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23:31
午汲古城位于城区西南6.5公里午汲镇午汲村北200米处,为战汉时代古城遗址。古城遗址为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889米,南北宽768米,面积约68.8万平方米。城外四周有护城河沟,宽约60米。城墙四角俱存,但墙体大部无存,共计仅保存有近二分之一:西城墙长740米,高3~5米,底宽8~13米;北城墙长600米,高3~6米,宽8~13米;东墙、南墙无存,已成为公路和乡间大道。在东、西、南、北城墙中间,各有宽10~50米不等的豁口(南面豁口略偏西),为城门所在。
城墙为夯土筑成,夯层清楚,厚约7~14厘米,夯窝直径6厘米。
1956年,解放军京字817部队建设占地在古城内选址。同年5月11日,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发掘组依据当时有关规定,对午汲古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发掘探方54处,清理东周——西汉时期遗迹灰坑和21座窑址,春秋——战国古墓25座。在古城西半部探出古墓41座、窑址25处、枯井18眼、窖穴、灰层和大小灰坑145座。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铁器、少量的铜器及蚌器和钱币等。陶质以泥质灰陶居多 ,主要器形有:甑、豆、盘、罐、盆、板瓦、筒瓦、纺轮等。器表多饰绳纹、弦纹、方格纹、蓖纹、布纹和素面等;石器有砺石和斧;铁器有犁、锄、镰、刀、齿轮等;铜器主要有镞;钱币有五铢钱和剪边五铢等。
午汲古城是战汉时期古城址,最早可到春秋战国早期,最晚到东汉前后,延续时间较长。
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