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11:01
清顺治九年(1652年),邑人黄坦始建青岛华严寺。
清乾隆年间,华严寺观音殿、祖堂、客房失火焚毁,后重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青岛市国民政府出资增建新式楼房5间。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青岛市市长沈鸿烈为华严寺题写匾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抗日需要,青岛市国民政府迁驻青岛华严寺。
文革时期,青岛华严寺遭人为破坏。
1985年,青岛市人民政府重修华严寺殿堂房舍。
1999年,青岛市人民政府重修华严寺三圣殿、东西配殿、天王阁等建筑。
2000年,崂山风景区管委会为发展旅游,对华严寺进行全面修缮,作为景区对外开放。
2016年12月,青岛华严寺正式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
青岛华严寺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房舍共计120余间,依山势而建,为“阶梯式”院落,分为四进,主要由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韦陀阁、藏经阁、客堂等建筑组成;一进为僧舍;二进为藏经阁院落;三进为大殿及辅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塑像、木雕那罗延佛像,檐下有一井,名甘露井;四进为后大殿,称大悲殿,供奉观音菩萨,侧为华严寺祖堂,供奉临济宗的第四代传人、第一任方丈慈沾法师;寺前西侧有一塔院,四周环筑围墙,是寺中历代住持的藏骨处。
大雄宝殿为华严寺主殿,通高7米,重梁起架,斗拱飞檐,檐角饰“嘲风”,檐下悬警钟,黄绿色琉璃砖雕甍高50厘米,饰有龙、凤、虎、狮等造型;两端装饰“螭吻”,顶披黄绿色琉璃瓦,系“歇山式”建筑;檐下朱漆木柱挺立,基座为花岗岩,鼓形;殿堂内四楹挺立,供奉有释迦牟尼金身塑像,壁上绘有梁棼税均低浮雕云龙图,金银粉饰龙,朱蓝漆彩绘云楹等,庄严典雅。
藏经阁建在华严寺洞形山门之上,阁呈方形,面阔13.8米,深8米,阁高8.2米;阁中央大厅立四棱形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重檐歇山顶式;四周游廊贯通,环以雕栏,外檐木柱20撑顶,檐角饰“嘲风”,两端饰“螭吻”;前为幕式墙,门窗结合,穿堂门,无后窗,顶披黄绿琉璃瓦,雕甍高约40厘米,镂空云龙,呈明代建筑风格。阁内藏有清顺治九年刊《大藏经》1部、元人手抄本《册府元龟》1部,142册,计1000卷;另有憨山法师手书条幅、于七画象等。
慈沾
慈沾,俗姓李,山东观阳(今山东省海阳市)人,生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少孤,事母孝,性善悟,喜谈空门静理。清顺治九年,慈沾任华严寺第一代方丈,为临济派第四代传人,居崂山二十余年,生平“不为苟得,不募缘,不蓄幼童,以非礼来者若罔闻见,未尝见有忌色嗔语”。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慈沾法师圆寂登真,世寿84岁。
憨山《华严寺》
独立高台眺大荒,飞来空翠洒衣裳。一林爽气生天籁,无数昏鸦送夕阳。
厌俗久应辞浊世,濯缨今已在沧浪。何当得脱尘埃去,披拂云霞坐石床。
1982年,青岛华严寺被列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乘坐青岛公交106路、202路环线、618路至华严站下车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