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实验区

更新时间:2022-04-30 18:07

华西实验区,是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在中国大陆建立的最后一个实验性质的区域,其覆盖范围为国民政府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的全部区域,包括巴县、江北、合川、江津、永川、綦江、璧山、铜梁、荣昌、大足北碚等十县一局,共有人口532万,耕地1230万亩,农民70万户。

成立经过

1939年,平教会从长沙迁到重庆。1940年7月,经教育部备案,平教会在巴县歇马乡(今重庆北碚区歇马镇)创立私立乡村教育学院,设立有乡村教育系、农村经济系,开始了战时的乡村建设活动。1940年,经省政府主席张群同意,指定璧山为“试验县”,开始在璧山进行考察调研等。抗战胜利后,平教会干事长晏阳初与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商议,并经国民政府批准于1946年11月划定巴县和璧山县为实验区域,称“巴璧实验区”,因后来实验区扩大为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整个区域,因此改称“华西实验区”。华西实验区自成立到1950年12月结束,共历时近四年时间,期间在璧山、巴县、北碚等地有过成绩显著的乡建实验

工作过程

1946年11月“巴璧实验区”成立,总办事处设在璧山省立医院,内设秘书(陈滋国)、合作社辅导员(李国桢)。实验工作也从璧山开始,初在青木、城南、来凤、河边4乡镇开展试点工作,1947年6月,璧山县参议会决定在全县开展实验工作,并通过了巴璧实验区代拟的《璧山县地方建设中心工作三年计划大纲》,组成三年计划推行委员会,下暂设教育、经济委员会。同年11月,依照地理形式、经济文化、人口分布,划璧山为254个学区。此学区不但是教育推行单位,而且为经济组织单位,凡实验区计划中的一切经济建设事业,均以学区为单位,配合民教逐步推行,实现由组织教育达到组织生产。1947年8月,实验区各县纷纷要求开展实验工作,尤以北碚、巴县请求最力,平教会遂决定更名“华西实验区”,实验范围逐步扩展,1948年初,扩大到50个乡镇。1948年2月,巴县全面开展实验工作,4月以后,江北、铜梁、合川、綦江4县的部分乡镇也开始实验工作,10月又加上江津的16个乡镇。据1949年11月统计,实验区已扩展到7县1局的160个乡镇。其他永川、荣昌、大足实验工作尚未开始,四川就解放了。1950年12月,在重庆市军事管制期间和抗美援朝的历史条件下,“平教会”、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学院受到不公正处理,被视为反动组织、美帝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和进行“奴化”教育的反动学校。“平教会”被宣布解散,华西实验区和乡村建设学院被接管。

1986年,中共重庆市委决定于1986年8月31日以在《重庆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的形式,给“平教会”、华西实验区、乡建学院平反,恢复名誉。《人民日报》海外版于同年10月14日予以转载。这件冤案终于得到澄清。

活动经费

1949年2月以前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自筹(在国内外募捐而来),因经费有限,工作着重在成人教育方面,经济建设工作只选在少数乡镇进行。1949年2月后,得到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帮助,实验区才普遍展开经济建设实验工作,同年11月20日,复兴会停止帮助,实验区工作开始大为紧缩。1950年11月,乡建学院被军管,平教会被宣布为反动组织,华西实验区结束了其历史。

重要意义

华西实验区被学术界誉为晏阳初在中国建立的最后一个“乡村建设实验基地”。与他的“定县实验”相比,“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思想更加系统和成熟、实验的内容与范围更加丰富和广泛,对后来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和菲律宾、加纳、哥伦比亚等国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影响更为直接。

创始人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平民教育家,民国乡村建设代表性人物之一,1923年至1949年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1940年,晏阳初在重庆歇马场创办乡村建设学院,同时将璧山县指定为实习区,1946年建立“巴(县)璧(山)实验区”,1947年更名为“华西实验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