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诀

更新时间:2024-08-31 17:34

十六字诀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通称。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逐步形成的游击战争作战指导原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十六字诀”把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辩证统一关系贯穿于游击战争之中,其总体精神是从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客观实际出发,利用民众和地形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扬长击短,趋利避害,灵活机动地作战,达到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目的。

历史背景

十六字诀是在中国工农红军初创时期,为适应当时武装斗争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当时,红军力量弱小,而且分散在全国许多省的边界地区,割据着一个个小块的革命根据地,形成许多支兵力有限的独立作战的红军部队。每支红军部队从一开始就处于强大敌军的包围之中,并不断遭到敌军的“围剿”。在这种情况下,红军作战当时主要是粉碎敌人的“围剿”。

形成过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县城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前敌委员会、遂川县委员会和万安县委员会联席会议,对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出了“坚壁清野,敌来我退,敌走我追,敌驻我扰,敌少我攻”的原则。

1929年4月5日,毛泽东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共中央的信》中,将红军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正式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同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在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将这一作战原则称为“十六字诀”。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简要总结十六字诀的产生与应用经过:“从一九二八年五月开始,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已经产生出来了,那就是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这个十六字诀的军事原则,立三路线以前的中央是承认了的。后来我们的作战原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江西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诱敌深入”的方针提出来了,而且应用成功了。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这时是军事原则的新发展阶段,内容大大丰富起来,形式也有了许多改变,主要地是超越了从前的朴素性,然而基本的原则,仍然是那个十六字诀。十六字诀包举了反“围剿”的基本原则,包举了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两个阶段,在防御时又包举了战略退却和战略反攻的两个阶段。后来的东西只是它的发展罢了。”

内涵

敌进我退

指在优势敌人的进攻面前,应避其锋芒,主动退却,盘旋打圈,敌出我前,我绕敌后,敌在山上,我退山下,敌占中间,我占两侧,以保存自己,创造战机,歼灭敌人。

敌驻我扰

指对驻止之敌以小股兵力实行游击袭扰,造成敌之精神动摇与肉体疲乏。

敌疲我打

指对士气低落、疲惫不堪之敌,应适时抓住战机,主动出击,歼敌全部或一部。

敌退我追

指对退却或溃逃之敌应乘势追击或掩击其后,予以歼灭或杀伤。

价值意义

十六字诀是毛泽东等在军事上的一大创造,它不仅适用于游击战争,其基本精神也同样适用于力量对比敌强我弱条件下的正规战争,为人民战争克敌制胜的作战方法奠定了总的原则基础。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依靠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运用十六字诀的基本精神,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创造了一个个以弱胜强、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奇迹。现代战争虽较之以往战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但是十六字诀的基本精神并未过时,对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仍有指导意义。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