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炎

更新时间:2023-11-27 17:36

十二指肠炎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病因

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刺激性食物、药物如饮酒、阿司匹林等,以及放射线照射等均可引起此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多合并有十二指肠炎,提示本病可能与某些慢性胃炎病因相同。

继发性十二指肠炎或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组由各种特异性病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包括感染(寄生虫结核真菌霉菌等)、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等。肝脏、胰腺及胆道疾病,由于局部压迫或蔓延,引起的十二指肠供血障碍亦可引起该病。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有时酷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空腹痛,食物或制酸药可以缓解,少数患者可发生反复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但多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患者体检可发现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检查

1.胃液分析及血胃泌素测定

多为正常或轻度增高,部分患者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但无诊断价值。

2.X线钡餐检查

十二指肠球部有激惹痉挛、运动增快、皱襞增粗及紊乱等表现,但不能据此而确立诊断。

3.内镜检查

可分4型

(1)浅表型 黏膜充血水肿,反光增强,红白相间,以红为主。

(2)出血糜烂型 黏膜发红,可见点状、片状糜烂灶或出血灶。

(3)萎缩型 黏膜变薄、苍白,以白为主,可见黏膜下血管显露

(4)增生型 黏膜粗糙不平或细颗粒结节状改变。

诊断

本病的诊断依据如下:

1.症状

酷似溃疡病,虽不致发生梗阻、穿孔,但可引起出血。

2.X线钡餐检查

局部无龛影肠腔无明显变形,黏膜皱襞粗乱,但也可正常。

3.胃镜检查及活检

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血管暴露,皱劈粗糙不平,结节增殖等,但无溃疡活检提示肠道绒毛上皮变性、扁平、萎缩,固有膜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淋巴样增殖及胃上皮化生等。

治疗

积极消除病因,忌烟酒,避免服用刺激性药物,适当予以制酸剂及黏膜保护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