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7 16:08
华表石,又称锦裹石、锦石山,海拔373米,坐落在广东省德庆县城西25公里陆水河与西江汇流处。从对面的S368云苍公路开车经过或者在西江上行船经过此地时,无不为其奇特的外形和硕大的石体而震撼。石头上巨大的“华表石”三个字,被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认定为全省最大的摩崖石刻。
据宋洪迈《夷坚志》和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秦末,赵佗割据南越称帝,汉定中原后,汉文帝派大夫陆贾出使南越。陆贾经桂岭取道,沿西江而下,路经华表石,登山向山神许愿:若能说服赵佗归汉,当以锦披石山,以酬山神。赵佗经陆贾晓以大义,铭感汉德,遂取消帝号,接受汉封,南北统一。后赵佗与陆贾泛舟西江,陆贾登山,取锦裹石,锦不足,遍山种上黄菊,以花代锦。自此取名锦石山、锦裹石。后人为纪念陆贾统一祖国功绩,在山上建有陆贾祠。
为高约二百米圆柱形岩石,西侧悬崖上刻有“华表石”三个大字,每字二丈见方,为明代广东书画家黎民表所书,乃岭南历史上最大的摩崖石刻。
华表石被称为“西江奇观”,“西江第一怪石”,是古代火山爆发时由地下喷出的岩浆凝聚而成的火山岩石山。山下林木芳菲 ,泉水淙王争;遍地怪石嶙峋;有石龛,仙人桥,五色石花,狮子石等。在西江行舟,远望石山,下如层城,上如列屏;沿江绕山而行,其形随时而变,一时像入睡卧佛,但见额头;一时像打坐和尚,端庄肃穆;一时像挂单行僧,神态自若;惟妙惟肖,实乃石山一绝,历代骚人墨客,到此题咏甚多。有锦石撑空诗云:“五岭南来孤柱撑,陆郎到此驻云旌;神功海外无人识,万古东西永不倾。”
华表石题刻刻于华表石南面的峭壁上。据《广东新语》记载,明万历初年,泷水(今罗定江)流域少数民族瑶民暴乱,经常出没于西江罗旁水口。万历五年(1577),明王朝遣两广总督凌云翼亲率大军在罗旁一带平定瑶乱。平息后,见罗旁对面之石山,如巨大华表直插云天。于万历七年(1579)时已升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凌云翼,命人在石山南崖峭壁上刻上“华表石”三个大字及四行题款127字以纪功。
“华表石”三字,楷书阴刻,每字高4.2米,宽3.3米,字距为0.7米,题款小字,楷书阴刻,每字高0.24米,宽0.21米,内容为:“钦差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道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地方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今升南京兵部尚书太仓凌云翼;钦差总督两广口口兼理粮道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地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临武刘尧诲;巡按广东监察御史内江龚懋贤;巡按广东监察御史当涂梅淳。万历七年已卯季冬吉日题。”
据《广东新语》及清光绪《德庆州志》记载,华表石题刻为黎民表所书。黎民表(1515—1581),字惟敬,自号瑶石山人,广东从化人,明嘉靖举人,授翰林孔目。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使司参议。工画,尤擅书法,其诗与梁有誉、欧大任齐名。
华表石题刻,是明万历七年(1579),时任兵部尚书的凌云翼因带兵在西江罗旁水口平定瑶乱,想留名千古而命人所刻,对研究当时瑶民动乱事件及其失败后被迫迁徙他乡的历史有一定价值。黎民表为当时广东著名书画家,其题刻在省内少见。题刻每字高4.2米,宽3.3米,据省方志办编《广东之最》称,为广东古代最大的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