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更新时间:2024-10-16 21:50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下属校区,选址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南岸的创新城,与广州大学城隔岸相望。

历史沿革

2022年9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二期正式交付启用。

2023年7月16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全面交付暨集成电路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自2016年11月11日市校签约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已完成6个学院国际合作外方大学签约,组建了先进材料、大数据与空间网络安全、生命科学与生物智造、微电子与人工智能等学科方向的五个骨干团队,其中四个团队是院士牵头,全职进入。

根据方案和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将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量子通信、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等。计划建成生命科学与生物智造学院、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微电子学院、大数据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学院、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学院、量子与光通讯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共20~30个专业,逐步实现约12000人的办学规模,其中本科生3000人、研究生9000人,建立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截止至2018年5月,广州国际校区首期成立的3个学院和5个研究院,已经开始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分别是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三个学院,以及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华工-港科大联合研究院、广州智能工程研究院、材料基因工程创新中心、生物医药与再生医学联合研究院五个研究院,重点开展基础研究、重点核心技术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

师资力量

广州国际校区瞄准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世界一流大学资深教授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倾力打造一支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任教师、行政和教辅人员总体数量计划达到约1600人,其中顶尖人才100余人、国内外知名教授约160人和优秀青年人才约240人。

该校区已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近100人,其中不少是国际重要的学术权威和领军人物。在已引进的12名全职国内外院士中,有7名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包括国际高分子领域的领军人物、美国工程院院士程正迪,国际无机膜领域主要奠基人之一、德国科学院院士Jürgen Caro,有机光电子学顶级专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Donal Bradley,著名先进制造技术专家、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等人及其团队。

教学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按照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学校四方共建的新模式,采用“中方为主、国际协同”的新机制,实现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强强合作。该校区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量子通信脑科学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等,努力办成与国(境)外多所著名高校合作的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国际化示范校区,全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力支撑广东、广州创新驱动发展。

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合作模式,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和高水平的合作,引进国际优质办学资源,吸引全球顶尖学者和大师,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

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已经与近20所世界一流院校合作重点布局引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孕育产生颠覆性技术变革的新工科交叉领域,重点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生态环境等方向。

在教育部、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鼎力支持下,未来的广州国际校区一定能够成为全球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国际前沿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又红又专拔尖人才的输出地。

广州国际校区采用“在地国际化”的办学新范式,获批唯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部省市校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示范校区,是四方合作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一次有益尝试,将有力推动华南理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步伐。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需求导向,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广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教育部将积极支持华南理工大学推进国际校区建设,也将一如既往支持广东省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表示,广东省把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作为创新发展的核心定位,着力构建创新型经济格局。在这一进程中,充分发挥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部省市校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将加快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加快提升华南理工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广东建设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广东省将全力支持华南理工大学及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广州市市长温国辉表示,广州市将全面履行协议内容,与华南理工大学一道,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根本,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将其打造成为属地城市与院校合作的示范校区,广州高等教育的新名片、新品牌和新标杆。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迎军表示,建设国际校区对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校自身办学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华南理工大学将举全校之力,把国际校区办成合作办学的典范。她表示,此次四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可谓中国教育的一个新历史时刻,也是华南理工大学经过多年努力发展和酝酿多年的结果,“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不同于过去国内其他高校合并式扩校,而是站在一个全新的高起点。”

文化传统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区徽整体采用了外圆内盾的方案,蕴含文脉传承、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外圆式样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校徽,示意以和为贵、不偏不倚的东方文化。内盾造型源自西方崇尚的传统骑士之风,象征谦恭自守、追求真理和捍卫正义的精神,二者并结以此呈现标志的中西结合、国际风范。

区徽中的内盾造型代表着华南理工大学的百年办学历史。在“红色甲工”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校名几经更改,如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但其校徽却一以贯之,或是盾牌样式,或是采用盾牌为主体创作元素。广州国际校区区徽采用内盾的造型既表达了锐意进取、追求真理的学术理想,同时也表达了历史与现代的传承,蕴含着华工百年办学的深厚历史文脉延续。昔日先贤对科学和教育的美好希冀,将在新时代的广州国际校区重焕光芒。

在区徽的设计上还运用了石牌坊、木棉花的元素。石牌坊既隐喻表彰功勋、科第之崇高荣誉,同时也是华南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木棉花则是广州市花,代表华工一校三区同处花城扎根南粤大地,同时以其火红怒放取意华工学子朝气蓬勃、壮志凌云。两者均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校徽,寓意广州国际校区对华工历史和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校园环境

国际校区选址广州大学城南岸的创新城,占地约1650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项目总投入预计超100亿元,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图书馆、体育运动、生活区等。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