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声白

更新时间:2024-01-02 22:47

区声白(1892~?),南海人。早年入广州世界语夜校学习。1914 年,参与组织广州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五四运动前后在北京大学学习,参加“实社”“进化社”。1917年7月,创办不定期刊《自由录》为主要撰稿人之一,在《进化》、《群报》、《民钟》等刊物发表文章反对政府“滥用威权”,主张以“革命”手段实现无政府主义。1920 年到岭南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主编后期的《民声》等杂志。同年秋,俄共(布)党员斯托扬诺维奇和别斯林到广州,与区声白取得联系,成立了无政府主义“共产党组织,任执行委员。陈独秀到广州后,区声白等因反对党纲中无产阶级专政条文而退出该组织。1921 年曾与陈独秀展开关于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论争。同年秋赴法国里昂大学留学。参加工余社,创办《工余》月刊。1925 年回国。在广州致力于世界语的推广。1936 年任广州社会局科长。抗战胜利后去澳门,后病卒于该地。

人物生平

区声白早年曾入广州世界语夜校,接受世界语的启蒙教育,后就读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及北京大学。

1913 年, 21 岁的区声白在世界语夜校结识无政府主义者刘师复后, 深受其影响, 成为一个狂热的无政府主义者, 此后开始致力于无政府主义的传播。区声白在广东高等师范毕业后升入北京大学, 在五四运动爆发的 1919 年, 区声白大学毕业, 被北大校长蔡元培选派到岭南大学任教, 此后, 区声白便在广州宣传无政府主义。当时广州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由于刘师复的宣传奠基, 已经是初具规模, 特别是在学生和工人中有较大影响。不仅创办了无政府主义者的团体 “晦鸣学社”、“心社”, 大量出版发行 《无政府主义粹言》《无政府主义丛刊》, 免费向社会各界人士赠阅《晦鸣录》; 而且还利用无政府主义在学生和工人中的影响, 控制了茶居、理发等行业的工会组织。这都使广州有了无政府主义思潮生根发芽的优质土壤, 可以说, 广州提供给了区声白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他也如鱼得水的投入到无政府主义的研究与宣传中。

1920年(民国9年)毕业后到岭南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并利用《民声》等杂志,进行无政府主义和世界语的宣传。同年八九月间,与梁冰弦、刘石心等人组织无政府主义的“广东共产党”,鼓吹无政府主义活动。1920年(民国9年)10月10日至12月5日,广州《劳动者》周刊第2至6号分4次连载了一首翻译的《劳动歌》,共6节,译者署名列悲,据说是黄凌霜与区声白合署的笔名。这是《国际歌》最早的中译歌词。

1921 年春夏间, 区声白公费留学法国, 在留学生中继续致力于无政府主义的宣传, 同时仍然热心关注国内的社会主义思潮发展变化。

无政府主义思潮在广州的兴盛成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大障碍, 这是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所不愿看到的。1920 年 12 月, 陈独秀应陈炯明聘请抵达广州, 主持广东省教育委员会。陈独秀主动与区声白等无政府主义者商谈, 希望双方能够合作, 劝其放弃无政府主义, 信奉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在商谈前, 陈独秀对谭平山说: “找个时间, 把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梁冰弦等人叫来, 看看我们能不能绑在一起”, 事与愿违, 陈独秀的邀请遭到了区声白等人的拒绝, 结果商谈也就无果而终。于是, 陈独秀决定在广州成立真正的共产党, 从而否定区声白等人组织的无政府主义的“共产党”。1921 年春,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先后由陈独秀和谭平山担任书记。陈独秀与区声白的广州会面不但没有使双方达到相互理解和支持, 反而使矛盾进一步加深, 这也就为不久后陈、区紧密的书信论战埋下了伏笔。

为宣称马克思主义, 1921 年 1 月 19 日, 陈独秀在广东公立法政学校作了题为《社会主义的批评》的演讲, 当时区声白也在场听讲。在演讲中, 陈独秀着重批判了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等思想流派, 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就无政府主义问题展开论战。为此,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9卷4号特别办了一期关于“无政府主义讨论”的专辑,发表了陈独秀同其讨论的六封长信,构成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著名的笔战。

1921年夏天赴法国里昂大学留学,加入国际性世界语组织“全世界无民族协会”。1925年(民国14年)毕业回国,致力于世界语的推广。翌年在广州与黄尊生等创办世界语师范讲习所和广东大学世界语学会。1929年(民国18年)参与创办广州世界语学会,任交际部主任。1938年(民国27年)广州沦陷后,曾任伪广州市社会局课长。抗战胜利后逃往澳门,任职于濠江中学。后病逝于澳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