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年华老去

更新时间:2024-10-28 00:18

《十分钟,年华老去》是沃纳·赫尔佐格、吉姆·贾木许、阿基·考里斯马基编剧,陈凯歌、沃纳·赫尔佐格等执导,马库·佩尔托拉、卡蒂·奥廷宁等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2002年5月18日在法国上映。

剧情简介

《十分钟,年华老去》由英国“10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斥资上亿元人民币拍摄,邀请了15位世界大师级导演,旨在展示当代世界电影的最高艺术水准,15位导演各拍10分钟,串成一部150分钟的电影。每位导演在10分钟内所选择的主题和题材不拘一格。这十五部短片分为大提琴篇和小号篇。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大提琴篇

概述

第一部

《水的故事》Histoire d'eaux(意大利)

导演:伯纳多·贝托鲁奇 Bernardo Bertolucci

黑白的景致,带着哲思。一个印度人听从内心的声音,走到一个陌生的开阔地,草丛旁碰到了酒吧小店的女主人,陌生、寂寞而快速的爱情,当动人的民歌唱起来,他们跳舞、结婚、生子,羞涩温暖的相握,平淡的快乐,最后在一个看似哲人的总结: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不顺利的话语中了了这个异乡人的一点心结。

短短10分钟讲述了几年的时光中过去的故事,非常喜欢里面的女主人公那种安静、恬淡、静默的面容,有种知天命而安然的平凡和喜乐。

贝托鲁奇很关心东方玄学,有过“末代皇帝”和“小活佛”,这十分钟,他的人物是偷渡意大利的印度难民。刚过边境,一个老者来到牛圈前的大树前坐下吹笛,告诉小伙子“我叫××,你会记得我的”,小伙子去为老者打水,碰到了一个意大利姑娘,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和姑娘结婚、生子,有了自己安定的幸福生活。一天他买的新车跌入了河里,所幸全家平安。这时候,他听到了笛声飘来,寻音而至,在牛棚前的大树下遇到了老者。似乎觉悟到了什么,他激动地跪下,附近,偷渡时的来路已通了铁轨,火车隆隆驶过。

故事名曰“水的故事”,似乎也表现了像水般平静流淌的生命。然而,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水流偶尔也会受阻。总有些东西是不变不动的,是老者所象征的领悟?我不得而知,也远远尚未悟过。

故事中,有两处性器的暗示,而两次都以成长变化紧密相关。一次在刚到意大利姑娘家的印度男子洗澡时,肥皂刚碰到内裤,镜头一转,他和她结婚了;第二次在婚礼的喜庆中,新娘子羊水破了,镜头一转,他们的小孩长大了。这两点也都是生命的重要过程。

十分钟的影像里生命已经过了许多年,如水流不停歇,这个时候如果回头一看,或许能等等那被自己走得太快而拉下的灵魂。

第二部

《关于时间 2》About Time 2(英国)

导演:迈克·菲吉斯 Mike Figgis

用了试验电影的常用手法,麦克·菲吉斯(“离开拉斯维加斯”)在这十分钟里将屏幕分成了4块,是要将10分钟的信息量扩大到4倍?

开始的画面让我感到菲吉斯或许是把一个罪案过程从时间上打乱,当然4个空间注定因为时间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且不断变化。电脑荧幕语无伦次的打出“一把楼梯,她停下,转向我,她,身着长群,举起了,躺下去”。影像上是诡异且绚丽的,似乎作者在等待观众梳理处这种显得无序的画幅关系。渐渐地,可以感到上面的2个画面和下面的2个画面是一把楼梯的上下关系。楼上一间房电视开着,女子在另一间房弹奏着舒伯特的钢琴曲;楼下的男子听见钢琴,慢慢地上着台阶。而故事也从上台阶的时刻开始明晰,人物关系渐渐呈现,基于观影经验而得出的故事前因可以想到。(以下文字可能影响观赏快感,建议观影前别看)

这其实是一个类似“鬼眼”和“人鬼情未了”般的故事,新的死者魂灵回归人间,驻足10分钟,得知自己的已死去的事实,接受现状,重新走下楼梯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安息。

这10分钟,是让魂灵回望的10分钟,这个时间通过楼梯连接了生死两界。

第三部

《一瞬间》One Moment(捷克)

导演:伊利·曼佐 Jirí Menzel

伊利·曼佐(“严密监视的列车”)这10分钟印象般地传达了一种关于回忆的情绪,并缅怀了流逝的美好时光。

午后、果园里,一切都是那么慵懒,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序曲”。果园里的老人躺在树下,昏昏欲睡,镜头里满是丰收的颜色。而他的幻觉里些泛黄但精致的黑白电影片断。“十分钟,仅仅是短暂的片刻”,这片刻应该是美好的,你可以用它回顾爱情,越来越多的泛黄记忆的影像里,我们发现了他是一个老去了的电影明星。拿着球拍,蹬着单车的青春女孩从果园外掠过,老人羡慕地注视着,惊鸿一瞥间,他被栏杆铁丝挂了一下。熟透了地苹果从树上坠下,打到了他的头。“十分钟,我们的生命并不更为漫长”...

凝固在胶片上的形象忠实地纪录了我们的生命瞬间,在这些胶片的纪录中,我们老去。当用短暂的十分钟来回忆,除了叹息,更多的应该是美好。

“时间摧毁一切,回忆挽救一切”。

第四部

《十分钟后》Ten Minutes After(匈牙利)

导演:伊斯特凡·萨伯 István Szabó

上个故事提到“十分钟,仅仅是短暂的瞬间”,这个瞬间,在一生中或许平淡无奇,经常如此。但也可能成为成就一生的瞬间,或者另一个极至--毁灭一生的瞬间。

伊斯特凡·萨波(“靡菲斯特”)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毁灭性的瞬间,毁灭的地点和对象都是家庭。

妻子在为丈夫准备结婚周年的烛光晚餐,电视里反复教着英文人称代词的变化。酒鬼丈夫醉醺醺地回家了,他还要喝。丈夫发起了酒疯,妻子随手拿起餐刀,悲剧酿下了。她招来救护车,丈夫走了,接着,警车也来将妻子带走了。她挣扎着,说要跟丈夫去医院,电视里,英文教学节目继续着......

这是一个完全没有表意和象征成分的故事。它仅仅残酷地证明着十分钟里足够发生毁灭一生的悲剧。这样的悲剧在世界上太多太多,无所不在。我们既然逃脱不出时间,我们该如何避免悲剧呢?克制还是其他更多的品质...

第五部

《面对南茜》Vers Nancy(法国)

导演:克莱尔·丹尼斯 Claire Denis

系列片唯一一位女导演克莱尔·丹尼斯(“军中禁恋”、“不知不觉爱上你”)作品,比较随意地拍摄了火车到站前十分钟一男一女关于异乡人身份的对话。

法语已经很熟练的男子对对面的女子谈及作为异乡人的他对法国的不可言表的浓厚情感,关于这种在异地的兴奋感受,言语难以表达,但两人都愿意用有限的词藻去挖掘这种感受。10分钟,在火车上穿越了不少空间,这种穿越于异乡男子看来更是一种带有满足感的超越。即使在异乡,他也相信着时间能将陌生消融,于是,他爱旅行,爱空间变化的兴奋感。包厢外吸烟的黑人进来了,说:“快到站了!”两人关于时空的讨论也就此结束,男子说:“时间结束了一切。”

个人感觉克莱尔·丹尼斯处理这十分钟命题作业过于随便,用这种“直接电影”的方式表达对话者的关心焦点,而对命题显得关注不够。大家火车到站前的10分钟又是怎么样的呢?

第六部

《启迪》The Enlightenment(德国)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ondorff

启迪,典型的德国人爱关心的哲学问题。沃克·施隆多夫的这个故事基于一位德国中世纪哲人的诗句,画面拍的很精致漂亮,更以哲人关于时间定性的诗句作为画外音贯穿全片。至此,“十分钟年华老去”系列片里除了早已过世的鬼才法斯宾德外,德国新电影运动四杰的其他三人悉数到齐。Paul Engishby单独为这个片断配了乐。

开门见山提问“时间是什么”,这个古代哲人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他的理解。泛着绿光的湖面上,各种“此刻”存在的人物生活、玩乐着。“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一个时间,就只有现在的时间,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未来的现在”。表述这些观点时,镜头也巧妙地符合着画外音,让观众能感受到哲人观念里这种时间的确切存在。Paul Englishby大提琴的长音引出了苍蝇的动机,苍蝇此时似乎成为了时间观念的见证者。渐渐地,人物间越来越有联系,故事漂亮地展开了。哲人表述的三个时间,被引申:“过去的现在”就是回忆、“现在的现在”就是沉思、“未来的现在”就是展望。故事里,是一个家庭正在展开的野外烧烤派对,一群时尚的年轻人也来了,苍蝇与大提琴的声响里混入了重型电子舞曲。画外音依旧阐述着哲人对时间的观念。故事的结尾是一个触电事故悲剧,同样触电的还有苍蝇。死亡如此突然,“这一切发生在一天里,却像在我们一生里的事情一样,向上帝坦白,我还不知道时间为何物。渴求上帝给我指引,给我启迪”。

导演的观念通过画外音配合恰当地画面巧妙地传达出去了。如果单有影像或单有画外音,这个“启迪”的传达必然是枯燥的,幸得大师之手,发现理解古代哲人圣贤的思想也可以是轻松的。

10分钟,发生了一生的事,而至死,谁又能真的明白时间。

第七部

《沉溺于星》Addicted to the Stars(英国)

导演:迈克尔·雷德福 Michael Radford

迈克尔·雷德福(“1984”)讲述了一个科幻故事,科学暂时未能企及的那里属于幻想,那也是人类思考的最远处,所以科幻故事常常蕴含了太多太多。

女声用仙音在唱咏着数字化的世界,精细的仪表显示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流逝在高科技下是以微妙计算的。宇航员拾起地上物品的一瞬,仪表显示飞行器已经过许多光年,到达了2146AD。以不断的时空飞行为使命的托马斯上校(丹尼尔·克雷格饰)或许对任何一个时空都无法熟悉,因为他的现实时间消磨在时间的超越里。在陌生的2146年世界,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享受着片刻的“真实时间”。上校来到一所住宅,见到一个老者,老者万分激动,而上校却保持着平静、压抑着时间错位带来的失落,原来老者竟是年轻上校的儿子。上校继续着他的时空旅行,在一片土地上放下儿子年轻时的照片。

看似荒诞的故事,在强大的科学技术面前却不荒唐。这样的科幻小品不带任何批判色彩,只是隐约地表达着些许苦衷。

时空的穿越让你不会老去,你却无法融入和熟悉任何一个时空,必须背弃自己原有的生活、家庭,最终悲剧式地在时间穿越里被时间所抛弃。

天上方一日,地上已百年。你去哪里了,我在这里等你,很久很久了。

宇航员从太空回到地面,他回家看望他的孩子,当躺在椅子上垂暮的老人对着年轻的他吃力地说出:爸爸,我爱你。方让我明白他们之间的牵连。看着年迈的孩子,他放下那块从外星球上拿回来送给儿子的礼物——一块石头,静静地离开。

大桥上,他孤独地走着,他又终将是一个人。

我是那么清晰地记得,那只温柔的手,把他最亲爱的孩子的照片,永远地留在了在那个灰色的星球。

第八部

《在时间的黑暗之中》Dans le noir du temps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dard

所有15个导演里资格最老的戈达尔出场了,热衷于出杂锦集的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表现他强大创作功力的机会,于是拍出来的东西让人吓呆了。“红旗还在飘扬,老头更有力量”,74岁高龄的他依旧是电影的急先锋。

这10分钟,他把自己放在一个时间漆黑的处境里,分别用10个“××的最后几分钟”来阐述短暂的十分钟。这十分钟用了极简主义的配乐原则,钢琴反复演奏着简单的几个音阶,大提琴隐约地拉着钢琴的进行。这段配乐由安娜·玛丽·梅维尔创作,亚历山大·马尔特演奏,已经收录入ECM公司的唱片中,编号1591。

郊外荒野,点着的火把堆。孩子问:“为什么在黑夜里要点燃火把?”老者回答:“可能因为这个世界缺少光明,需要用火把来照亮,用来驱走什么,带来什么,特别是面对人群,我总觉得有如此的需要。”

1.青春的最后几分钟:一个女士抢了一把枪对一个年轻小伙子说:你是要此刻就结束生命还是漫漫死去?小伙子选择了马上!结果子弹射进了他的胸膛,他倒下!嘴里喊着“妈妈!” 他就这样的走了,带走了一切...

2.勇气的最后几分钟:炸弹落下,满身血圬的女人。画外音“保拉,我不知道你是否害怕?”。

3.思想的最后几分钟:女孩在清理书,并把一些书丢入垃圾堆,书名“有思想的幸福”,丢了书,就是背弃思想?放弃幸福?最终书籍还是进了垃圾车。

4.记忆的最后几分钟: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戈达尔式的字幕跳出“不失效的”。

5.爱情的最后几分钟:香颂唱着“告诉我你不会离开”,然而镜头却是离婚场面,关于告别以及一无所有的最终。

6.沉默的最后几分钟:戈达尔作品“小兵”中主角布鲁诺被阿拉伯激进组织行刑逼供的镜头再现,他沉默不语。布鲁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嘴硬,并不是为了理想,是为了面子吗?

7.故事的最后几分钟:女人在树下朗诵着关于死亡和神往天国的诗,然后躺在海边死去,男子和女子的声音:“她永远地走了”。

8.恐惧的最后几分钟:巴尔干战场,炮火连天。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巴尔干,恐怖就在于此,在于“习惯”。

9.永恒的最后几分钟:耶稣受难,字幕又一次跳出“永垂不朽”。

10.影片的最后几分钟:洁白投影屏幕垂直方向上翻滚。

最后的意象:木偶在版画前舞动,多个声音说着:“他说,黑夜;她说,黑夜;他们说,黑夜。”

在时间的黑夜里,于戈达尔是影像狂乱表现的十分钟。任何事物都受时间制约,时间都让他们有着最后的几分钟。而时间本身,会消亡进黑夜吗?或许不会,因为黑夜也有着最后的几分钟。戈达尔不敢想,我们也不敢想:时间的最后几分钟会是什么样子的。

DISK2:The Trumpet

影片时间:1小时28分10秒

小号篇

概述

第一部

《狗没有地狱》Dogs Have No Hell(芬兰)

导演:阿基·郭利斯马基 Aki Kaurismaki

郭利斯马基老班底的另一部短片。从一开始宣称躺在铁轨上只是因为「火车误点了」,到中间「为了爱情」带着女人远赴西伯利亚,完全都是郭利斯马基一贯的风格与调性。就是那种冷冷的幽默,与静静的热情澎湃。

我最爱后面那一句「看祖国是否还在」。

第二部

《生命线》Lifeline (西班牙)

导演:维克多·艾利斯 Victor Erice

画在手上的表,呼吸、除草、打铁,所有的声响如此的有规律所有的声响都是生命流动的足迹。这部短片拍的是一个新生儿脐带出血,稍晚才被发现。而拍得格外宁静祥和。

第三部

《几千年前》Ten Thousend Years Older (德国)

导演:沃纳·赫尔佐格 Werner Herzog

荷索的纪录片,记录巴西亚玛逊河流域最后的原住民部落「乌哈乌呼」。片子的前半段是英法探险队第一次的接触,后半段则是二十年之后,他们再度回去寻找这个部落的残留。

乌哈乌呼族接触到所谓的现代文明,脱离石器时代的生活时,他们也一并感染上水痘与感冒,许多人甚至因此致命。失落的数千年里,他们保持着纯净,但也少了免疫力。

二十年之后,乌哈乌呼正逐渐被时间再次抛弃,新的一代甚至以自己的存在为耻。日月的变动对他们来说是实际的,而手中的闹钟滴答滴答,却只是抽象而游离的存在,象征着自身一点一点的流逝,而无以挽回。 。这几千年的飞跃是从蛮荒到文明的转折,可是,难道就不是文明到蛮荒的更替么?

因为,我们还看得见山的倒塌、湖的消失、疾病与灾害肆虐,人类努力想要坚强,却忽略了让自己饱受痛苦的实际上正是自己。

与自然一起被破坏的永远都有文化,在我们破坏自然的同时就势必要破坏祖先对于自然的信仰,而这种信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们用几千年的时间破坏了祖先要留给我们的文化,这是一个辛苦的过程,然后我们还要努力呼喊着恢复文化,这是一个反讽的记号。

沃纳·赫尔措格,他的视角从文化开始延伸,然后变成一种哲学。而德国,那里是许多哲学大师的故乡。

德国人跨越洲际的电影素材,带来的是我们对于这个严谨民族由衷的敬意。

第四部

《国际组织·拖车·夜晚》Int.Trailer.Night.(美国)

导演:吉姆·贾木许 Jim Jamusch

这部短片在说的故事是辛苦的女演员。她在休息的十分钟里不断地被打搅,整理头发、检查收音线,除了讲电话之外甚么事也做不了。十分钟里,其实并没有任何休息可言。对了,这部片子用了郭德堡变奏曲呦。

第五部

《距离托那12英里》12 Miles to Trona(德国)

导演: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

不小心吃了过多迷幻药的中年人,正在跟时间赛跑,要在自己还清醒的时间内,想办法开车到最近的医院。沙漠加上迷幻药,变幻的光影疏落,实在是相当漂亮的景致。这是相当短小的一部影片,剧情也相当简单:在一个闷热的日子,一个中暑的人在寻找医院的途中支撑不住,遇到一个女孩将他送入医院,最终得救。该片有非产明显的界限,便是“寻医途中”和“就医之后”。而该片最强烈的特点便是,将“寻医途中”主人公生理上的不舒服由视觉和听觉让观众随之感受到淋漓尽致。而就医后的舒畅让之前这一段在对比之下更显强烈。

第六部

《我们将被掠夺》We Wuz Rubbed (美国)

导演:斯派克·李 Spike Lee

这是访谈高尔幕僚的纪录片,纪录着高尔与布什的选战开票日,从电视拨报高尔落后数十万票,到高尔的幕僚阻止他上台宣布败选的十分钟。可能是我不关心美国政治的关系,所以并没有特别深刻的感触;但是那十分钟内的紧张与情绪牵引,确实是在这部短片里表露无遗。

第七部

《百花深处》100 Flowers Hidden Deep (中国)

导演:陈凯歌

好酒陈瓮底!这是一部特有感情的好片子,是一部以寓言展现的片。冯先生(确切地说是个疯子)是个老北京,住了大半岁月,看过花开花落。房子早已拆了,但他的心还留在过去,埋藏在那棵家族的大树下。搬家工人装模作样的搬着只存在于老先生视野里的家具,再加上那一口北平土话/京片子,突然又有了那种传统相声的喜感。而藏在传统段子里的那种深沉哀痛,却也一点一滴地表露无遗。那种昨日琼楼玉宇今日黄花的辛酸!

最初,看此电影时吕克·戈达尔的《在时间的黑暗中》带给我最强烈的震撼。而在回忆起十五部短片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想到的是:陈凯歌的《百花深处》,接着想起的是《生命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