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0 21:11
半(拼音:bà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古字形从八从牛,表示把牛一分为二。本义指一半、二分之一。引申为中间的或在……中间。由中间引申为两种性质、状态同时存在。又引申为不完整的。
会意字。“半”早见于春秋,图1为春秋金文,其上为“八”字,这里的“八”不是表示数量,用的是“八”字的本义,即“分”“分开”的意思。其下为“牛”,“牛”为大物,在中国古代“牛”同样作为家庭财产的象征。“八”和“牛”组成“半”,其意思是分牛。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半”的古文字,就会发现“八”字均在“牛”字的头顶上,意思是将“牛”从头的中间分开,即中分。将一头牛分成两个部分,每边叫做一半,所以二分之一谓之一半,这就是“半”的本义,即等分。在这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在……中间”的意思。一半不是完整的,故又引申出“不完全”的意思来。
小篆的“半”字与金文基本一致。到了汉代,隶变以后,不但字的形体开始变了,而且字的线条也开始笔画化了。字形上部的“八”,已变为个相向点“丷”。而下部的“牛”,已变为上短下长的两横和中间的一竖了。这一形体,最终发展为楷书的“半”字。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卷二】【半部】博幔切(bàn)
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凡半之屬皆从半。
“物中分也,从八牛。牛爲物大,可㠯分也”注:故取牛會意。
“凡半之屬皆从半”注:博幔切,十四部。
博幔切,去换帮 ‖ 半声元1部(bàn)
半,物中分也。博幔切。七。
【校释】切语下字原作“慢”,据《王二》、《王三》、《唐韵》改。“慢”为谏韵字,于音不合,徐铉音博幔切,不误,则”慢”字盖“幔”字之讹。
【子集下】【十字部】半;康熙笔画:5;部外笔画:3
《唐韵》《集韵》《韵会》並博漫切。般去声。《说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为物大,可以分也。《易·系辞》:思过半矣。《礼·学记》: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韩非子·内储篇》疑也者,以为可者半,不可者半。
又《集韵》《韵会》《正韵》並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汉·李陵传》: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注:师古曰:半,读曰判。判,大片也。
又《韵补》叶卑眠切。音鞭。《道藏謌》:游云落太阳,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清旦,万岁犹日半。
点、撇分列竖中线两侧。两横上短下长,分列横中线上下。末笔竖在竖中线,贯穿两横,全字左右对称。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