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

更新时间:2024-05-09 20:56

十羊九牧(拼音:shí yáng jiǔ mù)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魏征《隋书·杨尚希传》。

成语出处

唐·魏征《隋书·杨尚希传》:“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十羊九牧”。

成语典故

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有一个人叫杨尚希。他天资聪颖,十一岁时到长安求学,受到大儒学家的赏识,从此进入太学学习。

有一次,周太祖来太学参加祭祀典礼,十八岁的杨尚希奉命在典礼上讲《孝经》,因为言词优美、讲解生动,深受周太祖赏识。杨尚希一直坚持刻苦学习,钻研学问,后来成为了知识渊博、声望很高的学者。

北周丞相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后,因为杨尚希是和皇帝同姓的远亲,又有名望,所以受到朝廷的重视,被任命为度支尚书,管理国家的财政税收。

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坚沿袭了之前北周的制度,全国设有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但是设立的州郡太多,因此官员数量极多,再加上制度混乱,导致国家不堪重负。朝廷为了有足够多的钱给官员们发放俸禄,不得不提高税收,这样就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们怨声载道。

杨尚希看到这样的情况后十分忧心,于是上书给隋文帝说:“现在设立的郡县太多了,比秦汉多了几倍。有些地方方圆不足一百里,就设了好几个县;有些地方不到一千户人家,却分成两个郡来管。这就使得官员吏卒也成倍地增加,这种民少官多的情况就好像九个人放十只羊一样,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文帝听后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便问杨尚希应该怎么办。杨尚希说:“应该保留重要的,撤掉不重要的,把几个小县合并成大县,减少官府人员。这样一来,官员俸禄的开支就能大大节省下来。同时,还能把贤才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使物尽其力、人尽其用。”文帝采纳了杨尚希的建议,撤销了全国所有的郡,大大节省了官府的开支。

成语寓意

管仲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拙;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管理层次繁复的企业里,政出多头不说,一位员工往往听命于两个以上的领导,几个领导之间相互不和,你争我斗,有的领导还出另一个领导的丑,或者做出互相矛盾的指示。其结果出现典型的“十羊九牧”的现象,领导者茫无头绪,执行者也会不知所措。使员工变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充满混乱和冲突,没有任何绩效可言,因此,只有精简机构,统一领导,才能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效益。

成语运用

“十羊九牧”指十只羊用九个人放牧,比喻民少官多,人浮于事。也比喻政出多门,使人无所适从。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定语、补语。

唐·张鹭《朝野佥载》卷四:“每村立社官,仍置平直老三员,掌簿案,设锁钥,十羊九牧,人皆散逃。”

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杨令公则云‘必须直词’,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

清·张廷玉明史·刘炜传》:“其地已有尚书薛希琏、少卿张固镇抚,又有侍郎邹干、都御史王竑振济,而复益之以翼,所谓'十羊九牧’。”

清·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故臣谓南北两部当受中部节制,而中部诸营,南北部大将亦得过而问焉。但不得人自为制,有十羊九牧之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