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2 17:18
前线歌舞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歌舞团,前身由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和所属部队中的“前线”、“抗敌”、“拂晓”、“淮南大众”等剧团组成。1946年与山东军区文工团一部分合并组成华东野战军文艺工作团。1950年在南京改编成华东军区解放军艺术剧院,1955年由国防部命名为“前线歌舞团”。
歌舞团现有著名艺术家:杨积强(一级演奏员,代表作品中胡独奏《赞歌》)、葛军(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歌曲《请茶歌》)、宗瑞发(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歌曲《大森林的早晨》)、王胜国(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歌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孙振华(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歌曲《两地书·母子情》)、杨鲁平(一级演员,代表作品相声《榜样》)、梁素芳(一级演员,代表作品舞蹈《春江花月夜》)、黄素嘉(一级编剧,代表作品舞蹈《丰收歌》)、苏时进(一级编剧,代表作品舞蹈《黄河魂》)、陈惠芬(一级编剧,代表作品舞蹈《天边的红云》)、王勇(一级编剧,代表作品舞蹈《小小水兵》)、杨昭信(一级编剧,代表作品舞蹈《望穿秋水》)、应志琪(一级编剧,代表作品舞蹈《石头·女人》)、陈亦兵(一级编剧,代表作品苏州评弹《血桃花》)、陶思耀(一级作曲,代表作品歌曲《中国的土地》)、常畅(一级指挥,代表作品《南方有这样一片森林》)、王克修(一级舞美设计,代表作品大型音舞诗画《长征·世纪丰碑》)、罗维怀(一级舞美设计,代表作品舞蹈《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等。
歌舞团多次参加重大演出活动,主要有:1953年前往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63年参加中央慰问团赴青海、甘肃慰问部队;1964年参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演出;1979年随中央慰问团赴云南慰问部队;1982年代表解放军三总部赴西沙慰问驻岛军民;1985年随中央慰问团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1996年创演大型音舞诗画《长征·世纪丰碑》,参加全国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活动。
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歌舞团于1959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了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两枚金质奖章、3枚银质奖章,随后出访前苏联。1965年随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赴印尼参加万隆会议10周年纪念活动,随后出访柬埔寨;同年又出访波兰和阿尔巴尼亚。近年来,歌舞团又先后出访朝鲜、蒙古、美国、加拿大,部分编导、演员还应邀参加各种艺术团出访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数十个国家。歌舞团建团40多年来,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风貌、民族底蕴、军旅特色、江南风情的音乐、舞蹈和曲艺节目,并多次在全国重大比赛和活动中获奖。
由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原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等单位联合出品的军旅剧《陆军一号》,作为央视的开年大戏,于1月14日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播。
《陆军一号》聚焦陆军改革,讲述了第一支空中突击旅从成立到全面形成作战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他们在信息化条件下重大演习和反恐行动中的优异表现,力图向观众还原这支英雄部队神秘的身姿,展示这支新型作战力量在实现由“精飞”向“善打”、由“支援保障”向“主战主用”战略转型,并牵引整个陆军“飞起来”的蜕变过程(来源:解放军报)。
2016年1月17日,《解放军报》在第05版刊发的一篇新闻报道披露了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已在本轮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撤编的消息。
在新闻报道中,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这一单位之前已加上“原”字。这意味着,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由前线歌舞团、前线话剧团合并组成)已撤编。