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4 10:06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指十二正经加任脉,督脉经穴总合,又称“经穴”,与“经外奇穴”相对而言。《黄帝内经》分经论穴,记载穴名150个,总穴数为295个;《针灸甲乙经》系统分类,计有任督二脉单穴49个,十二经双穴150对,共有经穴349个。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记载,十四经穴共有双穴309对,单穴52个。分别为:肺经11对,大肠经20对;胃经45对;脾经21对;心经9对;小肠经19对;膀胱经67对;肾经27对;心包经9对;三焦经23对;胆经44对;肝经14对。任脉24个;督脉28个。十四经穴是人体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
“十四经穴”一词最早见于明代《琼瑶神书》,有“十四经穴歌”,内容是手足十二经脉腧穴加任、督二脉腧穴。
依经脉记述腧穴,现存文献中始于《内经》。就十四经脉腧穴的内容而言,《内经》中已经记载了十二经脉中十一条脉的五输穴(无手少阴脉五输穴),见《灵枢·本输》;手足阳脉的归经腧穴及任脉和督脉的腧穴,见《素问·气府论》。《甲乙经》中,已有更为系统的十四经脉归经腧穴。
追溯起来,“十四经”的称谓最早见于《太素·十五络脉》卷九杨上善注:“十二正经,有八奇经,合二十脉,名为之经。二十脉中,十二经脉督脉及任脉冲脉,有十四经。”在“十四经穴”之前,还有“十二经穴”之谓,始见于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其下卷专设“十二经穴”一章,所列腧穴为各脉的四肢部腧穴。元代《针经指南·附针灸杂说》的“傍通十二经络流注孔穴之图”,杜思敬《针经节要》的“十二经穴治证”篇,所列腧穴系指五输穴。明代刘纯《医经小学·经络第三》卷三歌诀“经穴起止”中,所谓“十二经穴始终歌”,才是概指十二经脉的归经腧穴。元代滑寿《十四经发挥》将手足十二经脉与督、任二脉一起称为十四经,并确定了人体腧穴以十四经脉为统领的分类排列形式,所列腧穴为归属其经脉的所有腧穴。《十四经发挥》对后世的医家有很大影响,此后的绝大部分针灸专著均以十四经脉的模式来排列腧穴,而这些归于十四经脉上的腧穴则被统称为十四经穴。
明代高武《针灸节要聚英》中亦有“十四经穴歌”,其所编歌诀与《琼瑶神书》虽有部分不同,但各经脉上的腧穴却是一致的。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有“十四经穴分寸歌”,将十四经脉上各经的腧穴名称与定位一起编成歌诀,一条经脉编为一首。
十四经穴穴位及主治
1、手太阴肺经:包括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本经腧穴主治咽喉、胸、肺部疾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如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嗽,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及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
2、手阳明大肠经:包括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本经腧穴主治头面部、五官、咽喉等疾病,热病,及经脉循行位置的病症。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以及本经循行位置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病症。
3、足阳明胃经::包括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位置的病症。如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位置疼痛、热病、发狂等症。
4、足太阴脾经:包括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位置的病症。如胃脘痛、食欲不振,呕吐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病症。
5、手少阴心经:包括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位置的病症。如心痛,咽痛,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症。
6、手太阳小肠经:包括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本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位置的病症。如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鸣,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症。
7、足太阳膀胱经:包括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本经腧穴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症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如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疾,见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位置疼痛等症。
8、足少阴肾经:包括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位置的病症。如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症。
9、手厥阴心包经:包括天池、天泉 、曲泽 、郄门、间使 、内关、大陵、劳宫、中冲。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位置的病症。如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症。
10、手少阳三焦经:包括关冲、 液门、中渚、 阳池、 外关、 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 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 肩髎、天髎、 天牖、 翳风、 瘈脉、颅息、角孙、 耳门、 耳和髎、丝竹空。本经腧穴主治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位置的病症。如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后外侧疼痛等症。
11、足少阳胆经:包括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本经腧穴主治、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位置的病症。如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发热等症。
12、足厥阴肝经:包括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 、中都、膝关、曲泉 、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本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位置的病症。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疼痛等症。
13、督脉:包括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病症。如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
14、任脉:包括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可治疗神志病或有强壮作用。如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