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1 11:49
《医经溯洄集》是元代王履编撰的中医典籍。
《医经溯洄集》,一卷,元·王履撰。全书共有论文二十一篇,对《内经》、《难经》、《伤寒》等书的古典医理以及宋以后著名医家的论点,有不少独到的阐述和发挥,其中“亢则害,承乃制论”就是根据《素问·六微旨大论》的精神,阐发了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并以这一原理来广泛地讨论病理和治疗的原则问题。又如“伤寒立法考”和“伤寒三百九十七法辨”等篇,乃王氏钻研《伤寒论》后,关于“分经辨证”问题上的一些体会和心得。此外如中暑、温病、热病之分,都是临床医家需明确的间题。特别是对中风的辨别,提出了“真中风”和“类中风”的说法,值得我们重视,而且也开创了把不同学说,融合折中于一说的趋势,对明清时代医学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王氏以《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医籍的医理为指归,并对著名医家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王冰等20余家的学术观点加以评述和阐发,著成《医经溯洄集》。
本书首刊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其后虽有多种版本刊行,但现存的主要版本多见于丛书中,如《东垣十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等。
王履(约1332~1391),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山人,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史·王履传》载,王履“学医于金华朱彦修,尽得其传”,因而成为朱氏得意弟子之一。据《苏州府志》载,明初王履曾一度为秦王府良医正。其著述有《医经溯洄集》、《伤寒立法考》、《医史补传》、《百病钩玄》等,但流传至今者仅《医经溯洄集》二十一篇,内容包括对《内经》、《本草经》、《难经》、《伤寒论》等的阐发以及对古代20余位名医的某些述评。王履在吸取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其个人心得,对伤寒与温病加以比较和区别,主要是对上述二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治原则等作了较详细地阐述,提出了自己的创见,认为温病是感天地恶毒之气所致。他突破前人对外感热病的认识,强调温暑及时行寒疫、温疟、风温、温毒、温疫,“决不可以伤寒六经病诸方通治”(《医经溯徊集·张仲景伤寒立法考》)。对伤寒温病的治疗,他主张伤寒可法仲景,温病首清里热,说“凡温病、热病,若无重感,表证虽间见,而里病为多……斯时也,法当治里热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热而表自解者”(《医经溯洄集·伤寒温病热病说》)。此外,他提出了真中风与类中风之区别,说“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医经溯洄集·中风辨》)。王履除具有较高医学造诣外,还擅长诗文绘画,《明史》称“履工诗文,兼善绘事。尝游华山绝顶,作图四十幅,记四篇,诗一百五十首,为时所称。”
神农尝百草论
亢则害承乃制论
四气所伤论
张仲景伤寒立法考
伤寒温病热病说
伤寒三阴病或寒或热辨
阳虚阴盛阳盛阴虚论
伤寒三百九十七法辨
伤寒四逆厥辨
呕吐干呕哕咳逆辨
中风辨
中暑中热辨
积热沉寒论
泻南方补北方论
五郁论
二阳病论
煎厥论
八味丸用泽泻论
小便原委论
内伤余议
外伤内伤所受经言异同论
(一)对“亢害承制”的阐发
《素问·六微旨大论》阐述五运六气的关系,着重于“亢则害,承乃制”这种关于事物一常一变的运动变化,后世医家对此有过阐述,但王氏结合到人体,从生理、病理着手,论述得更加精辟切实。
安道认为,“亢则害,承乃制”是造化之枢纽。“承,犹随也……有防之之义存焉。亢者,过极也,害者,害物也,制者,克胜之也。然所承者,其不亢,则随之而已,故虽承而不见。既亢,则克胜以平之,承斯见矣。亢为气之甚,承所以防其甚,如木甚则为风,火甚即为热,不甚便无风无热,而失去了木火的作用。当其甚而未至于过极,则制木之金和制火之水,仅随之而已。当其甚而过极,金气便起而制木,水气便起而制火,以维持其相对平衡,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相反,若木火之气不甚,或甚而过极,金水之气不能制之,则为病理现象。即脏腑功能低下,或一脏功能亢进,而胜之之脏不能制之,均属病理现象,正如他说:“造化之常,不能以无亢,亦不能以无制”。概之,王氏认为从生理言,人体存在一个“亢而自制”的机制;从病理言,若无亢,或“亢而不能自制”,均是发生疾病之机制。若有这种情况发生,需用汤液、针石、导引之法助之,制其亢,除其害,以恢复脏腑之间的动态平衡,达到除疾之目的。
(二)对四气发病的分析
四气所伤之说,原出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于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等论述。对此,历代医家都以四气之因来推论其病理变化,惟王氏认为应当从现有的病情来剖析其致病之因。他认为,人体被四气所伤,并不一定会发病,即使发病,由于人体的体质有强弱,正气有虚实,时令有太过不及之异,其病情亦有差异。故王氏提出,应当从现有的病情来推论其致病之因,而不是由病因来推论病情。这体现了他的审证求因之观点。王氏结合临床实践,对《内经》四伤之说作了平易通达的解说,可谓是解经之中别开生面者。若仅从四气之因,遂断其必发某病,显然过于机械、绝对,必须根据现有形诊,结合邪气的聚散、正气的虚实、时令的太过与不及等方面来推测其致病之源,预测病情之变,方可避免穿凿之弊,故“读者当活法,勿拘执也”。表明了他在发病学上的辨证观点和治学上的求实精神。
(三)对阴阳虚实补泻的发挥
《难经·五十八难》曰:“伤寒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则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则愈。”后世医家对此的阐述,均不切临床实际。惟王氏解释此说,辞简理明而切合实际。他认为阴盛阳虚指寒邪外客,阳虚指卫阳虚,阴盛指寒邪盛;阳盛阴虚为热邪内炽,阳盛指阳热炽,阴虚指热邪伤阴。寒客于表,故汗之愈,下之则表邪入里而病重;里热内炽,当下其阳热,坚其阴津则愈,汗之则反助其热,重伤其阴故病重。概之,他以阴阳之盛,言寒热病邪,以阴阳之虚,言表里之精气,不仅于理通达,而且切合临床。
《难经·七十五难》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东方者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者肺也,则知肺虚……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后世解此论者,均未阐发切当,而王氏却独具卓识。他指出:“子能令母实一句,言病因也;母能令子虚一句,言治法也。”认为火乃木之子,子火能助母木而致肝气亢实,此即“子能令母实”之义。如治以补水泻火,使水胜火,子火势退而不助母木,则木气自衰;而水为木之母,此为“母能令子虚”之义。所谓虚,是指抑制其太过而使其衰也,运用补水泻火之法,使火退则金不受火克而制木,土又不受木克而能生金。虽不补金,而金自受益,所谓“不治之治”。
(四)论伤寒、温暑治各不同
古人认为,冬伤于寒,其感而即病者,称为“伤寒”,有不即病,过时而发于春夏者,即称为温暑。对其治疗,在温病学尚未成熟阶段,人们多以伤寒方通治之。对此,王氏持反对态度,认为伤寒、温暑之治不同。他说:“夫伤于寒,有即病者焉,有不即病者焉。即病者,发于所感之时;不即病者,过时而发于春夏也,即病谓之伤寒,不即病谓之温与暑。夫伤寒、温暑,其类虽殊,其所受之原则不殊也……由其类之殊,故施治不得以相混,以所称而混其治,宜乎贻祸于后人……仲景之书,本为即病者设,不为不即病者设……今人虽以治伤寒法治温暑,亦不过借用耳,非仲景立法之本意……夫仲景之法,天下后世之权衡也,故可借也以为他病用。虽然,岂特可借以治温暑而已,凡杂病之治,莫不可借也。今人因伤寒治法,可借以治温暑,遂谓其法通为伤寒、温暑设,吁!此非识流而昧其源者欤?”他认为,对于温热病,“仲景必别有治法,今不见者亡之也”。他指出,伤寒、温病和暑病各“有病因,有病名、有病形。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三者俱当,始可以言治矣。如伤寒,此以病因而为病名,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在表,闭其腠理,故非辛甘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温病、热病此以天时与病形而为病名,发于天令暄热之时,怫然自内而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因此,他根据温暑的病理特点,提出治疗方针:“夫温病、热病之脉,多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胜于左手者,诚由怫热在内故也……凡温病、热病,若无外感,表证虽间见,而里证为多,故少有不渴者。斯时也,法当治里热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而表证自解者”。可见,王氏治温热以清里热为主。
(五)首创真中、类中说
古人论中风,以为卒暴僵仆不知人、偏枯四肢不举等症,多因风而致,故用大小续命、排风、八风等汤散治之。安道指出:“及近代刘河间、李东垣、朱彦修三子者出,所论始与昔人异矣……河间主乎火,东垣主乎气,彦修主乎湿,反以风为虚象,而大异于昔人矣……以予观之,昔人、三子之论皆不可偏废,但三子以相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故使后人狐疑而不能决,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王氏此论,不仅首创了真中、类中之说,而且,也把不同学说融会贯通于一说,使中风理论渐趋完善,这对明清医学理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从以上内容可见,安道治学,虽本于震亨“一断于经”之旨,但并不为经所囿,总以征诸实践而为“断经”的根据,对前人之说敢于发表新见而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本书“观其历数诸家,俱不免有微辞。而《内伤余义》兼及东垣,可谓少可而多否者,然其会通研究,洞见本源,于医道中实能贯彻源流,非漫为大言以夸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