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皮部

更新时间:2024-01-05 19:49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按其循行路线在体表各有其相应区域、划分为十二部分,即为十二皮部。

概念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按其循行路线在体表各有其相应区域、划分为十二部分,即为十二皮部。

解读

出《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又作“皮之十二部”、“皮部”。手足同名经脉皮部按“上下同法”合而为六经,各有皮部专名:太阳为关枢,少阳为枢持、阳明为害蜚,太阴为关蛰,少阴为枢儒(一作糯),厥阴为害肩。

十二皮部之分区中。布满络脉,故《素问·皮部论》每言“视其部中有浮络者”,十二皮部位属浅表,重点在于各经络脉之分布循行,病邪由外袭表入里或各经间传变影响,会导致十二皮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瘙痒、敏感、斑疹、划痕等异常反映,由此成为经络理论中诊断和判定病位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素问·皮部论》讲:“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十二皮部在表皮上的分布,要比十二经脉广泛。十二经脉以线条状形式分布,而十二皮部是以片状或条状形式分布的。在头项中部与部分侧头部,主要为关枢;在颞颧部主要为枢持;在面部和颈部,主要为害蜚;在背部和腰部,主要为关枢;在胸部和腹部,主要为枢儒和害蜚;在侧胸部和侧腹部,主要为枢持;上肢伸侧从桡向尺,分别为害蜚、枢持、关枢;上肢屈侧从桡向尺,分别为关蛰、害肩、枢儒;下肢外侧从前向后,分别为害蜚、枢持;下肢内侧分别为关蛰、害肩、枢儒。下肢后侧为关枢。

中医应用

十二皮部依赖十二经脉及其络脉运行的气血所濡养;十二皮部又保护了十二经脉及其脉络,也保护了整个躯体深部各种器官和脏腑,随时把来自于体外环境的各种信息传递给体内,并针对外界变化实行自身调节和适应的功能起着卫外护内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里提的“阳者,卫外而为固”,就是这个含义。在这里卫气发挥重要作用。皮毛为肺所主,皮部的卫外护内作用是靠肺脏宣发的卫气来温养;皮部的宣散作用又协助了肺的吸清呼浊功能。某些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卫气失调,外邪袭扰皮毛,或又通过络脉进而经脉,或最后深达六腑和五脏的结果。“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络脉盛色变……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素问·皮部论篇》)可见,皮部是机体自我保护的屏障,是外邪入侵的突破孔,也是脏腑发病时由里及表反映证候的窗口。

皮部理论的实际应用相当广泛,不仅包括针灸在内的各种外治法的指导,还包括临床诊断辩证。《伤寒论》六经辨证的首创和《温热论》卫、气、营、血辩证体系的建立,都是和皮部理论分不开的。利用皮部理论进行诊断辩证不限于察络脉观颜色,还有望皮肤、视形态、查感觉和测电阻等内容。作为针灸临床随时都要涉及到的腧穴定位及其各种刺激性治疗操作,也都离不开皮部。特别是各种灸法、挑刺、拔罐、药物穴位贴敷和古代刺法中的半刺、毛刺、络刺、扬刺、直针刺、浮刺,以及近代兴起的耳针、头针、各种皮肤针等,跟皮部的关系更为密切。可见,皮部理论在临床各种对针灸科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