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21:29
《十三步》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文学四季》1988年秋之卷。
小说开篇是以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开始的。
第八中学物理教师方富贵在讲台上累死后,校领导和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因为第二天就是教师节,市政府王副市长还专门致电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之情。在马校长的亲自安排和参加下,方富贵的遗体被校工和双胞胎抬到了小城的殡仪馆——“美丽世界”,准备为方富贵开一个隆重的追悼会。可是很突然的是,本来计划在教师节这天下午给方富贵开追悼会时,分管教育的王副市长于上午的工作会议上死在了沙盘上,也被抬进了“美丽世界”,他不仅不能出席预定的追悼会,而且还对方富贵的整容造成了影响。
王副市长以前当兵的时候曾救过方富贵的命,战争结束后在小城的劳动局当科长。他是那种不用辛勤耕耘就能收获的人。当科长的时候就和风流全城的蜡美人有了浪漫的感情关系。她哼小调,“石榴开花红似火,我爱你来你爱我”;他对山歌,“石榴花开一朵朵,只有一朵红似火”。他用他的中指和食指夹着蜡美人粉红的乳头,以至让系着红领巾的蜡美人的女儿李玉蝉产生了强烈的吮吸乳头的愿望。蜡美人梳着飞机头,鬓边插着一朵从庭院石榴树上摘下来的小红花,穿着一双红缎子绣花鞋,赤身裸体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她甚至建议十五岁的女儿脱光衣服与她一起沐浴日光。
李玉蝉听到王副局长和母亲做爱发出的欢呼声,心里很忌妒,在这个家庭里,性不神秘,性爱表现出美好的面貌,坦荡而真诚。到后来王副局长还和李玉蝉发生了关系,成了情人,李玉蝉虽然和他只有一次,却对两人来说,都是铭心刻骨。因此,劳动局王副局长把李玉蝉安排到了殡仪馆工作。
在殡仪馆工作的李玉蝉因为给本市一位向秀丽式的英雄阿美整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她认识了女英雄阿美的丈夫,一个解放军中尉。中尉在作英模事迹报告过程中也成了英雄。来到殡仪馆作报告时,中尉紧握着漂亮姑娘双手的场景,被记者们拍摄下来,后来赫然登在市报上,并配有热情洋溢的解说词。七天后市报用整版篇幅登载了通讯:《好一朵石榴花》,荣誉落在了李玉蝉头上。但殡仪馆里的女工们却把她恨透了。后来中尉和李玉蝉有了交往,当发现李玉蝉不是处女时,就甩掉了她,但愿意为她保守秘密。如今李玉蝉已成了殡仪馆特级整容师。王副市长是因为得了肥胖症而猝死的,对外的说法是在一次有关城市建设远景规划会议上不幸殉职,当然要为他举行追悼会,当然要为其整容。市领导和馆领导非常重视对他的整容。这天上午李玉蝉本来应该为方富贵整容,但方富贵得给王副市长让路,被拾到特级整容师李玉蝉整容床上等待整理的方富贵又被原封不动地拾下来,放到墙边的大冰柜里,暂时保存。这天下午,王副市长本来应该在方富贵老师的追悼大会上讲话,但他躺在了特级整容师李玉蝉的整容床上。整容师李玉蝉早就许过愿,要为她的情人王副市长整容。如今真的在为她的情人王副市长整容时,发现他镶了三颗金牙。她想这三颗金牙对死者已毫无意义,你王副市长当初干了我妈又干我,我要拔掉你的金牙。拔第一颗金牙换钱为妈妈治病,拔第二颗金牙为我雪耻,拔第三颗为我丈夫张赤球买烟抽!她把三颗金牙浸泡、漂洗后,装进衣袋里。后来李玉蝉把三颗金牙砸成三个扁金饼,到银行换钱,没有成功。此是后话。
方富贵被塞进冰柜,居然又荒诞离奇地复活了。他偷偷地溜出了殡仪馆,跑过人民公园,跑过马路,在经过工地时,掉进了工地的石灰坑里面,沾了一身白石灰,跑回了自己的家——教师宿舍。当他满怀激动地敲开家门后,以为他已死的妻子屠小英却以为见到了鬼,拒绝他进家门。物理教师方富贵没有办法,只好敲开隔壁邻居兼同事张赤球家的门,开门的是张赤球的妻子李玉蝉。
这位一级劳模,殡仪馆的特级整容师,看到已被自己塞进冰柜的方富贵出现在门口,非常惊讶。在听了方富贵悲伤的倾诉后,李玉蝉很是同情。由于方富贵的离世,学校正与政府申请救助,在社会各界募捐资金,有望改善办学条件。假如方富贵回到学校,将严重伤害校长、伤害同行,但方富贵又舍不得离开妻子儿女。在死不了,活不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境下,张赤球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这个主意是:由于方富贵和张赤球长得挺像,李玉蝉能把死而复活的方富贵化妆成张赤球的样子,让他代替张赤球去学校上课,而让真正的张赤球去做生意赚钱。在一个漫长的早晨里,他们俩达成一个君子协定,条款共有四条。
李玉蝉之所以会赞同这个想法,有几个原因:首先,那个年代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地位是非常差的。一个教师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还没有刚中学毕业开炸鸡店的马鸿星人家一天挣得多。张赤球和她微薄的收入养活一个瘫痪在床的母亲和两个读中学的孩子无疑很困难。其次,李玉蝉是一个性观念十分开放和性欲比较强烈的女人,她谈起和王副局长的性行为就如同谈论白菜萝卜一般。当她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她就很喜欢学她母亲那样裸体在院子里走动,她经常看到母亲和当年的王科长亲热的场景,或许是受到影响,在她十六七岁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当时的王副局长,因为意外怀孕,才嫁给了教师张赤球。婚后,她的欲求在张赤球这里得不到满足,张赤球后来又成了性无能者。李玉蝉与不少男性都发生过性关系,而李玉蝉并不是道德败坏,她没有对王副局长进行过任何的威胁、敲诈、逼迫、讹赖。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张赤球性格十分懦弱,他对妻子的话是言听计从,不会有丝毫的反抗。他连买烟的钱都没有,还需要借孩子的零花钱。
在张赤球家的厨房,三八红旗手李玉蝉成功地对方富贵实施了整容手术。三天之后的中午,整容师通知方富贵:马上就要给你揭开蒙脸的纱布,你成功啦,方……不啊……你是我的丈夫的模样,但你是方老师的身体。我称呼你什么好呢?李玉蝉手舞足蹈地胡说八道。
于是方富贵又出现在了八中的教室里,依然是他洪亮的声音但他的名字成了张赤球。他在张赤球家的厨房里睡觉,享有与隔壁妻子同居的自由,其工资和张赤球的生意收入合在一起再一分为二,供两家生活。
人们可以原谅一位退休老工人的大肚子,但不会原谅一位副市长的大肚子。李玉蝉为王副市长整容时,撕光了王副市长肚里的四十五斤脂肪。使躺在吊唁大厅正中的王副市长身材瘦削,容貌清癯,腹部平坦,与宣传中说的“临死前一秒钟还在工作”协调一致。没有让市民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腮肥脖粗、脑满肠肥、大腹便便的官员躺在灵床上。没有让市民的愤怒大于悲哀。李玉蝉把王副市长整成了一副看起来像个鞠躬尽瘁的公仆形象,因而得了奖金一百元。
李玉蝉派一个老头把装有一百元现金的牛皮纸信袋送给了张赤球,于是真正的张赤球去做生意了。没有经验的他带着李玉蝉送来的一百元钱来到了小卖部,和老板娘聊起了天。老板娘引诱张赤球两人发生了关系,证实了他的性无能不是因为李玉蝉身上的尸体味道。老板娘非常同情张赤球,给他出了主意,找了个旅行包,并无偿给了他四条高级香烟让他去街上卖。
张赤球恋恋不舍地回头望着被柳树和无名的红花遮掩住的铁皮小屋。此时女老板的脸已成为物理教师心中不落的太阳。张赤球拎着旅行包漫无目标地在街上漫游,他沉醉在有关女人身体的回忆里,总结着这两个身体上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一位张赤球从前的学生马鸿星提着十只活鸡站在人行道上问候他。这位猴头猴脑的年轻人告诉他,有事可以来烧鸡铺找他。辞别了马鸿星,物理教师的肚子咕噜咕噜响起来。他却又在想冒充整容师丈夫的方富贵是不是可以以假乱真和自己的妻子李玉蝉上床睡觉!物理教师的心脏猛地往下一沉,手里提的旅行包差点落在地上。
因为阻碍交通张赤球被带到了派出所关了起来,两个警察疏忽大意忘记了他,一天零一夜的时光里,他饿极了,忽然想起“一支烟顶得上一个包子”。没有火,他运用物理学知识成功取火,抽了五包香烟,以至于警察发现拘留室要着火了,才以“神经病”名义让他交一百元罚款放了出来。
身上没钱,饿得实在不行了,他用烟想换两碗馄饨吃,但卖馄饨的老头怕是假烟,不换。没办法,张赤球来到电影院附近计划把烟卖了换成钱,却被买烟不成的女烟贩叫来的工商赶到了郊区田地里。滂沱大雨,夹着坚硬的冰雹,张赤球碰上恶劣的天气,头麻身凉,昏倒后,被好心的杀牛老头和他的女儿所救。不巧,在救助了他的这对父女这儿,公安拘捕杀死老虎的铁牛,殃及张赤球,他又一次无辜进了派出所。屠小英和她的两个孩子一直在等着丈夫的追悼会,她臂上缠着黑纱,身着丧服,方富贵去世半个月后一直这样。这天,她在去校办兔肉罐头厂上班的胡同里,与整容师相遇。李玉蝉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猥亵地说,“现在年轻人不愿意找处女,他们喜欢带洋味的女人——你一定很流行,很抢手!”
的确,屠小英是带洋味的女人,她和方富贵是大学同学学的是俄语专业,而且这个哈尔滨人有一半的俄罗斯血统,大学毕业后来到小城教书。中苏关系破裂后,她受到迫害,在校办厂剥兔子皮。
这天,车间主任告屠小英说,支部书记让你到她的办公室里去一下。“女政委”说,方老师的一生是平凡的,但也是伟大的,他的死是光荣的,他的死使我们校办工厂的产品销售量大大增加,因此,第八中学应该感谢他。鉴于方富贵老师生前和死后为学校所作的贡献,党总支决定提拔你担任第一车间副主任兼产品推销部副部长。“女政委”还把一张入党志愿书递给了她。后来又任命屠小英为副厂长兼产品推销部部长。再后来还与两位来自苏联的商人进行谈判。一位苏联客人说:“俄罗斯的怀抱为你敞开着!”屠小英坚定地说:“我的母亲是中国!”屠小英的模范事迹在市报上连载了三天。她被市委、市政府召见,并当选为市人大代表。
不过,就叙述者说:前边这些很可能都是梦境,不一定真实。而且后来还有屠小英跟英俊少年车间主任闹恋爱胡搞……各种各样的传闻。但是有关物理教师张赤球向校领导递交了一份离婚申请的传闻却散布很广,舆论坚定不移地站在妇女和儿童一边。
方富贵与张赤球两家之间有一墙洞。方富贵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刚刚把上半截身体伸到隔壁,后脑勺就挨了一棒。屠小英咒骂着:“畜生!恶狗!你唆使你的儿子……勾引跑了我女儿……富贵啊!看看你朋友干的好事吧……”方富贵不顾一切爬过去说:“小英,我不是张赤球……我是你的丈夫……”他跪在挥舞着擀面杖的屠小英脚下,屠小英说:“张大哥,别纠缠我啦……我不愿意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求求你,教育教育你那两个儿子,不要勾引我的女儿……富贵啊,你一死,就家破人亡了啊!”屠小英让方富贵还是从墙洞里钻回去。方富贵在市里的大街小巷上跑一阵走一阵。他的心在呼唤着:孩子!回去和你们的妈妈做伴。你们回去,我就死!
最后一节物理课上,物理教师又一次讲到原子弹原理。下课了,他解下裤腰带悬挂在黑板上方一根坚固的铁钉上。他正欲把脖子伸进腰带挽成的圈套时,听到杨树叶间一声脆响。他走向窗口,看到一只麻雀垂直落地。它挣扎着站起来……
方富贵曾在梦里听另一个人说过:有一个古老的美丽传说,说人只要看到麻雀单步行走,就会有好运气降临。它走一步你交财运。走两步你交官运。走三步你交桃花运。走四步你身体健康。走五步你精神愉快。走六步你工作顺利。走七步你智慧倍增。走八步你妻子忠诚。走九步你名满天下。走十步你容貌变美。走十一步你妻子美丽。走十二步你妻子和情人亲如姐妹。但决不能看到它走十三步。如果它走了十三步,所有的好运气都会变成它们的反面,降临到你头上。
张赤球穿着屠夫的衣服回到了城里学校,正赶上全校学生在操场给张赤球开追悼大会,他一下愣住了,原来他在外面做生意的这段时间里,伪张赤球,真方富贵因为受不了因身份改变而产生的内心煎熬给他所带来的痛苦,上吊自杀了。
几千名学生站成黑压压的一片。校长的悼词很沉痛:“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大会,追悼我们敬爱的张赤球老师……”张赤球分拨着学生们往前挤。校长说:“同学们,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用最优异的高考成绩,安慰张赤球老师的活魂灵……”校长坚定地举起拳头带领学生发誓:“誓死拼搏——!””考上大学——!”张赤球挤到讲台边上时,早已被巨大的声浪震昏了头。他说:“校长……我要教书……”说完就晕倒了。
工会主席说:“同学们,张老师的父亲来了,他要继承儿子的遗志,与我们一起拼搏……”
真正的张赤球成了一个孤魂野鬼,无家可归——现实生活中原有的秩序已不复存在,每个人都在荒诞的境遇中丧失本性。
《十三步》具有非常切实的现实体验,是有感而发的。其最初的灵感来自莫言哥哥管谟贤20世纪80年代窘迫而艰难的生活。据管莫贤说,他曾经在湖南常德一所中学担任教师,20世纪80年代调回山东任教,和当时的许多教师一样,生活极其艰苦,“莫言怕我一家在南方生活惯了,初到北方不习惯,所以经常来看我。高密一中当时在潍坊地区13所重点中学中硬件上是最差的,除了两栋教学楼和一栋学生宿舍,一栋教工宿舍之外,其余全是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破旧低矮的平房,本来就显得狭小的校园,还被外单位占去一大块,厕所全是露天的,要雇人掏大粪,每逢大雨天,雨水就会将粪便和蛆虫冲出来,到处漫流。由于地势低洼,雨水排不出去,食堂里蒸饭的笼屉都会泡在水里。老师住房十分紧张。新结婚的老师能在教学楼里或学生宿舍楼里分到一间小房,就心满意足了。那时教师地位低待遇差,男青年教师找个对象都难,不管你是师大还是师专毕业,工资没有企业里的女工高,人家还有奖金,所以那时不少青年教师只好到农村去找对象,或在县城里找一个农村户口的……我刚回到高密时,学校没有房子,我只好住到亲戚家的三间平房里。这一切莫言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大概就是《十三步》创作的原始动机”。正是因此,1988年的春节前后,莫言在高密东北乡的一个供销社仓库里边开始了《十三步》的创作。
(注:以人物出场顺序排列)
知识分子的现实关切
在《十三步》中,主人公中学物理教师方富贵、张赤球处在知识分子的现实生存困境之中。他们现实生活的艰难、困窘,在小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叙述。方富贵积劳成疾昏倒在讲台上。张赤球一家三代住在狭窄的小屋里,赡养着瘫痪的丈母娘,两个孩子则住在墙上打出来的洞中,洞口挂个帘子。他白天上课,晚上还要熬夜批卷子、批作业,微薄的收入几乎全要交给凶悍的妻子李玉蝉,有时他连最廉价的香烟也没有钱购买。张赤球向两个儿子借钱买香烟的情节,是令人心酸的幽默。张赤球之所以放弃教师职位而下海经商,很大程度上也是贫寒处境的挤压造成的。作品还告诉人们,年轻教师结婚没有住房,不得不把学校水房当作新房,“水房被数学教师于化虎乘机霸占,门口贴上一个大红‘喜’,拉进一个姑娘去,放一串鞭炮,从此水房变成洞房,姑娘成了新娘,小伙子成了新郎”。学校的物理教研室像他们的家里一样狭小、简陋和肮脏:“一缕黄光从玻璃洞里透进来。拥挤着六个教师。物理教师办公室,面积12平方米。涂满了煤灰、苍蝇屎、苍蝇尸体粘在白粉壁上;苍蝇的血迹和肚肠干痂在方富贵老师的备课本上。”因为经常停水停电,厕所臭气弥漫在走廊和教师办公室。教师们牢骚满腹,甚至不安心工作。老教师觉得如果不是要个面子,就应该去做小贩,甚至去贩虾酱,青年教师后悔当初报了师范院校当老师,让人看不起。还有,张赤球怕老婆的性格,也折射出知识分子卑下的社会地位。
荒诞意识
在《十三步》中,莫言并没有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追求人物、事件的真实性和逻辑性,而是巧妙地通过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以强烈的荒诞意识来设置情节和人物,写出了“满纸荒唐言”。但是作者以悲悯情怀,对方富贵等中学教师生存境遇的真实描写,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却洒出了“一把辛酸泪”,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批判精神。
《十三步》描述了方富贵陷入的失去自我的境地,显示出人生处境的“荒诞”感。方富贵逃出殡仪馆但回家被拒之后,走进邻居李玉蝉夫妇家,李玉蝉认真地告诉他:“你说你死了也罢,没死也罢,本来死了又活了也罢,本来就活着没死也罢”,“这是你的事。但市里认为你死了,殡仪馆里认为你死了,学校里认为你死了,屠小英和方龙方虎认为你死了,所以你活不了啦。”并且学校也正在利用方富贵的死大作文章,借此向社会呼吁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此时,方富贵已经失去了生存下去的社会身份,但他却又不能死,作为生命个体,他有活下去的权利,他强烈地想要改善妻子屠小英的生活境遇,想让妻子住新屋,吃上猪肝、海参、牛肉馅饺子。因此方富贵接受了李玉蝉的建议,让其将自己改换成张赤球的摸样,并以张赤球的身份去八中上课,而让张赤球去做生意,赚的钱两家平分。但当方富贵整容变成张赤球之后,张赤球又因为失去了合法的身份而失去自我。方富贵改换容貌是为了换取与妻子儿女相聚的权利,然而一旦改换了容貌,这权利也失去了。作者将方富贵放在了一个“你不能活下去”却又“必须活下去”的荒诞境地中,就像猛兽管理员讲的状元公寻母的故事一样,状元公在得知母亲是母猿后陷入了两难绝境,认母将蒙受奇耻大辱,不认又有违人伦纲常,只好一死了之。莫言将方富贵的境遇与状元公的故事并置,以此完成了对“我是谁”问题的审视。并在极度的身份焦虑下选择最惨烈的自我救赎方式——将不属于自己的脸皮一刀一刀刮掉,然后上吊自杀。但是方富贵的死,却又意味着剥夺了张赤球的生存权利,当张赤球出现在追悼会上,向校长要求继续教书时,却被当作张赤球的父亲。自己明明活着,却被认作死亡,这对张赤球来说是多大的悲哀啊!惨痛的悲剧,穿上了荒诞的外衣,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十三步》的荒诞意识也表现为对20世纪80年代社会现实中不合理现象的集中揭露。方富贵累死于讲台被送往殡仪馆,但门卫却要求出示证明死者是处级以上干部身份的证件。几经周折进入殡仪馆后,作为全市教师象征的方富贵,却又因为殡仪馆要先给猝死的王副市长整容而被暂存整容间冰柜中。正是在暂存过程中,方富贵死而复生。但也正是在这种荒诞处境中,“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的世相心态尽显。为猝死的王副市长整容的原因竟是为掩盖其肥胖臃肿的体型,以在追悼会上向全市人民显现他生前日夜操劳、为人民案牍劳形的清廉形象。李玉蝉为了让家里人补充营养,改善丈夫脱肛的毛病,用从死人身上挖出来的脂肪,与动物园猛兽饲养员交换饲养动物的新鲜肉类。扮着张赤球模样的方富贵上吊自杀后,记者采访“遗孀”李玉蝉,被采访者万念俱灰、一言不发,而记者却奋笔疾书、信口雌黄。更有甚者,学校以教师群体利益的名义,不准方富贵“复活”,剥夺了个体的生命权利。种种不合情理的现象,尽显荒诞之处。
荒诞叙事
《十三步》在小说的形式结构中形成了一种荒诞叙事。在语言运用上,反逻辑、反和谐的荒诞意识在带来了小说夸张、变形情节的同时,也引起了作家对语言本身逻辑性的质疑,理性的语言很难表达人类意识的自由流动和复杂的心理感受。于是,在荒诞意识的支配下,《十三步》的语言呈现出汪洋恣肆的狂欢状态。这种语言狂欢,一方面体现在小说中充斥着表达的欲望与语言的暴力,如词句的泛滥和油嘴滑舌,“方龙是个十六岁的男孩,他已长出了喉结。方虎是个十五岁的女孩,她没长喉结”;“你想哭想笑想骂想叫想打想闹想蹦想跳想撞墙想上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笼中人叙述话语的尖酸刻薄和冷嘲热讽。笼中叙述者虽然外表癫狂,但其叙述语调始终保持着一种“冷漠旁观”的态度,对所叙述的故事漠不关心,对人物的遭遇麻木不仁,并时常以刻薄冷峭的语言对人物和故事进行叙述干预。这种冷漠旁观的态度,表达着叙述者对人生、社会存在的怀疑和否定。
小说的主叙述层采用了流动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每一部主要使用一个人物的视角来观察来讲述,但所有视角的叙述话语却都来自全知叙述者“笼中人”。因而《十三步》的人物视角选择,其实都是全知叙述者有意对自己的感知范围进行限制的一种技巧,在人物视角无法体验的情节中,笼中人就会再次回到全知视角讲述故事。在人称选择上,笼中人主要使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这就形成了第三人称人物视角的叙事方位,如“方富贵看到……”“屠小英想……”但叙述者也时常将第三人称“他”改成第二人称“你”,形成一种叙述者和故事人物互相审视的关系,从而增强读者阅读时的参与感,实现读者和故事的共鸣。
叙事修辞
《十三步》在叙事的修辞品格方面的特点表现为以意象、象征和暗示为主体的隐喻和讽刺手段的运用。和许多现代小说一样,《十三步》的标题本身就有着象征性涵义。如前所述,看到麻雀单步走到十三步,所有的好运就都会成为其反面,降临下来。作家借用神话传说,来隐喻着现实世界中人们走投无路、无处藏身的生存困境,暗示着他们无法躲避的悲剧命运和无处不在的精神危机,从而使整个小说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剧氛围和宿命论思想。另外,那个第一叙述层里作为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和第二叙述层里作为故事的叙述者的吃粉笔的笼中人,也是有其隐喻性意义的。被囚禁在笼子里面的这个意象,暗示并强化了小说反复出现的主题,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现代人不仅要受到来自家庭、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压制,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受到人性、自我欲望的压抑。
此外,小说里,一些植物和动物意象的运用,也起着烘托人物的内心情感、揭示主题意义等象征作用。如李玉蝉家庭院里的石榴树以及树上红色的花朵,看似纯粹的写实,但其言外之意分明带有某种暗示性,象征着人物内心未受到压抑的原始欲望的呈现以及人的本真自我的复苏。还有,故事里有不少动物被剥皮的场景,如屠小英工作的兔肉罐头厂的兔子、动物园被饲以人的脂肪的东北虎和救了昏迷的张赤球的那对父女家的牛等,都无一例外。这里,动物的被剥皮这一意象,显然隐喻着个性丧失、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无望、无力抗争的现代人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或者说是对人的生存性的一种自我体认和表述。
《十三步》这部小说是莫言小说中叙事最为复杂、读者阅读最感生涩的一部作品。笔者在抽丝剥茧般的梳理了作品的故事内容和内在结构后,领会到作者如此用笔的内在动机。作品中人物生活的生涩和艰辛,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作为作品“行动元”的人物李玉蝉导演的一系列荒诞行为在现实中一一落败,但对她来说,何尝不是对自身命运的抗争?作为作品“角色”的方、张两位中学教师的一系列遭际,是那个时代教师境遇的真实写照。人物行为的荒诞性,无不折射现实生活在某一时期的失序。现实失序产生的巨大力量挟裹着人们尤其是出于弱势位置的人们四处碰壁。生存的困顿,生活的无助,希望的渺茫在“魔幻”叙事中被凸显出来。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描写类似情形的作品不少,但莫言以自己的方式再次呈现的时候,作品表现出的悲剧性更为深刻。作品中人物活动的场景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令人窒息、压抑、愤懑。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着自己的幸福,可是到头来却是处处碰壁。出路在哪里?“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如同故事的叙述一样——在迷宫中穿行而难以确定。这就是《十三步》的主旨:揭示19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和社会现实中的失序荒谬使得每个人在荒谬的境遇中失去了“我”的本来属性。(河西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杨万寿评)
《十三步》首次发表于《文学四季》1988年秋之卷,198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90年台湾洪范书店也出版单行本,后有不同版本再版,其中于2000年10月进行了内容修订。(2001年,九天汉思公司与文化艺术出版社合作出版《走向诺贝尔:当代中国小说名家珍藏版·莫言卷》,其中《十三步》被改名为《笼中叙事》,与《欢乐》《冰雪美人》一起收入其中。)
莫言,本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除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曾经荣获的其他奖项包括:茅盾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联合文学奖等国内文学大奖,以及法国Laure Bataillo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i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等国际重要奖项。主要作品有《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战友重逢》《师傅越来越幽默》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著有剧作、散文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四十余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