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更新时间:2021-11-30 19:40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成立于2002年8月,由原来人文学院对外汉语系、原国际中国文化学院和原对外汉语远程教学中心组建而成,是一所既培养中国学生,又培养外国留学生、既有课堂教学,又有网上教学、既是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又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学基地的二级学院,并成为全国最大的HSK考点之一。

学校介绍

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简称华东师大或华师大。1959 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 16 所重点院校之一。1980 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 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 33 所高等院校之一。校园环境幽美,被誉为远东最美校园。

现在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同时也是国家“111计划”和“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的重要成员,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并称上海“四大名校”。

学院设置

学院下设对外汉语系、汉语言系、汉语文化教学中心、对外汉语远程教学中心四个系级教学科研机构和一个应用语言研究所。学院开设:汉语系列、对外汉语教学系列、基础英语系列、专业英语系列、中外文化系列和基本技能系列等本科专业课程,同时还设有5个博士和7个硕士学位点。

全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正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讲师25人。目前学院有全日制中国学生567人,在读长期留学生近1000人,来自43个国家。2007年对外汉语远程教学中心有注册学生2.7万多人。学院每年培训海外汉语教师近370 人,培训国外短期留学生近350人。

近年来,学院编写、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和重点教材,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总研究经费达500万元。学院还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专家学者和有关教学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学院领导

刘同兰

副教授

院党委书记

吴勇毅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对外汉语学院院长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

汤涛

副编审

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品牌文化与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分管:学生工作、校友会工作

顾伟列

教授

副院长

分管:本科教学工作

姚美玲

教授

副院长

分管:研究生教学工作、科研工作

张建民

教授

副院长(兼)

历任领导

学院历任书记:陈融

学院历任院长:潘文国、陈勤建

系所设置

对外汉语系

汉语言系

汉语言系宗旨 营造多元文化融合的学习与研究环境;培养具有优秀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人材。

汉语言系文化

顺应汉语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的趋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全球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汇聚全球各国学子,营造多元文化融合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以学习汉语为桥梁,引领各国学子深入接触中国文化与中国当代社会,为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广泛的知识与实践支持。

汉语言系历史

汉语言系的前身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中国文化学院,其成立于 1983 年,是当时中国最早从事留学生教育的单位之一。 2002 年,国际中国文化学院与对外汉语系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学院下设对外汉语系、汉语言系,汉语远程教学中心,其中汉语言系继承原国际中国文化学院的工作,主要负责留学生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 2007 年,对外汉语学院进行系科调整,增设汉语文化教学中心负责留学生非学历教育,目前,汉语言系主要负责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本科教育。

汉语文化教学中心

汉语文化教学中心的前身是26年前创建的对外汉语教研室。发展至今,已拥有专职教师31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博士10人。此外,还组建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非学历教育性质的长、短期外国留学生进行汉语方面的专项培训,开设各层级、各类型的多种必修及选修课程。多年来,中心的教学质量在国内外一直得到广泛的认可。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莘莘学子从世界各地前来求学,并以优秀的成绩学成结业。中心至今已为上百个国家培养了近万名汉语人才。

对外汉语远程教学中心

本中心是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成立的第一家专门从事汉语远程教学和研究的机构。

在教育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本校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本中心在国内外已有了一定的影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的有关代表团都曾访问过中心。

中心主要从事对外汉语远程教学网站、汉语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以及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工作, 目前负责管理的网站有:“汉语网”、“对外汉语学院”网站。

中心的工作得到了国内许多高校同行的支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师相继参加了开发工作;技术上中心也得到了国内一些软件公司的帮助,四通利方公司、上海浮山媒体有限公司等为网站建设提供了支持。

目前中心具有网站设计、网页美术、网页编程、外语翻译、教材编写等人才,拥有各类相应设备和网络资源,设有服务器室、网上授课室、教学研究室、网络学习室和课件制作室。

学院历史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在南方地区的重镇之一,它具有悠久的教学传统、优越的办学条件、鲜明的办学特色、雄厚的学术基础、良好的学术声誉、齐整的学术梯队、广泛的研究领域,在国际国内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内最早招收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院校之一;文化大革命后,又是最早恢复招收留学生、设立留学生专门教学机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的院校之一,并于1994年改名国际中国文化学院。1985年全国首批开设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开始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院校之一,并于1994年正式组建对外汉语系。八十年代末最早招收对外汉语方向硕士生的院校之一。1998年,申报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成功,开始招收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博士生;2000年,我校申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点成功,挂靠在对外汉语系。由于根据国家学位办的设想,设立这一专业学位点是“为对外汉语教学开一个口子”,因而,这一成功标志着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是继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之后,又一个拥有独立的对外汉语方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对外汉语教学单位。2002年,成立华东师大对外汉语远程教学中心,和国家汉办合作建设“汉语远程学院”教学网,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

科研

教师年龄和职称结构等:现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科研的教师共68人,其中专职教师50人,兼职教师18人。在专职教师中,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9人,讲师17人,助教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在年龄结构上,51岁以上的15人,41-50岁的14人,31-40岁的11人,30岁以下的10人,四个年龄段的分布相当均衡。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8人,硕士学位者23人,合计占全部教师的近三分之二。在专门从事留学生语言教学的教师中,具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者21人,占全部教师的72.4%。兼职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本校退休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有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其中8人具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占全部兼职教师的44.4%。

学科建设与学术优势: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内与对外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始终将学科建设放在全院工作的重要地位。近三年,我院教师已完成省部级(含国家汉办)科研课题8项;在研课题11项。其中对外汉语教学认知理论研究,汉语远程教学研究已走在全国前列;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视听说教学研究、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跨文化语言交际研究、字本位与汉语研究方法论、实验语音学现代汉语节奏研究、普通话测试研究等具有明显特色。近三年,已发表对外汉语及相关学科著作28部,论文152篇。此外,在汉语本体研究、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中国本土文化研究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上,都已形成了以教授领衔的团队。其中不少领域处于全国前列,并具有国际影响。我院对外汉语学术研究已初具优势,根据人民网发布的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所作《2002年中国大学评估》,该院对外汉语专业荣登全国同类本科专业排行榜第一名。

学位点建设:依托学校综合优势,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民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六个专业点上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及文艺学三个专业点上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本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

科研成果:三年来科研成果累累,共出版论著、译著、编著等28部,发表论文152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42篇,占论文总数四分之一以上。完成科研项目17项,其中汉办项目5项;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10项,其中汉办项目5项。获得科研经费146万(不包括已获批准但尚未到位的经费),人均近3万。并获得教育部、上海市等18个科研奖项。我院科研在全校的社科研究中日渐引人注目,仅以组院前的对外汉语系为例,据本校社科处今年六月份的最新统计,在强手如林的华东师大各文科院系中,对外汉语系的人均论文数与人均论著数均名列全校第三名。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成绩管理试行规定华师教【2011】第42号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的第十六条至第二十一条,对本科生成绩管理(记载)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总评成绩采用等级制记分。对考试课程期末先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给出百分制的总评成绩。百分制成绩低于60 分者,其等级成绩直接转化为F;百分制成绩大于等于60 分者,由电脑排序,然后按名次比例转化为等级成绩。相同成绩者,取相同等级成绩,但相同成绩者不能超过修读人数的10%。

转化办法如下:

注:名次比例=名次/及格人数

对考查课程,由教师直接给出等级成绩,但要遵循上述比例。个别课程可以采用P(合格)和F(不合格)进行记分,但不算绩点。

实习成绩和毕业论文成绩采取A(优)、B+(良)、B-(中)、C(及格)、F(不及格)记分,但实习成绩中A 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0%,毕业论文成绩中A 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0%。

采用相同试卷考试的科目,以参加该课程考试学生作为整体对总评成绩进行排序给予等级成绩。

第二条为了反映学生学习的质量,学校用“平均学分绩点”来衡量。

成绩与绩点的关系:

学生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办法为:

将某一课程的学分乘以该课程所得的绩点,即为该课程的学分绩点。以学生全部课程所得的学分绩点之和,除以该生同期修读的总学分数,即可得该生平均学分绩点。即:

第三条除采用二级制成绩记录方式的课程外,其他课程均计算等级绩点。

第四条学生应按时参加所选课程的学习与考核。考核成绩如实记入学生成绩单和学籍档案。选课后无故不参加课程学习或考核者,课程成绩以零分或F 记载,注明“旷考”字样,并计入学分绩点统计。未选课程不能获得相应课程的成绩和学分。

第五条补考和重修成绩记载参照《本科生补考和重修试行规定》执行。

第六条缓考成绩按实记载。并注明“缓考”字样。等级成绩和绩点参考原教学班相同成绩。缓考申请成功而不参加考试,成绩以零分或F 记载,注明“旷考”字样。缓考不及格不予补考。

第七条插班生、转学生、赴国内外或境外学习的学生,在他校学习的成绩转换为我校成绩时,根据《本科生成绩及学分转换管理细则》处理。

第八条学生严重违反考场纪律或考试作弊,取消该课程本次考试资格,成绩以零分记载,取消补考资格,必须重修;并按《本专科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九条任课教师及开课院系负责录入考试成绩(包括补考和缓考成绩)。任课教师应于考试后5 个工作日内将考试成绩录入公共数据库,经开课院系教务老师审核通过后进入学生成绩库。并在打印的成绩登记表上签字,交所在院系汇总存档。如因故不能及时录入成绩,应报教学院长(系主任)批准。未经批准不按时递交成绩的,学校可作教学事故处理。

第十条学生应及时核查课程成绩,如对所修课程成绩有异议,可向开课院系提出复查申请。由开课院系教学院系(系主任)组织教师对试卷进行复查,给出明确答复。如需更改成绩,由任课教师提交书面申请,经开课院系教学院长(系主任)审核后,签报教务处。复查申请应在每学期第二周内提出,学生对同一门课程成绩复查以一次为限。

第十一条成绩单记载学生在校期间修读的所有课程成绩。依据《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实施办法》,授予毕业生学士学位时,已符合学生毕业时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有效成绩为准计算平均绩点,如达到学士学位的绩点标准,并满足其他相应条件,授予学士学位。

研究生培养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拟定于2012年8月20日-8月2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近现代中国文学意识形态”研究生暑期学校。此次活动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批准和资助。具体方案如下:

主题:近现代中国文学意识形态

授课时间:2012年8月20日-8月29日

课程简介:详见公共数据库

授课教员:卢守助,李宏祥

授课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开课对象:全校硕士研究生及相关人员

选课方式:本校研究生登录公共数据库,在“我的学习”-“选课”-“公共选修课”中进行选课。高年级本科生、校外研究生要参加允许高年级本科生、校外研究生选课的课程,请和开课院系联系。本暑期学校课程是否可以冲抵培养计划中的学位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由各院系根据选课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稍后会在研究生院培养处网上通知,请密切关注。

学员考核:如期完成暑期学校的所有课程、通过考核的正式学员,将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承认的2个学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