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校

更新时间:2023-04-19 18:25

单人校是中国当下农村山区生源减少和撤校并点形成的一种教育现象。地处偏僻、居民贫穷,是“单人校”的地域性特点;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如果撤去“单人校”,这些学生很可能辍学,是“单人校”的学生情况;坚守在“单人校”里的老师,一般年龄较大,任教时间较长,是“单人校”的师资情况。“单人校”会因为多、散、小、破成为政府财政的负担,也成为师生安全的隐患,甚至贫困地区也因为孩子接受不均衡教育引发争议。让“单人校”尽快地消失,应当在加大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投资建设上下功夫,而不能因为有老师的坚守放缓这样的投资步伐。

背景介绍

在福建闽清县东北角,距离县城约50公里的下祝乡洋边村,有一所“单人校”——下祝乡洋边小学,如今这所学校仅剩下杨铃梅和她的5名学生。乡村女教师杨铃梅在大山深处坚守了26个年头。下祝乡中心小学校长祝忠松说,洋边小学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杨铃梅的奉献精神,如果没有她,即使想办也办不下去。

不用说相关方面对乡村女教师杨铃梅的教学成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即使她的教学质量比同行较低,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还应对其坚守与奉献在大山深处26个年头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单人校”的存在,是一个地域环境问题,也是一个教育环境问题,还是一个地方经济状态和居民对子女教育心态的问题。通俗地说,“单人校”不应因为有老师的坚守而存在。

存在原因

“单人校”的存在,是农村山区生源减少和撤校并点形成的一种教育现象。地处偏僻、居民贫穷,是“单人校”的地域性特点;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如果撤去“单人校”,这些学生很可能辍学,是“单人校”的学生情况;坚守在“单人校”里的老师,一般年龄较大,任教时间较长,是“单人校”的师资情况。这些因素,一方面是撤校并点后,教育部门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教学,政府对这些地区孩子的特殊照顾与关爱;另一方面反映了对学校合理整合的方法问题,及其“单人校”最终消失的必然性。

这几年,“单人校”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即使还有一所“单人校”,也是政府和公众心头的一个疙瘩。“单人校”会有最好的老师,但“单人校”绝不会成为最好的学校。

解决方法

“一个都不能少”,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更需要有人付出,但问题是“她把爱心献给了我”,我们应该拿什么奉献给坚守“单人校”26年的女教师。虽然作为教师有“蜡烛”、“人梯”、“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这些荣誉罩着,但他们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饭,也需要养家糊口,也需要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她们也不能靠“精神”活着。

因此,拿什么回馈坚守“单人校”26年的女教师,不能空口说空话,第一除了国家规定的农村教师补贴,在评优树先、晋级等各方面需要给于一定的照顾;第二“单人校”无疑是对有效教育资源的浪费,解决“单人校”的状况政府需多做努力,或通过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或引导扶持返乡创业就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扩大“单人校”的生源,让“单人校”再“火起来”,并改善学校工作条件。如此方才能让更多的山村教师安心工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