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琴鸟

更新时间:2023-07-13 15:54

华丽琴鸟(学名:Menura novaehollandiae)是雀形目琴鸟科的鸟类。和雉鸡类没什么区别,不过它属于雀形目,体长80-100厘米左右,是该目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鸟具有长达70厘米的尾羽,最外侧尾羽宽阔且向两侧卷曲,外观酷似竖琴,极其珍贵。是澳大利亚的国鸟,1930年澳大利亚政府制定法律加以保护。

物种学史

1798年2月,几名探险家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山搜寻一种传说中的美丽的鸟。他们不知翻过多少山头,穿越多少密林,终于捕到了这种美丽而不知名的鸟。这种鸟的雄性长着16根修长的尾羽,几乎占身长的2/3,尾羽展开,很像一架美丽的竖琴,因此鸟类学家把它命名为华丽琴鸟(Menura novaehollandiae)。

形态特征

华丽琴鸟体型较大,身长80-98厘米,体重975克。通体浅褐色,上半身有斑纹,下体灰棕色,翅膀圆,有一双强有力的腿。雄鸟有长达70厘米,宽3.5厘米的竖琴形美丽尾羽,最外侧的尾羽先端外卷成弧形,上缀金褐色冠状斑,边缘黑色,一侧银白色,另一侧有多数金褐色的新月形斑纹,构成“琴”的两臂;中间12枚尾羽微白色,羽枝稀疏,纤细如丝;还有2枚触角状羽,羽毛等长,金属丝状,窄而硬,微弯曲,相当于琴弦,位于弯曲的两“臂”的中部。琴鸟是雀形类中身体最长的鸟。雌鸟除尾羽外,形似雄鸟。琴鸟的喙坚而直,足健善走,很少飞行。

体色斑驳的雌性华丽琴鸟还不如鹌鹑漂亮,但是雄性华丽琴鸟美丽的尾羽平时拖在身后,只有在交配期才像孔雀开屏一样竖起来。这时候雄鸟一面展示着美丽的尾羽,对着雌鸟不停地跳着美妙的舞蹈,一面放开歌喉,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叫声(非常接近竖琴的音色),到雌鸟愿意和它婚配时为止。

华丽琴鸟美丽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占身体比例很大的尾羽给飞行造成了障碍。虽然澳大利亚没有善于捉鸟的猫科动物,不过却是各种猛禽的理想栖息地。飞行困难的华丽琴鸟翅膀逐渐退化,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健步如飞的强壮的双足,使华丽琴鸟由飞禽逐渐向走禽过渡。

栖息环境

栖息活动于热带雨林、阴暗潮湿的桉树森林、林地和蕨类沟壑。潮湿的森林,特别是温带和亚热带雨林,从海平面到亚高山地带的沟壑、山谷、山坡和山脊;在亚热带雨林中,这些大型鸟类喜欢在灌木丛中的藤蔓和附生植物提供的林下蕨类植物;在凉爽的森林,它们分散在桉树和小乔木形成的灌木丛生活。

生活习性

大部分时间在树上栖息,夜间下到地面上活动。雄琴鸟以求偶时炫耀的姿态和富于模仿的鸣叫而闻名。雄鸟炫耀时,在森林中几块小空地上把尾伸向前方,使两条白色长羽盖在头上方,而琴状羽向侧方竖起,一面有节奏地昂首阔步,一面鸣啭,间而唯妙唯肖地模仿其他生物声音。

华丽琴鸟不但能模仿各种鸟类的鸣叫声,还能学人间的各种声音。如汽车喇叭声、火车喷气声、斧头伐木声、修路碎石机声及领号人的喊叫声等。歌声婉转动听,舞姿轻盈合拍,是澳洲鸟类中最受人喜爱的珍禽之一。

主食昆虫、蜘蛛和蠕虫,有时也食植物种子。

华丽琴鸟有一种动物界罕见的越种合作行为。除了在求爱时轻歌曼舞,华丽琴鸟还给一种园丁鸟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塔斯马尼亚岛也有零星分布,是澳大利亚的国鸟。

繁殖方式

华丽琴鸟于每年6-8月间交配繁殖,雄鸟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和俄尔浦斯恰恰相反,在繁殖期内分别同若干雌鸟交配,而后就跑掉了,由雌鸟单独建巢、产卵、育雏。巢与一般鸟不同,形状像个土墩,进出口不在上面而在侧面,多半筑在悬崖峭壁人迹罕至的地方,雌鸟每次产卵6-7枚,孵化期约50天左右,47天后小鸟出巢,幼雏跟随母亲生活8-9个月后独立生活,雄鸟7-9岁性成熟,雌鸟6-7岁,寿命15年左右。

琴鸟是“一夫多妻”,在一个繁殖期内,一只雄琴鸟能分别同若干雌鸟交配。幼鸟要发育两年才能完全成熟。雄幼鸟在2岁前和雌鸟相似,2岁以后才长出华丽的尾羽和羽饰。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较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