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1-30 17:53
十八排是一座位于江西省泰和、兴国两县交界处的山峰,面积3平方公里,海拔1176米,为泰和县最高峰、兴国县第二高峰。十八排是兴泰两县之间东西走向的弧形分水岭的最高点,因上山须经十八个横排而得名,其北侧为泰和县水槎乡,南侧为兴国县茶园乡。森林覆盖率达95%,有“天然氧吧”之称。省重点工程山地风电“能源谷”项目就建在“十八排”山脊上,完工后的“十八排”也将成为集高山草甸风光、红色文化、风车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新去处。
十八排是位于泰和县水槎乡与兴国县茶园乡境内,因沿山边有18条横排(山路),故此得名“十八排”。兴国县永丰、均村乡部分山村村民称其为西阳山,站在高处遥望,每当夕阳西下,阳光照在山顶上,反射出万道金光,蔚为壮观。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好景致——春天,满山翠绿的茶园与红彤彤的杜鹃花相映成趣;夏天,高山草甸郁郁葱葱;秋天,云海在山间翻腾;冬天,满山银装素裹,茫茫一片。美丽的风光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那一饱眼福。峰顶无树,长年绿茵覆盖,伴随茅草生长着寥刁竹、沙参、鹤顶蓝、马蹄香、冬虫草等各种各样的珍贵药材;这里还生长着山蛙、蕲蛇(斗角斑)、麂子、山凤凰等珍稀动物;山腰生长着茅栗、翠竹、杜鹃花、还有红豆杉等稀有植物。
登上十八排,兴泰两县跃然可见,来到黄龙坪,八耳呙、棺材形、出木井、石拜天、古寨门等奇异古迹任由观赏;山中奇葩异卉,山上怪石嶙峋,山间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顶空气清新,负离子高,置身其中,心旷神怡,极目远眺,乾坤尽收眼底,是个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十八排还是个红色历史遗迹,第三次反围剿时,朱毛红军突出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剿,就从这里经过转移到均村、永丰一带,后在老营盘、高兴竹篙山等地痛击敌人,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红军长征后,陈毅、罗孟文等老一辈革命家曾以十八排的黄龙坪为栖身之所,继续率领红军留在后方打游击,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黄龙坪上曾经建有一座雄伟的“宝藏寺”,全山建庵108座,现存不调禅师墓塔。有关宝藏寺有一个神奇动人的传说。相传唐时期,有位大臣名叫张伯尧,安徽桐城人,身居要职,为官清正。张大臣生一子,皇上无子嗣,后得一女,皇上命张伯尧抱出其子,皇上也抱出其女,君臣互相抱玩。片刻,皇帝起驾回宫,抱子而去,张伯尧敢怒不敢言,回家后,闷闷不乐,于是,看破红尘,辞官赴四川峨眉山,削发为僧,修行学法,法号“不调禅师”。
数年后,伯尧对佛法有所悟。一日,与师弟莫志明同到住持长老的禅座下,长跪不起,请问终生修道之事,长老知其来意,对二人说:“你二人已修炼到家,可下山至江西泰和,遇鲁而过,西阳则止。”师兄弟二人跋涉千里,历尽艰辛,来到泰和,行至水槎乡合江村时,分手而去,一往西阳山,一往老虎坳去浪川。伯尧到浪川后,扮作“叫夜和尚”,募缘化食,并求得一小沙锅,在群山脚下割茅草搭茅棚而居住。逢严冬时节连绵大雪,冰冻四十多天,乡里人见那茅棚几天未冒炊烟,猜测伯尧和尚已冻死,可是,天晴雪融后,伯尧又从山中出来了,都觉很惊奇,认为他是仙人、神人。伯尧向山民打听地名,山民告知:“这浪川往西去有鲁矶山、十八排,西瓜窝再过去有西阳山。”伯尧一听,顿时领悟到师傅的告诫,想起“遇鲁而过,西阳则止”,于是欣然上山。
张伯尧来到十八排上的黄龙坪,顿时,豁然开朗,心胸开阔,这里气势恢弘:前望青山万壑,良田层层,山村点缀其间;后看十八排山峰,巍巍耸立,旁边数峰,连绵不绝,雄伟壮观。伯尧决定在此大展宏图建一寺庙,名叫“宝藏寺”。很快就请工匠,开始兴建。山上有一小潭,其深度和直径均1米,伯尧告诉工匠说,这是一口取宝井,建筑木料,就在这口井中取,要多少取多少,要什么材料就有什么材料,取够了,说声:“足矣”,就会停止。
于是,伯尧到武昌、汉口购买木材,木商对他说:“你到这里买木材去江西黄龙坪建佛庙,很难运去呀,要多少?”“只要我的伽纱能覆盖到的就行,”伯尧说。木商听了爽快说:“这么一点点,我半卖半送。”伯尧反问:“真的吗?”“君子无戏言。”木商说。伯尧脱下伽纱,往空中一甩,那知伽纱越张越大,越飘越远,盖住了几大堆木材,还盖住了几座山。木商知道遇到神人,目瞪口呆,只好按照约定,真的只收一半钱。然后,伯尧叫其他人员离开,施展法术,口中念念有词,连踩几足,木材根根疏散,山上林木也纷纷倒下,漂流而去。同时,黄龙坪井中,木头源源而上,取之不尽,及至最后一根时,尚有一栽木桩留在井中。据说,此痕迹解放前还有人见过。
伯尧在黄龙坪大兴土木,建造宏大寺庙,有九十余间,广收信徒,有和尚三四百,在附近各地发展足庵108个,附近水田,黄龙坪占有不少。此是宝藏寺鼎盛时期,每日上山烧香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烟缭绕。后来兵乱,宝藏寺被焚毁为平地。原正殿后面建有一塔,高七层,全用青石条砌成,不调禅师圆寂后安葬于后塔,其弟子刻墓志铭名于青石板上。据说不调禅师的墓志铭1982年被赣州市考古队运走,现收藏于博物馆中。
至清末,该塔仍然存有三层,有些非法歹徒,认为塔中藏有珍宝,不断凿挖基脚,寻找珍宝,后来全部倒塌,如今只有部分基脚仍然存在。
据《泰和县志》记载:“唐高宗时(公元650-683年),不调禅师自桐城来到西阳山黄龙坪拓基建宝藏寺,寺下辖脚庵108所,和尚三四百,朝山香客甚多。甲申(公元684年)不调禅师殁,(垂拱4年 公元688年)戊子兵乱,宝藏寺被焚毁为平地。”山下两个村子因之取名黄龙村和宝藏寺。
黄龙坪北边的豁口上有一座掩映在荆棘柴草中的古石拱门,这是黄龙坪现存的可见古迹,这应该是古时的寺庙兵寨的寨墙门,寨墙宽、石拱门壁厚近三米,条石砌成,门楣长条石上刻有“鹫岭长春”门额。石拱门百米外有一刻有大佛字的巨石,扼守着隘口。
不调禅师墓塔:座落在新桥村黄龙坪后山,座北朝南,外呈馒头形堆,封土高约10米,直径20米。在唐后期调公自桐城(安徽)来新桥黄龙坪,三年后募捐建“宝藏寺”,辖脚庵108座。甲申调公殁,戊子兵乱,寺尽焚,“黄龙坪”调公墓塔仍在,后人为纪念他,山下二村取名为黄龙村和宝藏寺。其墓于1982年被挖开三层,地下墓塔呈八角形,下存几层不祥。它为考证我县的佛教史提供了佐证。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徒步行走十八排可以坐车至水槎乡新桥村爬山到黄龙坪寺4公里,大约一个小时可到十八排;也可以从茶园乡楚溪村走3.5公里,大概50分钟到十八排;十八排山上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特别适合驴友们野外露营。因“十八排”尚未完全开发,山上只能供少数人食宿,特此敬告广大驴友:自备干粮,自带帐篷及一些登山的必备用具。建议旅行时间以2—3天为宜。来到黄龙坪“十八排”,有八耳锅、棺材形、出木井、石拜天、古寨门等奇异古迹任由观赏;山中奇葩异卉,山上怪石嶙峋,十八排山顶空气清新,只要你置身其中,保证让你心旷神怡,驻足山顶极目远眺,三县美景尽收眼底,是个周末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回程可以一路前行往天湖山景区经西阳山畲族风情景区坐车返回。
(温馨提示:因为十八排海拔较高,山上风大,夜晚气温较低,所以需自带御寒衣物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