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0 11:46
南亚新木姜子(Neolitsea zeylanica (Nees & T. Nees) Merr.),是樟科、新木姜子属常绿乔木,地生,互生,植株无毛,全缘。通常伞形花序,生于叶腋,花被4裂片,宿存。浆果状核果。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36厘米;树皮灰色。幼枝绿色,被黄色微柔毛,老枝深褐色, 无毛。叶互生或聚生于枝端,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7-11厘米,宽2.5-4厘米,先端 狭渐尖,基部楔形略下延,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粉绿色,幼时沿中脉有黄色短柔毛,老时无毛,离基三出脉,侧脉每边3-4条,最下一对侧脉离叶基部5-8毫米处 发出,其余侧脉发自中脉中部或中上部,纤细,中脉、侧脉在叶两面均突起;叶柄细长,长 1-1.5厘米,幼时有黄色短柔毛。
伞形花序生于叶腋,近无总梗,苞片4,近于无毛;每一花序有花4-5朵;雄花花梗短,长约2毫米,有柔毛;花被裂片4,卵形,长约2毫米,外面中下部被黄色丝状柔毛;能育雄蕊6,花丝有长柔毛,第三轮基部的腺体小,圆形;退化雌蕊细小,花柱有长柔毛。
果近球形,直径6-7毫米;果托小,近于扁平,直径2毫米;果梗长4-5毫米。花期10-11月,果期10-12月。
生长于林中或灌丛中,海拔750-1000米。
南亚新木姜子产于中国广西南部。
该种模式标本采自斯里兰卡。根据现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室中的两份具有代表性的国外标本(斯里兰卡:J. M. de Silva无号,1930年7月12;马来半岛: V. Narayanaswamy 19185, 1929年 8月23日)和原记载,核对过去文献引列的有关本种标本,发现Merrill和 陈焕铺引列的陈念动和左景烈采自海南岛五指山的 (N. K. Chun et C. L. Tso 44163, 44131, 44222.) 标本(见Sunyatsenia 2: 236. 1935),全属误定,前两号已被 Allen定为新种香果新木姜 N. ellipsoidea Allen (见Ann. Miss. Bot. Gard. 25: 428. 1938),后一号应为美丽新木姜N. pulchella (Meissn.) Merr.只有刘厚引列秦 仁昌采自广西十万大山的几号标本(R. C. Ching 7997, 8028)较为接近南亚新木姜子,由于资料不够完整,尚需进一步研究。
【药 名】:南亚新木姜子
【功 效】:祛风止痛。
【主 治】:用于头风痛、齿痛。
【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