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5 11:30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分属昌图县六区。
1956年,建英勇乡,属亮中桥区。
1958年,乡改公社,属宏光公社。
1959年4月,建生产大队,属通江口公社。
1961年,从通江口划出,置十八家子公社。
1984年,改十八家子乡。
2004年,康家村并入金家村,西孙家村并入水泉村。
2011年12月20日,十八家子乡改镇。
2011年末,十八家子镇下辖10个行政村:十八家子、富有、牛庄、双堆子、八岔、新华、西太、黑鱼、水泉、金家。镇人民政府驻富有村。
截至2020年6月,十八家子镇下辖10个行政村:新华村、西太村、十八家子村、金家村、水泉村、双堆子村、八岔村、黑鱼村、牛庄窝堡村、傅有村。
十八家子镇地处昌图县南部,东与古榆树镇相邻,南、西南与通江口镇接壤,西与大四家子镇相连,北与亮中桥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96平方千米。
十八家子镇地处松辽平原南部,地势平坦,北高南低,地形为低丘平原。
十八家子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1月平均气温-13.5℃,极端最低气温-32.6℃;7月平均气温23.5℃,极端最高气温35.6℃。生长期年平均154天,无霜期年平均14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43.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45毫米。
十八家子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等,一般发生在5—7月。
2011年末,十八家子镇总人口2004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40人,城镇化率7.2%。总人口中,男性10188人,占50.8%;女性9856人,占49.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9552人,占97.5%;有满、蒙古、锡伯、苗、回5个少数民族,共492人,占2.5%。超过100人的少数民族有满、蒙古2个民族,其中满族348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0.7%;蒙古族132人,占26.8%。2011年,人口出生率2‰,人口死亡率3.3‰,人口自然增长率-1.3‰。
截至2018年末,十八家子镇户籍人口有19386人。
2011年,十八家子镇财政总收入594万元,比上年增长41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6万元,比上年增长228.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9.6万元,增值税75.5万元,企业所得税14.5万元,个人所得税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55元。
2018年,十八家子镇有工业企业1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个。
2011年,十八家子镇有耕地面积8.2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23亿元。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7215吨,其中玉米55620吨,水稻1330吨,杂粮26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马铃薯、花生、食用菌等。2011年,马铃薯产量2160吨,花生产量3356吨,大豆产量36吨,食用菌产量150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9万头;羊饲养量0.9万只;牛饲养量1.3万头;家禽饲养量30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8600吨,其中猪肉3820吨,牛肉3122吨,羊肉278吨;禽蛋2400吨,鲜奶840吨。
截至2011年末,十八家子镇累计造林1.3万亩,其中防护林1489亩,经济林366.5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5.2万株,林木覆盖率11.1%。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400台(辆)。
2011年,十八家子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职工186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765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163万元。
2011年末,十八家子镇有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326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1所,在校生940人,专任教师9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35人,专任教师4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末,十八家子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51平方米。
2011年末,十八家子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12张。专业卫生人员31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6万人,参合率91%。
2011年,十八家子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8户,人数728人,支出50.7万元,比上年增长0.5%,月人均58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0人,支出16.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8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12人次,共支出51万元,比上年增长2%;农村临时救济195人次,支出8.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5人,支出0.5万元。新增就业人员2120人,有8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
十八家子镇有302省道经过境内。
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十八家子镇因有十八户百姓来此落户成村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