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地块

更新时间:2023-10-09 17:07

华夏地块是指扬子克拉通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以南的中国华南的大陆,可能还包括“沉入”东海和南海的陆块。地块(block)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没有确定的地质含义和时间概念,并非对应于“古陆”。因此华夏地块概念是对该地区其他有争议的“华夏古陆”、“华夏板块”、“华南褶皱带”等命名的一个替代性的、通用的术语。

简介

华夏地块是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东部和福建沿海地区的一个地块。在广泛分布的火山岩之下,出露有零星分布的深变质岩,1924年葛利普(A.W.Grabau)称之为华夏古陆。其后,在这些变质岩中陆续获得了14〜18亿年的同位素年龄,同时研究表明闽西南下古生界中的碎屑岩物源来自东侧,因而认为可能有·一个不同于扬子地块的前寒武纪陆块。其范围可能从浙闽一直到云开地区,向东可能已经被海水所淹没。对华夏地块的范围、性质和演化历史及其与周边地块的关系尚有许多不同的认识。

对闽西南下古生界变质碎屑岩的岩相分析表明蚀源区位于东侧,从而证实华夏地块是一个独立于扬子地台的前寒武纪地块,其范围从浙、闽经粤东可-直延到粤、桂交界的云开地区。但是对于华夏地块的范围、构造性质、演化历史,以及与更南的印支-南海地台的关系还有诸多不同的认识。

地质概况

华夏地块是华南板块的一部分,位于扬子克拉通的东南侧,呈北东向展布。两个地块的分界线在东北部较为清楚(以江山-绍兴断裂带为界),而在中部和西南部则不太清楚。通常以江南造山带的南缘为界,大致东西向横切江西中部与湖南中部、沿雪峰山呈南北向、桂西北。

随着地质年代学研究成果的进展,现已经认识到扬子克拉通非常古老,其深部有一个至少29.5亿年前的新太古代结晶基底。在扬子克拉通南侧的江南造山带,发育大量形成于8.2-8.3亿年前新元古代具有弧特征的基性岩浆和花岗质岩浆活动,说明扬子克拉通南缘发生大洋俯冲和弧-陆碰撞类型的地壳增生。

古陆

华夏地块的东部,包括浙南、闽北、赣东,被称为“武夷山地区”,由地质年代学的研究推断深部具有一个太古宙基底,因此是一个古陆(指中元古代之前形成的陆块)残留的块体,称之为武夷古陆或武夷微古陆。显然该微古陆与扬子克拉通的8.2亿年前的碰撞,产生了二者之间明显的江山-绍兴断裂带分界线。

华夏地块的中、西部是南岭地区和云开地区,主要为5.3-6.5亿年前晚新元古代沉积物,内含少量更古老的物质,研究表明这些古老物质可能来源于东印度和东南极地块,即在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时期,华夏地块很可能位于冈瓦那大陆靠近东印度和东南极地块的地区。南岭-云开地区未发现古陆存在证据,可能是该地区在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成为沉积盆地,接受临近陆块的陆源碎屑物。

推断

综合推断,新元古代以前的华夏古陆,随着7.5亿年前罗迪尼亚超大陆分裂时裂解,形成了武夷微古陆和其间的裂谷盆地。中、西部盆地接受了邻近的东印度和东南极陆块的陆源碎屑物,东部盆地接受了武夷微古陆的陆源碎屑物。在4亿多年前的加里东造山运动这些盆地隆起、褶皱形成一个新的大陆———华夏地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