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0 17:56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ST)创建于1953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具备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办学风格、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成为华中科技大学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学院之一。
建校初期机械工程系设有机械制造、机床与工具、铸造、锻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本科专业。
1965年更名为机械工程二系设有铸造、锻压、金相及热处理本科专业。
1973年在原有铸造、锻压、金相及热处理基础上增设焊接专业。
1981年设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材料学获批博士点。
1984年材料加工工程获批博士点。
1988年压力加工获批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获批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0年增设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1998年获批博士点。
1991年成立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更名为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8年成立科技部快速原形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
1999年对本科专业进行整合,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1999年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2001年材料加工工程获批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001年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合双专业。
2002年恢复原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
2002年自设纳米科学与技术硕士点和博士点。
2003年自设数字化材料成形硕士点和博士点。
2004年成立湖北省先进成形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4成立快速制造关键技术湖北省创新群体。
2006年成立中英先进材料及成形技术联合实验室。
2006铜/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宫内节育环 (IUD)的研制成立湖北省创新群体。
2007年“材料加工工程”再次评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材料学”获批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2007年获批教育部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区。
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批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年成立湖北省先进成型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8年成立中温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系统集成湖北省创新群体。
2009年增设电子封装技术。
2010年成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创新团队。
2010年成立面向自主创新的汽车关键零部件成形过程智能化模拟与工艺优化的研究湖北省创新群体。
2011年成立教育部大型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1年再增设功能材料专业。
2012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2年获批3个国家级实践教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广西玉柴国家级实践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江苏太平洋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一拖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
2012年成立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创新团队。
2012年成立湖北省发改委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学院设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已通过国际工程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是国家级品牌专业,多年来全国排名第一。学院设有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纳米科学与技术、数字化材料成形、电子封装6个研究生专业,并作为主体单位设置材料与化工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8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5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优青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9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中,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日益增多。
199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括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其中“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稳居全球前1‰。
学院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学、研、产协调发展的方针,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1978年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近20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3项,大学领先奖1项,GM中国科技成就一等奖2项。2001年学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48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13篇、《EI》收录论文10篇。获授权专利6项(其中实用2项,发明4项)。200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回国人员基金2项,省基金1项,博士点基金1项,省攻关1项;获授权专利7项(其中:实用6项,发明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 三等奖1项。2002年发表学术论文268篇,其中,国外期刊21篇,国际会议16篇,被《SCI》收录论文18篇、《EI》收录论文 20篇、《ISTP》收录论文3篇。2003年科研经费首次突破 1000万元,获自然科学基金5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2篇,《EI》收录30篇,《ISTP》收录15篇;申请专利24项,获批11项(其中实用4项,发明7 项);承担国家“863”项目2项,“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基金3项,湖北省基金2项。
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顺利通过国家评审。在2003年7月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再度对我国高校本 科专业进行的排名中,我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一。 学院在新型模具材料、塑性成形设备计算机控制、凝固模拟研究与软件开发、金属纳米粉体材料研究与开发、现代模具技术、金属液态与塑性精密成形和快速成形技术、化学粘结剂 砂成套技术、材料激光加工技术、现代塑性成形设备及数控技术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学科方向和优势。近两年又在模具熔射快速制造、高强轻金属精确成形等方面形成新的方向与优势。教学改革开创了新局面,2001年,为加快学院建设以适应21世纪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学院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整调整,合并成立了“材料工程与计算机应用系”和“材料科学与技术系”。学院开始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全新的专业培养本科生。
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过1000多项,包括国家973、重大专项、863、支撑计划、ITER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累计科研经费超过5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实现多宗重要技术成果转化,有利支撑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4名教授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