole that talks about the community, school turn
Li-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athletics college of Hunan,XiangTan of Hunan 411201)
Abstract: The increment of the athletics function of the district includes the increment of the service scope and the increment of the quantity depth.The athletics integral whole of the district turns and can practice the athletics hardware facilities share, and the support of the athletics technique software.Two can become a kind of positive interactive mechanism, arou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thletics activity of the district thus and together.
Key words: The athletics integral whole of the district turn; Community athletics;
School athletics
1 社区、学校区域体育一体化的可行性
首先,社区体育提供了需求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市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区域体育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性的消费市场。是随着国民经济实力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消费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恩格尔系数也由1978年的57.4%下降到2000年的39.2%,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与体育人口增加为体育健身娱乐消费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多层次多项类多形式的需求[2],为健身娱乐市场提供了无限空间。从最近体育场馆的资料调查看,体育场馆90%的消费者一次平均花费 50元到 100元左右。在开展全民健身比较好的城市中,上海有43.7%的市民每月的体育消费(包括健身娱乐,购买体育服装等支出)达到了100元以上。而根据北京石景山体育馆提供的资料,一个羽毛球馆周末日流入资金平均为一万元左右。由于群众健身娱乐消费的增加,促使了体育场馆的全面开放,既满足了锻炼消费的需求,同时又激励了社会,个体,企业投资兴建体育场所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市场机制[3]。
其次,由于学校体育包含着丰富体育技术上的硬件与软件资源,我国学校体育自改革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集中表现为四大优势:一是人材优势,体育教师队伍是我国体育界高学历、高知识、高职称的知识密集型专业群体,二是信息优势,三是物质优势,四是地位优势。上述学校体育四大优势、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已具备对体育人口(体育人口: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以体育为重要特征的、具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三要素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亚人口。)进行健康基础型体育、兴趣发展型体育、个性实现型体育各个层次的需要。
最后,社区、学校区域体育一体化资源的集聚可获得外部经济。通过社区、学校区域体育资源的空间集聚,可以实现相同部门的中小体育相关产业数量增加,整体规模增大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产生。这主要体现高度专业化技能和知识、机构、竞争者、相关同行及服务对象在地理上的集中,能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为体育界提供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创造与引导下加速的创新活动,又能够不断扩张广大群众的需求,从而使得体育市场容量随着“新产品”的推出而不断深化,进而诱导相关服务行业的出现,带来劳动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2 社区、学校区域体育一体化的良性互动
区域体育一体化进程降低了区域间要素流动的障碍,从空间上扩大了体育市场范围,为体育资源集聚的深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工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越来越多的基本体育要素的职能日益专业化,从而成为专用性资产,增加了要素之间彼此替代的难度。作为一种制度或标准安排社区、学校区域体育一体化减少了要素的流动费用,降低了交易成本。区域体育一体化拓宽了受专业性约束的体育项目的交流空间,为体育教育、体育训练、体育娱乐、体育产业和体育技术服务(体育技术服务包括:竞赛裁判、组织管理、体育彩票、体育信息传媒、体育公共安全等等新型交织技术)所形成的经济集聚提供了空间载体,将社区、学校区域体育一体化的外部经济有效地转化为区域的内部经济。而且区域体育一体化的形成有利于分散风险。
2.1 区域体育产业项目风险
体育产业有以下几种风险:结构性风险[5],是指体育经营项目技术老化对区域体育的危害,当某个项目走向成熟或者衰退期,由于其资源高度集中于一个标准或者单一模式,可能拖垮区域体育。如我国的气功在训练方法与手段上单一于“玄学”,训练目标上模糊。以至1999年7月22日来,在中国大陆持续20余年的气功迷信潮终于从其峰顶逐渐衰落[4]。
周期性风险[5],这种风险可能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任一个时期,将导致项目所在区域的体育活动不稳定。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集群的风险不再由单个地区来承担,由于一体化形成的合力,单个地区也增强了对抗风险的能力。由于跨地区之间的集群合作、效率的提高,集群对抗风险的能力就进一步得以增强。
2.2 社区、学校区域体育一体化的竞争优势
区域体育一体化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在于其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主要在两个方面:
其一,通过体育资源区域内各单位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协同效应,将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方面的竞争优势,如管理成本优势、基于质量技术的标准与模式差别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服务对象竞争优势,以及大型体育场地馆的机动运行体制,比赛、训练、教学、产业开发的时间按排技巧。
其二,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机构和体育实体间的相互作用,将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提升整个资源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同地区的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机构和体育实体也会发生相互作用,通过资源集群之间的这种联动效应,形成最后的区域体育一体化。彼此间互补性很强的不同地区的体育资源集群发展起来后,在横向上能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整合,形成了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等的加速流动。而在纵向上,体育资源集群的发展,会联系到上游专业化投入品供应商和特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进而延伸到下游产业如服务对象的分流、升级渠道,以及政府政策引导和一些公共机构研究部门如大学、研究机构、体育项目培训所、体育贸易代理委员会等等[6]。
总之,社区、学校区域体育一体化之间的这种作用会导致体育教育、体育训练、体育娱乐、体育产业和体育技术服务要素流动的加快,从而加速区域体育的功能发展。
二、正确认识开展区域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与价值
区域体育活动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开展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它是根据幼儿园环境。因地制宜地把各种不同的场地创设成不同的运动区域,投放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能充分地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的体育活动形式。区域体育活动形式的实施,顺应了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和“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组织实施要求,把体育活动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中自主构建对运动的态度、技能、知识、情感等,教师成为了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保护者和引导者。应该说,该活动形式试图获得幼儿园体育活动环境创设和幼儿、教师发展的最优化。
三、努力创设多样化的区域体育活动环境
在区域体育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有的幼儿园没有充分挖掘本园的地形地貌特点,一味地依样画葫芦地模仿别人的环境创设;有的幼儿园绿化很好。还被评为绿化单位,但是绿化的环境没有为幼儿的体育活动服务,换言之。绿化成了摆设;还有的幼儿园在区域体育活动实施中没有体现季节变化的特点,如夏季到了还在应用跳跃区、奔跑区。搁置了现存的嬉水池、沙池、鹅卵石路……
在创设区域体育活动环境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本园的各种户外场地、室内场所及社区环境,进行全面的规划。因地制宜、充分开发,而且区域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应尽量体现出种类多样、搭配合理,季节特点鲜明等特征,如:塑胶地、水泥地、草地、小山坡、小树林、葡萄架、嬉水池、沙池、攀岩墙、鹅卵石小路、勇敢者道路、屋顶空地、感统室、拳击房、海洋球房、体操房等等。在区域设置上可以按基本动作划分,如:走跑区、跳跃区、投掷区、攀爬区、平衡区、综合区等。也可以按场地或器材特性来设置,如:玩球区、玩车区、嬉水区、玩沙区、轮胎区、勇敢者道路区等等。在区域设置上既要有活动量大的,也要有活动量较小的,既有发展幼儿上肢动作的,也要有发展幼儿下肢动作的:既有发展基本动作的,也有练习综合身体素质的。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各区域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根据季节变化、安全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不断适应幼儿活动与发展的需要。
四、合理开发和投放各区域体育活动的器材
一些幼儿园的体育区域活动还存在着幼儿可选择的器材种类太少,玩法单一等现状,直接影响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活动能力的发展。
合理开发活动器材就是要针对每个不同区域的特性选择和配置各种形式的器材,尽量保证种类多样、数量充足。不仅要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器材活动,而且还能使幼儿有选择、交换器材活动的机会。
例如。在跳跃区可以合理投放不同大小的羊角球、布袋、短绳、轮胎、人字梯(高跳下)等多种活动材料。
同时,在器材开发和投放中,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能力以及兴趣的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例如,在平衡区,可以开发和投放有一定高度和难度的梅花型树桩、轮胎上架竹梯。也可以是一般难度的平衡木、长凳,还可以是最低难度的纸板形脚印等。
主、副器材的搭配也是器材开发和投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如:平衡区内的平衡板、竹梯、轮胎、长凳是主要器材,而沙包、小伞、小水桶、动物玩具就是相配套的辅助材料。合理的主副器材搭配、投放有利于幼儿在自主运动中有更多的选择性、组合性,玩出更多更有趣的玩法,从而增强区域体育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力。
五、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区域体育活动
一些幼儿园在组织实施区域体育活动中,依样画葫芦。照搬别人的组织实施模式,结果“水土不服”、困难重重。例如,一开始就让幼儿自主选择不同的区域活动,结果幼儿被众多的环境和材料吸引。
不知所措或到处乱跑。区域体育活动不是只有一种组织实施模式,各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的场地条件、班级数、幼儿数量以及实施的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直至找到一种更适合自己幼儿园的活动模式,以提高区域体育活动的效果。
班级轮换活动式是全园或全年级以班级为单位,依次轮换到各个区域开展活动的区域活动模式,它更注重有目的地使幼儿熟悉活动区域的场地和器材,形成区域活动的常规。这是区域体育活动开始阶段的主要形式。
年级同龄共同活动式是打破班级为单位的区域活动界限,使幼儿选择活动的区域和器材更广、活动兴趣更高、各班级的幼儿和教师交往机会更多的一种活动模式。它也可以延伸出就近区域活动式,即相近的2~3个区域由2~3个班级共同活动,等等。
混龄共同活动式是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在各个区域活动的一种模式。它能使不同年龄的幼儿通过体育活动获得情感、经验的交往,提供个性社会化的机会,弥补其他活动的缺失。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活动模式外,各幼儿园在具体实施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同实施阶段引伸出不同组合的实施模式。比如,小班年级采用班级轮换制。中大班采用年级同龄活动式:小大班两个年级采用混龄活动式(大带小)。中班采用年级同龄活动式,等等。
在区域活动组织的起始阶段,采用班级轮换活动式效果比较好。即:教师和幼儿熟悉了各区域,初步形成了区域运动常规后,再来开展年级同龄共同活动式。在年级同龄活动式基础上再开展混龄共同活动式。如果幼儿园班级数少、幼儿人数也少。可以直接采用混龄活动式。总之,各幼儿园在实施中可以根据本园区域的地理特点、班级和幼儿数等情况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开展区域体育活动
六、随机地、个别化地进行区域体育活动的指导
在区域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常常看到一些幼儿园的孩子在老师带领下玩统一的器材和做统一的动作。比如,有的在老师预先布置好的垫子上扮演小猴一个接一个做统一的翻滚、钻爬等动作,有的在教师的带领下围成大圆十几个人一起做“抛大包”。虽说幼儿都在运动,但这是教师预设的、有组织的集体运动,与区域活动的指导思想、特性不符。
区域体育活动最大的特性就是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因而在活动中应该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器材、自主选择伙伴、自主选择活动方法。而教师只是提供个别化的间接指导。
在活动前,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搬运活动器材,布置活动场地,大班则可以完全由幼儿自己商量布置活动场地。活动开始,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简短的活动要求。例如,取放器材的常规、活动时的安全、活动中的保育要求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观察,针对幼儿生成的活动随机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如,对活动积极、玩法有趣的幼儿及时鼓励:发现某个孩子的创新动作,可引导其他幼儿模仿;对胆怯、拘谨的孩子,应引导他们一起活动,以自身的“动”来引导幼儿的“动”。等等。
在幼儿园区域体育活动的探索中。不少幼儿园摸索出了一条结合自身条件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区域体育活动道路,特别是广大幼儿在具有开放的、自主的、多样的、教师间接指导的体育区域活动中。逐渐构建了自己的、具有个性化的对运动的态度、情感、技能、知识等,而这些正奠定了他们未来的、终身的健身运动的基础,也正是我们开展区域体育活动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