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更新时间:2024-10-23 16:09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由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于1978年完成,是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东馆的建筑面积为56000平方米,投资高达9500万美元。

建筑简介

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总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投资9500万美元。1978年落成。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贝聿铭设计。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这座建筑物不仅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艺术象征。”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说。

布局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入口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展览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小广场

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花岗石地面,与南北两边的交通干道区分开来。广场中央布置喷泉、水幕,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广场上的水幕、喷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倾泻,水声汨汨。观众沿地下通道自西馆来,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动步道到东馆大厅的底层。

展览馆

美术馆馆长J.C.布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过于庄严,类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的灵活性,大而无当,往往使人疲乏、厌倦。因此,他要求东馆应该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堂”,要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珍品。他还认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一种方向感。为此,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天窗架下悬挂着美国雕塑家A.考尔德动态雕塑。东馆的设计在许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隐喻西馆,而手法风格各异,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东馆内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产地以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与西馆相同。但东馆的天桥、平台等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用枞木作模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混凝土的颜色同墙面上贴的大理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不同。

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高度,这样就避免了大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按照布朗的要求,视觉艺术中心带有中世纪修道院和图书馆的色彩。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厅,力图创造一种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宁静的气氛。

设计作者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他的作品坚持建筑融合自然的观念,内部空间的精妙分割最令人回味弥久。

与环境握手言欢

东馆位置特殊,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公共建筑。西馆的扩建,既要与之保持延续与呼应,又不能墨守成规,同时还要令这块3.64公顷的梯形土地物尽其用。

为了达成与西馆似与不似的旨趣,东馆同样采用了田纳西州的大理石来做饰面,甚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保持与西馆相同,使得贝氏标志性的立体几何块面的建筑增添了温婉柔和的气质。

奇思妙想连东西

据说,设计师经过精确计量,令展览馆入口的中轴线与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重合,以表明两者的联系。这种若明若暗地隐喻西馆的手法一旦被揭示,令人击节。

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一度令爱古不爱新的巴黎人闹心,事实上,早在设计东馆的时候,贝聿铭便令自己的金字塔情结表露无遗。东西两馆之间,贝聿铭设计了一个全部用鹅卵石铺砌成的小广场,广场中央布置喷泉、水幕,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正是卢浮宫前的缩小版。在此之下,便是连接东西两馆的通道。参观者可于此乘自动步道自由往来于东西两馆。

让光线创造设计

从西大门进入东馆,这个等腰三角形建筑的中央大厅高挑明亮,自然光从1500平方米大小的天棚上倾泻而来。厅内布置树木、长椅,上方悬挂着出自抽象艺术家亚历山大·卡尔德(Alexander Calder)之手的红色翼状装饰物,如同四季不败的红枫气韵生动。

以此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而自然光也经过天窗上分割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玻璃镜面折射后,落在由华丽的大理石筑就的墙面、天桥及平台上,柔和而浪漫。热爱艺术的人们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博物馆弥漫着某种优雅而又亲切的气氛。

如同当初馆长对设计师的要求,东馆给人的感觉既不过于庄严,类若神殿;空间分割灵动,避免了大而无当,使人疲乏。行走其间,如同在家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珍品一般。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