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镇

更新时间:2024-10-18 10:47

十三陵镇,北京市昌平区下辖镇,地处昌平区西北部,位于东经116°07′43″~116°18′12″,北纬40°13′44″~40°22′55″之间,东与延寿镇崔村镇接壤,南与南邵镇城北街道城南街道相连,西与南口镇为邻,北与延庆区大庄科乡井庄镇交界,镇域面积157.3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十三陵地区属昌延联合县第三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三陵地区属昌平县一区、二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十三陵地区属昌顺县第一区。

1949年4月,十三陵地区分属昌平县一区、二区。

1950年3月,十三陵地区属一区、九区。

1953年7月,十三陵地区建区辖乡。

1956年3月,撤区并乡,称长陵乡。

1958年8月,为十三陵人民公社,驻长陵村,乡改为工作站。

1959年7月,十三陵地区建十三陵农场,属北京市农场局,驻北新村。10月,十三陵农场、长陵工作站、黑山寨工作站合并成立十三陵人民公社(农场),驻长陵村。

1961年5月,十三陵地区建泰陵园、长陵和泰陵3公社。

1963年2月,泰陵园人民公社与十三陵农场合并为十三陵人民公社(农场),驻胡庄。

1966年5月,泰陵公社并入长陵公社。

1982年12月,长陵公社改乡。

1997年12月,长陵乡改镇。

1998年9月,十三陵农场划归昌平县,改十三陵乡。

1999年12月,十三陵乡改镇。

2011年9月,长陵镇22个村并入,形成现今辖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十三陵镇下辖2个社区和3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昌平区十三陵镇泰胡路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十三陵镇地处昌平区西北部,位于东经116°07′43″~116°18′12″,北纬40°13′44″~40°22′55″之间,东与延寿镇、崔村镇接壤,南与南邵镇城北街道城南街道相连,西与南口镇为邻,北与延庆区大庄科乡井庄镇交界,镇域面积157.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十三陵镇地处中低山区的盆地中,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主要山脉为燕山山脉,境内最高峰位于大岭沟村,海拔930.4米,最低点位于涧头村,海拔81.5米。

水文

十三陵镇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德胜口沟、锥石口沟2条,总长32.4千米,流域面积125.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0.05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十三陵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大风、暴雨等。冰雹灾害年均发生1~2次,主要发生在6月至8月。

人口

截至2018年末,十三陵镇有户籍人口27668人。

经济

十三陵镇共有耕地面积5406.6亩,人均0.2亩。林地面积18.8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9239.2万元,比上年增长12.5%。

十三陵镇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573.6吨,人均212.5千克。

十三陵镇蔬菜种植面积3480亩,产量968吨,主要品种为大白菜,产量480吨。

十三陵镇畜牧业以猪、牛、羊饲养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6522头,年末存栏5522头。羊饲养量3380只,年末存栏2640只,收购山羊板皮200张。牛饲养量509头,年末存栏369头。家禽饲养量62866羽,上市家禽30400羽。2011年,生产肉类841吨,其中猪肉825吨,牛肉7吨,羊肉9吨。禽蛋340吨,鲜奶58吨。畜牧业总产值3364.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4%。

截至2011年末,十三陵镇累计造林5.2万亩,其中防护林6800亩(不含原长陵镇),经济林4.5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6.9万株,林木覆盖率61.9%,活立木蓄积量18534立方米。

2011年,十三陵镇水果种植面积44890亩,产量10148吨,主要品种有梨、苹果、柿子、桃、鲜杏、樱桃、枣,其中梨456吨,苹果2969吨,柿子3208吨,桃1734吨,鲜杏603吨,樱桃508吨,枣67吨。

2011年,十三陵镇渔业总产值26.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3%。农民人均纯收入11156元。

2011年,十三陵镇工业总产值达到653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职工382万人。

2011年,十三陵镇财政总收入7600万元,比上年增长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600万元,增值税2800万元,企业所得税3600万元,个人所得税15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6.9%、-1.6%、45.2%、17.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十三陵镇共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270人,专任教师94人。小学2所,在校生678人,专任教师1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19人,专任教师10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十三陵镇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其中中央部委所属高校1所,民办高校1所),在校生600人,专任教师24人。主要学校有十三陵中学、长陵学校。

2011年,十三陵镇共有教育经费43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0.8%。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十三陵镇共有各类科技人才17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00人,经营管理人才500人,农村实用人才70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十三陵镇共有文化艺术团体5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个,演职人员420人。文化馆(站)1个,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室)41个,建筑面积820平方米,藏书6万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高跷、小车会等。

2011年末,十三陵镇共有体育场地45处。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金果杯”乒乓球比赛、“和谐杯”乒乓球比赛。100%的城市社区和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

2004年1月十三陵镇开通无线广播站,2011年10月开通有线广播站。现有广播喇叭450只,通响率8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十三陵镇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卫生院2所。病床3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1张,固定资产总值80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4人,其中执业医师17人,执业助理医师11人,注册护士1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

2011年,十三陵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0万人次。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4%。

社会保障

2011年,十三陵镇共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7户,人数48人,支出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7.4%,月人均506.3元,比上年增长29.1%。城市医疗救助10人次,共支出2万元,比上年增长3.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31户,人数513人,支出219万元,比上年增长30.2%,月人均355.8元,比上年增长27.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人,支出2.9万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人,支出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农村医疗救助187人次,共支出7.3万元,比上年增长60.4%。

2011年,十三陵镇共有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0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8万元,比上年增长3.9%。社会服务单位5个。社区服务设施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2个。新增就业人员159人,有14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2011年,十三陵镇共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8461人,参保率92%。

基础设施

2011年,十三陵镇共有邮政网点1个。天然气(煤气)用户4570户,均为居民用户,燃气普及率为95%,月天然气(煤气)平均用量2立方米/户。

2011年,十三陵镇共有自来水厂2座,生产能力0.7万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36吨;污水处理厂19座,日污水处理能力1250吨。

2011年末,十三陵镇共有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2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4条,总长度25千米。售电量累计完成86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5%,供电可靠率99.9%。

2011年末,十三陵镇共有热水供热管道总长度5千米,供热面积6.7万平方米;供热用户254户,其中工业用户27户,居民用户227户。

2011年末,十三陵镇共有供(加)气站2个,燃气普及率为100%。

2011年末,十三陵镇共有园林绿地面积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0.3公顷,绿化覆盖率51.5%,人均绿地17.1平方米。

交通运输

京包高速公路、昌赤路、怀长路2条市道过境十三陵镇。其中昌赤路境内长20.6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内蒙古赤峰。怀长路境内长20.6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怀柔区。

2011年末,十三陵镇共有县乡级公路34条,总长75.9千米。

2011年末,十三陵镇共有道路总长度149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5.4米;镇区桥梁19座,总长度2900米。

2011年末,十三陵镇共有交汽车线路5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十三陵镇因境内有明十三陵而得名。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十三陵镇,陵区面积达40余平方公里。它东、西、北三面山势高峻,逶迤连绵,绿树丛荫之中,一座座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檐牙高啄,金碧辉煌。

明十三陵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到清顺治元年(1644年)营建崇祯朱由检思陵,历经200多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明十三陵陵寝建筑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陵内葬有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13位皇帝,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除皇帝陵外,陵寝区域内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十三陵皇帝陵寝建筑比拟皇宫、红墙、黄瓦、楼殿参差,显示了真龙天子的尊崇地位和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

明十三陵是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葬墓群,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历史悠久。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明十三陵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1961年,明十三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明十三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地方特产

十三陵镇农产品有苹果、樱桃、柿子等,绿色环保农产品有苹果、樱桃、枣、山黄杏、梨、条米枣、桃等。

风景名胜

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昌平区十三陵镇,公园有近13万亩面积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为96.5%,园内各类树木花卉170余种,拥有广阔的自然森林植被景观、独特的人文景观,总面积8622公顷,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659米,因其山势起伏如大蟒,故名蟒山。

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水库建于1958年。为山区盆地水库,占地面积75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440公顷,水面311公顷。水库四周群山矗立,两岸有大片台地、坡地,水面平稳,水深变化较小。水面受开阔度、水深和不同环境色彩影响,显现出不同景观效果。如在大坝附近,山高水深,水面倒映山影。而水库上游,水面宽阔、岸坡平缓,视野开阔,在夕阳映照下,远山连绵,近水荡漾。那点缀在远山近水之间的片片果林及点点皇陵,更增添了一层飘忽不定的朦胧色彩。

荣誉记录

2020年7月,十三陵镇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