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7 18:51
《半幅亭试茗记》是清代廖燕创作的诗。
清·廖燕
亭在韵轩西之南,声影寂寥,方嫌花翻鸟语之多事也。萝垣苔砌,修竹施绕,亭赘其中,而缺其半,如郭恕先画云峰缥缈,仅得半幅而已,因以为名。
亭空闲甚,似无事于主人,主人亦无事于客,然客至不得不须主,主亦不能不揖客。客之来,勇于谈,谈渴则宜茗。而亭适空闲无事,遂以茗之事委焉,安鼎瓯窑瓶汲器之属于其中。主无仆,恒亲其役。
每当琴罢酒阑,汲酒泉一瓶,动炉红,听松涛飕飕,不觉两腋习习生风。举瓷徐啜,味入襟解,神魂俱韵,岂知人间尚有烟火哉?
地宜竹下,宜莓苔,宜精庐,宜石砰上;时宜朗月,宜书皤吟成后;侣则非眠云石人不预也。品茗之法甚微,予从高士某得其传,备录藏之,不述也。独记其清冷幽寂,茗之理倘宜如是乎?
这亭子在韵轩的西面偏南,平时静寂无声,无人出入,在这儿才觉得花盛开鸟齐鸣让人反而生烦。周围是藤萝爬满的墙和生了苔的台阶,细长的竹子环绕着,亭子嵌在其中,有一半看不到,正如郭恕先所画的缥缈的云峰,只露出半幅而已,于是就命名为“半幅亭”。
亭子非常空闲,似乎对主人无用,而主人对客人也似乎无用。但客人来了还是要主人招待,主人也不能不礼让客人进来,招待他。客人来了,非常健谈,说话说渴了则应喝茶。而亭子正好空闲无用,于是就把喝茶之事安排在这,放了一些烧水、倒茶、打水的器具。主人没有家仆,总是自己为客人服务。
每当弹完琴喝完酒,从酒泉中打一瓶水,放在炉上烧开,(坐在亭中),听(四周)松树上的风声飕飕,不禁觉得两腋之处习习生风。举起杯子慢慢饮用,品尝着茶的味道,胸襟也为之开阔(??),神魂都感到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哪里还知道人间有烟火呀。
地方最好在竹林之下,生莓苔之处,一个小巧的房屋;时间最好是在明月高照,文章吟成之后;伴侣则除了“眠云石人”都不行。品茶的方法很是精微,我从一个高士那儿得到了亲传,很好地藏录起来,在这里就不说了。只记得它强调“清冷幽寂”,茶的道理可能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