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09 19:32
升保起义,又称“升钟起义”、“升钟寺起义”、“升保暴动”。1932年11月25日(农历十月二十八日),中共四川省委、南充中心县委、阆南县委,组织南部县升钟寺、保城庙一带农民发动了震撼全川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先后参加起义的农民、手工业工人、国民党士兵共约5000余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国民党军阀在升保地区的区、乡政权,是川北地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国民党政权黑暗统治的一次有影响的武装斗争,也是四川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斗争,在四川地方党史、武装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之后,经过斗争,党中央终于确定了中国革命走军事割据,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大城市,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权的道路。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共地下党四川省委先后领导组织了万源固军坝、涪陵罗云坝和达县虎南坝起义,但均因反动势力太过强大,加之条件不够成熟,准备也不够充分而很快失败。此后,省委经过调查分析,便将注意力转向了南部县的升钟保城地区。
升钟位于剑(阁)南(部)阆(中)山区,是四川军阀田颂尧第29 军的防区,田颂尧同别的军阀一样对人民横征暴敛,巧取豪夺,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们讽刺“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山区的农民终年过着“三月杂粮三月糠,三月野菜三月荒”的悲惨生活。
1928年,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四川省军委书记李鸣珂同南部籍中共党员马安华、傅小荩、孙肇明、李载浦、李蜀俊等人回到家乡南部县,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革命力量。
1930年秋,党组织通过共产党员张友民任县公安局局长的关系,先后介绍中共南部特别支部组织委员张思俊、党员赵子文到升钟寺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发展党组织,创办《斧头月刊》《镰刀旬刊》秘密向群众宣传革命。
1931年省委和南充中心县委派覃文、罗南辉到升钟指导工作,省委十分重视升钟一带的斗争形势,提出创建川东北苏区的任务,制订了《阆南游击计划》。升钟地区农民运动发展迅猛,成立升钟区农民协会,辖升钟寺、唐家山、何家坪等8个乡农协,有会员2000余人,升钟特支改建为升钟区委,辖9个支部和剑南边区区委,到1932年发展党员100多人,农协会员8000多人。中共南充中心县委分析了升钟寺的政治形势,决定“立即爆发南部游击战争”,布置地方暴动。
1932年农历7月14日,升钟区委在旋子山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升钟寺起义,组建游击大队,张友民任大队长,任足才任副大队长,汪治国作军事训练,并秘密运回一批枪支弹药,发动群众自制火枪、大刀、长矛、旗帜。如火如荼的农民革命运动使敌人惊恐万状,接连两次派兵围剿,并阴谋策划借升钟团总何义普11月25娶儿媳之机,把张友民等人请去喝喜酒,妄图一网打尽。区保卫团分队长杜彦波(共产党员)将此情况报告了区委,区委决定将计就计,把时暴动时间提前在11月25日,由覃文、罗南辉、张友民、汪治国指挥。
1932年11月25日晚,起义队伍分三层包围在升钟寺附近的山头和要道,汪治国、罗敏带领50多名突击队员经杜彦波潜入区公所埋伏,区公所大摆宴席为团总何义普之子举行婚礼,当地的地主豪绅全部赶来参加,二更天部分客人散去,白鼎山总指挥部起义信号灯亮了,汪治国冲到区公所门口击毙哨兵,罗敏带队猛攻保卫团营房,集结在场外的起义队员、农协会员在山头鸣锣呐喊助威,突击队员冲击保团营房,夺了枪去弹药,击毙伪保卫团中队长伏蕴山、大队长杜廷直、豪绅敬道周和负隅顽抗的士兵10余人,区公所文书王可跃拒不交出文件柜钥匙被当场处死,激战中伪区长赵昌荣、团总何义普等乘乱逃跑,起义队伍将区公所封存的粮券和粮册、派丁册全部焚烧,缴获枪械180余支,弹药数千发,衣物、被盖、粮食若干。
26日拂晓,起义队伍开到铁炉寺整编为“川北工农红军”,成立总指挥部,张友民任总指挥,覃文任政治委员,罗敏负责主持军事作战。同时保城郭海峰、宋江元也领导3000多名游击队员和农协会员起义,占领了保城区公所,随即上铁炉寺会师,因此升钟寺起义又称“升保暴动”。27日总指挥部移驻蒙垭庙,一面进行军事训练,一面深入升钟、保城、皂角、向家坝、杨家坪、凤鸣、苟家沟等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粮仓,革命斗争轰轰烈烈。接着毗邻的剑阁县金仙场游击队和农协会员也举行了农民暴动。
轰轰烈烈的升钟寺农民起义震撼了川北大地,南部县伪政府急派保卫团堵截,田颂尧急令所部罗乃琼师2 个营和阎中、剑阁、苍溪、盐亭等7县的驻军、保卫团进行围剿,驻阆中军阀罗乃琼师派张熙宇、廖维春两营和阆中保卫团向皂角进击,南部保卫团从大桥向观音场(现永红乡)进攻,盐亭县和剑阁保卫团在大坪、店垭堵截,盐亭、梓潼县边联团向保城进犯,潼川两个连驻盐亭堵截。红军总指挥部驻鹤鸣观,汪治国、任足才率二大队在铁炉寺一带抗击阆中之敌,罗敏、杜彦波率一大队在苟家沟、观音场一带与南部之敌交战,郭海峰、宋江元率三大队在保城庙一带阻击盐亭县和剑阁之敌。 8日,南部、阆中之敌均被游击队打退。
29日,红军在农协会员帮助下夜袭观音场敌军,缴获部分武器;郭海峰、宋江元与店垭民团发生遭遇战,罗敏打援,缴获枪支百余,阆中保卫团也被转困皂角垭。敌军无法前进,不断增加兵源,起义队伍腹背受敌,各大队也后失利,起义队伍被打散,伤亡巨大,总指挥部决定分散隐蔽突围,旗帜、印章、文件由张明佐秘密保存,覃文、罗敏、李凡山、大姐、七妹潜往阆中绕道回南充,张友民和李载浦到南江任炜章部投身革命。
敌人重新占领了升钟,对起义群众进行血腥屠杀,吴龙骧带剑阁、苍溪保卫团攻下剑阁金仙场,斩杀游击队员20多人,在蒙垭庙屠杀害革命群16人,在张友民家乡放火烧民房72处。敌人在保城屠杀革命群众78人,反动派屠杀革命战士和群众280余人,烧民房1000多间,升钟地区的革命斗争转入低潮,但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宁折不屈,继续坚持斗争。
1933年初,中心县委派于江震、项治平、何芗等到升钟恢复党组织和革命武装,建立升钟特别区委和游击队,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破仓分粮,攻打凤鸣乡公所,军阀田颂尧气急败坏,7月又组织6县联防围剿,升钟游击队经多次战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不得不化整为零,突围转移。
1934年12月,于江震、项治平等在升钟寺的铁罗寺召开会议,组织第三次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迎接红四方面军渡嘉陵江。1935年初游击队打入地土匪集团做策反工作,2月2日攻进皂角伪乡公所,夺取步枪13支,2月19日游击队员杜战虎潜入柳树伪乡公所撤走电话机,破坏了敌人的通迅,突袭升钟伪乡公所,夺取步枪12支,短枪1支。
1928年南部党组织建立后,十分重视该地区农民的组织、发动工作。1931年初,升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在升钟小学建立。省委特派员覃文、中心县委书记杜培新等相继到升钟地区检查工作,指导建党工作和开展农民运动。到年底,升钟寺、保城庙等地建立的农协会员5000人左右。1932年8月,中共升钟区委决定从升钟、保城等乡抽调部分党团员和农协会员建立游击队,下辖5个游击分队,张友民任大队长,有队员200余人。与此同时,南部县三合、永定一线及黄金、流马一带的党组织也着手建立武装组织,以配合升保地区农民武装斗争的开展。
因为不慎泄密,当时的南部县政府以“催粮”为名进驻升钟,准备抓捕共产党员。覃文、罗南辉召集升钟区委、区农协代表、各路游击队负责人在铁炉寺召开会议,决定举行武装暴动,张友民任总指挥,覃文任政委,罗南辉负责军事指挥,杜彦波负责内应。
11月25日,游击队趁当地土豪、民团队员集中在团总何义普家吃喜酒的时候包围升钟场,潜入区公所的武器库里取出步枪并分发给游击队员。随着起义的枪声响起,集结在附近的游击队员冲进区公所,当场击毙伏蕴山等十多人,区长、团总一干人从狗洞逃走。游击队缴获100余支枪,数千发子弹。参加起义的群众当场将区公所的粮卷、粮册、派丁册烧毁,区公所里火光冲天,场上山头上口号声、欢呼声震天动地。次日,起义队伍集中到皂角乡的铁炉寺进行整编,正式打出“川北工农红军”的旗号,覃文任政委,张友民任大队长。随后,总指挥部在升钟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升钟区革命委员会,公布《分粮条例》,开展土地革命。会后,总指挥部派部分队员把守各处关隘以拒敌军,其余队员分组到各地宣传土地革命纲领,开展破仓分粮、惩处民愤大的土豪劣绅等革命斗争,得到农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同时解决了保城区民团的武装,协助当地游击队举行暴动。28日,剑阁县金仙场的300余名农会会员赶到升钟加入起义队伍。
升钟寺农民起义震动四川,国民党南部县政府派保安团和各地民团各处围追堵截。正陷于军阀混战的田颂尧也电令各处驻军3000余人对升钟寺形成合围攻势。对此,总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全面出击。张友民带领3中队在铁炉寺一带抗击阆中方向的敌人,罗南辉带领1中队在苟家沟一带阻击从大桥方向来的敌人,杜彦波带领2中队在保城庙一带拦击盐亭、剑阁方向的敌人。总指挥部设在鹤鸣观,特务队、补充队作为机动力量由总指挥部统一调派,各乡赤卫队、自卫队配合红军作战。但由于力量悬殊,武器匮乏,兵力分散,经过几次恶战后,保城、通垭口相继失守,皂角、升钟等中心区域受到严重威胁。
1932年12月2日,敌人各路合围猛攻铁炉寺,直扑鹤鸣观。总指挥部随即放弃鹤鸣观,向木兰庙方向转移。黄昏,在黑牛包遭遇苍溪保卫团阻截,形势危急。为保存实力,张友民将总指挥部和1中队化整为零,分散转移。覃文与2中队会合后不久陷入敌人包围圈,不得不分散突围。由于敌人疯狂阻截,红军游击队在大罗山集中重整的计划未能实现,覃文、罗南辉、张友民等相继撤离升钟地区。
起义失败后,敌人在起义区域反复清乡,对革命群众实行镇压和血腥报复。保城乡女游击队员张翠兰在突围时被捕,虽遭酷刑仍宁死不屈,惨遭凌迟,壮烈牺牲。在这次清乡中,敌人先后屠杀共产党员、游击队员、农会会员280多人,烧毁民房1100多间。
为保护升钟地区党的组织和革命群众,中共阆南县委于1933年1月1日在南部县木兰庙将原川北工农红军游击队的30多名队员集中起来重建游击队,采取昼伏夜出的方式惩处参与杀害共产党员、游击队员的土豪劣绅,从而震慑了敌人,鼓舞了党员和群众的斗志。
2月2日,省委常委会议作出决定,要求全川党组织讨论升钟寺暴动失败问题,总结经验教训。12日至13日,南充中心县委召开扩大会议,总结升钟农民暴动的经验教训,宣布省委决议,改组南充中心县委。10月12日,四川省委在中央的指示下,作出《关于游击战争和地方暴动的决议》,指出“中央认为升钟游战,‘起于农民斗争的坚决,以及没有驻兵的条件下是成功的。’”因此,这次起义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升保起义”纪念碑建在升钟场桥坝头罐子堡上,核心区总面积为1572平方米,碑高为19.32米,(象征1932年起义时间)碑座正方形为21米,(象征1921年共产党诞生日)由碑身、须弥座、台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