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规则变星

更新时间:2023-10-28 15:30

半规则变星,是光谱类型为中期和晚期的红巨星或超巨星,显示出可以观察到的周期性和光度变化,但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规则性或中断的变化。同时光度曲线在每个周期内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变化。光度的变化范围从数百至数星等 (通常在可见光的范围是1-2星等)。

概况

参见半规则变星列表、变星命名

半规则变星是脉动变星的一类﹐分为红半规则变星﹑黄半规则变星和金牛座RV型变星三个次型。它们的光变曲线外形和光变周期均呈现很大的不规则性﹐平均亮度恒定或有长周期变化。半规则变星的周期大约从几十天乃至若干年。总光变幅可达3~4个星等﹐通常多为1~2个星等。半规则变星是晚型的巨星或超巨星﹐光谱型从F型到S型均有。金牛座RV型变星﹑黄半规则变星和红半规则变星三者的光谱型依次更晚(见恒星光谱分类)﹐平均光度也依次减弱。

光谱型随光度变化而变化﹕在亮度极小时刻﹐有的出现氧化钛吸收带﹔在增亮阶段出现氢或硅发射线。金牛座RV型变星属星类Ⅱ﹐分布在银心和银晕中﹐在球状星团中也有一些。黄半规则变星和红半规则变星主要属星族Ⅰ﹐是银河系旋臂上的成员。在赫罗图上﹐半规则变星分布在巨星分支附近。金牛座RV型变星紧靠星族Ⅱ造父变星-室女座W型变星的右上方﹐绝对星等大致在-5~-7等之间。红半规则变星在金牛座RV型变星的右下方﹐绝对星等大致在-2~-5等之间。

脉动变星关联

脉动变星是指由脉动引起亮度变化的恒星。这些变星亮度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恒星体内(自身的大气层)一会儿膨胀,一会而收缩,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的。恒星周期性的膨胀与收缩,必然引起恒星半径周期性的增大与减小,恒星的表面积也周期性的增加与减少, 温度和总辐射能量都发生变化,因而光度也周期性的增大与减小,看起来它的亮度也周期性的变亮与变暗。

另外,其颜色,光谱型视向速度,有时还有磁场,也都随之发生变化。  在已发现的变星中,脉动变星占了一半以上,银河系中约有 200万个。脉动变星的周期可以相差很大,短的在一小时以下,长至几百天甚而10年以上。星等变化从大于10到小于千分之几都有。

根据亮度变化曲线的形状,脉动变星可分为规则的,半规则的和不规则的三种不同的类型。

半规则变星分类

半规则变星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SRA:光谱类型 (M、C、S或Me、Ce、Se) 的巨星,有确定的周期和较小的变光幅度,通常在可见光的变化低于2.5等,坟墓一 (宝瓶座 ζ)是这一类型的例子。振幅和光度曲线的形状经常会改变,周期的范围在35添置1200天之间。许多这一类型的变星羽米拉变星的差别只是光度变化的幅度较小。

SRB:光谱类型 (M、C、S或Me、Ce、Se) 的巨星但周期特性难以确认 (许多的周期都在20至2300天之间)或是有着缓慢不规则变化的交替性周期,有些还会偶尔或一度完全停止变化。北冕座 RR和天鹅座 AF是有这种行为的例子。这种类型的每一颗恒星通常都会有一个平均周期,会有两个或多个有稍许不同的周期同时被观察到。

SRC:光谱类型 (M、C、S或Me、Ce、Se)的超巨星,光度的变化大约在1等,周期则从30天至数千天。造父四 (仙王座 μ) 是这类型中明显的例子。

SRD:光谱类型F、G、或K的巨星和超巨星,有些在光谱中会有发射谱线。

光度变化的振幅范围在0.1至4等,而周期从30天至1100天。武仙座 SX和大熊座 SV是这种类型的例子。业余的观测者可以在M 13观察到一打左右光度在11.95至12.25等的红色变星,而周期在43天(V24)至97天(V43)之间。

著名半规则变星

心宿二,天蝎座α星(天蝎座的主星),全天最孤独的一等星,但在其附近有许多明亮的二等星。中国古代又称大火,属东方苍龙七宿的心宿,用来确定季节。“七月流火”即是大火星西行,天气将寒之意。

心宿二乃全天第十五亮星,是颗目视双星,主星视星等1.2等,M1I型红超巨星,光度为太阳的10,900倍,伴星是颗蓝色矮星,亮度为5.4等,两星角距为3”。复合星等0.96等,绝对星等-5.28等。该星属于天蝎-半人马星系,距离为430光年。现代天文学称之为“天蝎座α星引”。它是一个红超巨星。它是一个光变明显的半规则变星,并与一个蓝色主序星组成一个目视双星系统。心宿二还是射电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